仙洲村
(一)
仙洲村昔時有仙洲和柯厝巷兩個自然村,仙洲黃姓,柯厝巷柯姓。后來兩村逐漸合成一體。新中國成立后,政治、經濟、文化已密不可分,黃、柯兩姓村民,也混合而居,兩村概念已經消失。仙洲村位于鎮(zhèn)之南側,西靠韓堤,南接渡頭,東連田野,北鄰下莊。村域面積2.2平方公里。
黃姓先祖黃和安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從江西南豐雙井頭遷來江東烏井腳(即原堤外柯厝巷浮洲)定居,村名取沙洲,后改為仙洲。創(chuàng)鄉(xiāng)初時,堤內東西兩側有郭、曹、楊、陳、柯等姓居民,各自形成小小村落。據先人口傳,曹先于柯,柯先于黃。曹氏自南宋初年便定居于此。曹氏宗祠遺址及明代曹氏墓碑至今尚存;曹厝地名,沿用至今?滦障容吙缕瘕埣s于南宋紹定年間(1228—1233)從潮陽峽山遷來此地,辟地開族,定居落籍。在此期間,柯起龍躬耕勤讀,于南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登甲辰科正奏三甲第二名進士,官授隆興知府(今江西省南昌市),直至告老回鄉(xiāng),F“起龍公祠”尚在。
后因世道謔攘,-天災,柯厝巷曾幾近散鄉(xiāng),村民相繼流落異國他鄉(xiāng),有漂洋過海,往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謀求生存發(fā)展;村起龍之子柯壽軒,壽軒之子竹節(jié),皆往他鄉(xiāng)立足,竹節(jié)三子柯隱溪(又名青溪)于元至上年間(1341—1368)到楓溪定居;今潮安登塘、白水、浮洋井里、浮洋市內;澄海樟林;海豐紅草鎮(zhèn)、海城葫蘆村;豐順湯坑鎮(zhèn)、留隍長田村等地之柯姓居民,皆為柯起龍之子孫,F留隍長田村尚掛有宋咸淳樞密院大學士文天祥為隆興知府柯起龍所題之“進士”牌匾。
后經長期戰(zhàn)亂,旱澇災害頻仍,瘟疫流行,曹、陳、楊、郭等姓居民先后外遷,至明末清初(1644年前后)仙洲只存黃、柯二姓。兩姓村民友好往來,互有嫁娶,和睦相處,融為一體。
黃姓肇基祖黃和安來此創(chuàng)鄉(xiāng)時帶來五子,長子東孟,后回原籍;次子東纘,今裔孫3000多人;三子東引,今裔孫2000多人;四子東江,外遷他方;五子東樲遷居潮城南春路江夏里,裔孫1000多人。
1950年,仙洲村2730多人,其中黃姓2600多人,柯姓130多人。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時全村人口4421人。2005年增至5175人。20世紀80代以后,遷往潮州、汕頭、廣州、深圳等地共150多戶。黃東纘、黃東引的子孫中有先后移居臺灣省和僑居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qū)。他們熱愛祖國,摯愛故土、為祖國,為家鄉(xiāng)的公益事業(yè)做出了積極為貢獻。
(二)
昔時,仙洲人民遵循祖訓,唯耕讀為本,歷代出了不少族彥鄉(xiāng)賢。他們?yōu)橄芍蘖粝铝嗽S多光榮的史跡。仙洲曾被譽為江東地區(qū)的文化之鄉(xiāng)。
仙州村在新中國成立前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被鄰近村莊民眾譽為“文化村”。這不是虛夸之語,仙州村確有配稱這一雅稱的史實。創(chuàng)鄉(xiāng)之初,肇基祖庠生和安公即以興學誨人之舉,博得鄉(xiāng)鄰的稱譽。嗣后子孫蕃衍,私塾教育在鄉(xiāng)創(chuàng)立,清未至民國初期尤盛。村中歷代學成出仕者多人。清乾隆十九年,黃良才府學歲貢,官授雷州府訓導。乾隆三十年,黃邦彥鄉(xiāng)試副榜第五名,官授文昌縣教諭。后代金標又得歲貢。清道光年間,黃榜標中鄉(xiāng)試第四十八名武舉。清同治年間,黃科才(字平初號正)隨福建撫岑育英赴臺灣花蓮辦生番,官授藍羽都司。清光緒十一年,如鎮(zhèn)、靜山兄弟從軍福州,堅守廈門,抗擊法艦入侵,榮立戰(zhàn)功,授五品頂戴,官授福州監(jiān)斬官。民國3年,黃彥秋留學東贏,回國后,先后任湖北襄城縣令,廣東省參議,廈門大學教授。其時,身為農民子弟能出國留學,回國后還能在縣、省擔任要職,甚至當了大學教授,仙洲村的聲名由此大震。大革命時間,黃聯繹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宣傳部長、黨的六屆三中全會代表?箲(zhàn)勝利后,黃劍明(字莫邪)任-軍隊的中校團長,軍需處處長。新中國成立后,仙洲人民繼承先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興學育才,學齡兒童入學率不斷提高,1995年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F在學小學生550人,初中生300多人,大學生80多人。據統(tǒng)計,仙州村先后考上大學者200多人;考上中專近400人,為國家輸送3大批人才;現任處級以上干部18人。綜上所述,新中國成立前后世人惠贈給仙洲“文化村”的雅稱是有根有據的,仙洲人受之無愧。
