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古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期今境已有人居住、生息與繁衍;商代及西周,今境屬土方國,東南部屬孤竹國,周武王滅商后,孤竹地屬諸侯國燕;春秋時期,境南部屬令支、無終,東北為山戎屬地,北部為東胡勢力范圍;東漢初為烏桓地,后屬鮮卑;今境北部為鮮卑東部地,南部鮮卑中部地;三國時期屬魏,為鮮卑柯比能所據(jù);晉初為鮮卑段氏、宇文氏、慕容氏各部割據(jù)地;東晉時并入慕容雋為前燕地;苻堅滅前燕為前秦地;慕容垂復國為后燕地,均屬幽州;馮跋時為燕地,屬遼西郡;馮宏時并于魏;南北朝初屬魏安州廣陽郡燕樂縣地,境北接庫莫奚;東魏、北齊時屬安州,后并入庫莫奚;北齊、隋為庫莫奚地;唐屬饒樂都督府;五代十國時期入于契丹;遼屬中京道大定府北安州興化軍地;金屬北京路大定府興州寧朔地;元屬中書省上都路興安地和大寧路惠州地;明初屬京師北平府,后屬北平行都司衛(wèi);明永樂元年(1403)并入諾音屯衛(wèi)地;清初為京都直轄;清雍正元年(1723)屬熱河直隸廳;清雍正十一年(1733)屬承德直隸州;清乾隆七年(1742)屬熱河直隸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設承德府,屬熱河道,后隸屬熱河都統(tǒng)署;1913年2月裁府置承德縣,縣公署駐承德街;初屬熱河道,1914年屬熱河特別區(qū)域熱河道;1928年撤銷熱河特別區(qū)域屬熱河;1938年7月16日,中國共產黨八路軍第四縱隊建承興平聯(lián)合縣,10月撤銷;1941年12月,建立承灤興聯(lián)合縣;1943年5月,建立承平寧聯(lián)合縣,7月將遷遵興聯(lián)合縣改為承青遵聯(lián)合縣,9月建立承興密聯(lián)合縣,同時將承灤興聯(lián)合縣并入;1944年3月改建承青遵聯(lián)合縣為承興辦事處,直至1945年8月19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蘇聯(lián)紅軍配合下收復承德,10月5日建承德市,11月承德縣政府從承德街遷至上板城;1941年12月,冀東區(qū)建承灤興聯(lián)合縣;1943年5月,中共晉察冀十三地委建承平寧聯(lián)合縣;1946年,蔣介石破壞""雙十協(xié)定"",8月派軍進占承德,八路軍做戰(zhàn)略轉移;同年12月,由中共熱河省熱中地委和中共冀東區(qū)黨委十七地委領導,以錦承鐵路為界,將承德縣劃分為承德