(三)
仙州村位于江東西南方,距鎮(zhèn)政府約2公里。村東是千畝良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田園多為粘質土。
仙洲村原來座落于江東堤圍之外,自創(chuàng)鄉(xiāng)以來年年遭受韓江洪水為害之苦,歷時近600年之久。仙洲人民與洪患也斗爭了600年。昔日只要連續(xù)三天下大雨,韓江水位漲至十公尺以上,洪水就涌進仙洲村民的家里,家家戶戶就必須“搬大水”(把家中一切怕浸的東西搬上樓)避過洪害。一年常常要鬧五、六次水災。當時,仙洲村民為避洪害,想方設法加高居住地,那就形成仙洲的巷道、村道崎嶇不平,最特殊的有同一條巷道高處與低處相差近十米。遇到特大洪水,仙洲人就必須居住在屋頂,任風吹雨打。不少窮苦人家,只得撐著竹排到處借米下鍋。有的還病死、餓死在屋頂。
1964年冬,江東公社黨委組織發(fā)動群眾,在江東西面韓江西溪之東,修筑了上起獨樹村碼頭,下至仙洲村閣美宮,全長2000多米的新堤,把獨樹、上莊、中莊、下莊、仙洲5個村原處于堤外的房舍、田園納入堤圍之內。從此原居堤外的村民,再也免受洪水之苦。建筑新堤仙洲村受益最大,除全體村民免受洪災外,還有500多畝洲園也圍在堤內。當時,仙洲村負責修筑圍護本村的200多米堤段。
新堤高30多米,寬20多米。工程雖大,但仙洲村民看到全江東人民都來相幫,都深受鼓舞,鼓足干勁,苦干實干拼命干,苦戰(zhàn)11晝夜,終于在1965年春節(jié)勝利竣工。自此,仙洲人民擺脫了洪災之苦,這是江東公社黨委為民造福的一個創(chuàng)舉;也是仙洲人民為子孫后代消除洪水禍害之苦的一個壯舉。此外,興修水利,平整耕地,改良土壤,也是仙洲人民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一個“硬仗”。仙洲村原有耕地2400多畝,其中,百分之八十是“靠天田”,旱、澇無收。因此,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成為頭等重要的大事。1952年土地改革后,仙洲人民懷著當家作主的喜悅心情,掀起冬季興修水利的第一波熱潮。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肩膀一個冬季便挖了3條總長1500米的水利干渠。這些干渠可灌可排。受蓋田園近2000畝。1956年又再次挖了十多條支渠共1000多米,仙洲所有田園水渠縱橫,旱澇保收。1966年又在村頭建起抽水機站,修筑浮水溝,并組織一支12人的放水員隊伍。自此灌溉基本自流化,仙洲人民又擺脫了踏水車之辛苦,此后,仙洲人民又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再度掀起了平整耕地,改良土壤的農田基本建設熱潮,改變了仙洲過去田園高低不平的狀況,耕地土質也由粘質土改造成泥沙質土成為可水旱輪耕的良田。仙洲又在江東率先實行五統(tǒng)一:即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種植、統(tǒng)一品種、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排灌,確保農作物年年豐收。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礎上,村里設置了糧倉曾儲備稻谷45萬斤。
(四)
仙洲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決定了仙洲村昔日農業(yè)生產主要種植一些不怕水浸又較耐旱的作物,如月蕉、香蕉、木仔、竹筍、甘蔗、黃麻、花生、地瓜等經濟作物,只有部分“田頭掛水”的田園及東邊婆田的低地才種植水稻,因此,仙洲人民糧食不能自給。遇到水災,蟲害或戰(zhàn)禍人民紛紛出外逃荒、求乞。迫于生計,仙洲90%以上的農戶有人外出到興、漳州等地域或越南、新加波、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謀生。部分旅外鄉(xiāng)親業(yè)有所成,發(fā)財致富,其中有30位鄉(xiāng)賢,回鄉(xiāng)建造了30座豪宅、華堂。這30座豪宅、華堂最大型、最豪華的有新容里。據傳,其主是黃亞忙,富甲全江。該豪宅占地面積10多畝,分新容里大厝,和聯濤公祠,建筑風格古色古香飛禽走獸等石雕木雕,羽羽如生,極其雅致。這30座豪宅華堂除部分建設年代較久遠的已倒塌外,還有20多座現仍保留較為完整。
新中國成立后,仙洲人民在中國0領導下,于20世紀60年代徹底改變了仙洲村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水利、農田等農業(yè)生產條件,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人民生活初步實現溫飽。仙洲村于20世紀60至70年代,被汕頭地區(qū)農機局定為農業(yè)走機械化道路的先行點,全村共有手扶拖拉機近10臺,中型拖拉機2臺,并培養(yǎng)了一批農業(yè)機械的技術人才。農業(yè)基本實現機耕化,減輕了農民的體力負擔,解放了一批勞動力,在汕頭地區(qū)農業(yè)局的指導下,把這批勞動力轉移到發(fā)展葡萄種植產業(yè)中。當時,仙洲村劃了50畝不利于種植水稻的沙質土作為種植葡萄試驗場。1981年1月,仙洲村從中國科學院北京香山植物園引進日本巨峰葡萄和北醇葡萄兩個品種。1983年7月收獲,經北京植物園專家黃德藩臨場鑒定,北葡南移栽培成功。1983年夏果平均畝產700多斤;1984冬試驗場繁育種苗8萬株,傳播到汕頭、潮州、澄海、南澳、揭陽、普寧、惠東、珠海以及福建、江西等地,共3省17縣市。1981年底至1985年,試驗場總收入20萬元。仙洲葡萄成為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此后,仙洲農民家家戶戶便都在屋前屋后小空地和庭院內的“瓜斗”上種上巨鋒葡萄,仙洲村遂被稱為葡萄之鄉(xiāng)。
改革開放后,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仙洲村于20世紀80年代初調整農業(yè)生產布局,因地制宜,在保證糧食自給的基礎上,種植經濟效益較好的經濟作物,劃出170多畝適宜種柑樹的土地,種上柑桔苗,在金石鎮(zhèn)果樹栽培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認真管理,三年后柑桔開始掛果,畝產3-5千斤。此后隨著柑樹逐年長大產量也逐年遞增,當時柑果由供銷社收購,價錢相當可觀。仙洲農民嘗到了種柑桔大增收的甜頭。五年后又規(guī)劃200多畝土地種上了第二批柑桔村,全村柑林面積占耕地總面積四分之一。仙洲農民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實惠,家家戶戶年收入成倍增加,1989年人均收入1918元,1995年人均收入4300元,2000年,人均收入4500元。一批有識之士,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辦起服裝廠、機繡廠、抽紗廠、陶瓷廠、建筑工程隊,運輸隊、商飲業(yè)、蔬菜水果商販業(yè),又一次解決了本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入廠務工,一批鄉(xiāng)賢發(fā)財財富,大部農產年收入大增,2005年,人均年收入5300元。這些廠社,辦得規(guī)模較大的有黃財潮和黃銳武兩個廠。黃財潮辦的榮興機繡服裝廠,廠房2座大樓,占地10多畝,工人260多人,是遠近有名的大廠,年產值二千多萬元,上繳國家稅收110多萬元。黃銳武辦的斯美機繡廠,廠房占地10多畝,車工200多人,年加工款幾百萬元,上繳稅款20多萬元。2005年仙洲村農業(yè)收入只占全村總收入的30%,工業(yè)、商業(yè)、商販業(yè)、務工款收入占總收入近70%。廣大農民由于收入大增,因此,90%以上的農戶,都建新平房或新住宅樓,這些新樓房多數是三層或四層,部分五、六層。改革開放以來共建新平房或新樓房占地324畝,建筑面積21.6萬平方米。比原來老村落擴大3倍。仙洲人民都說改革開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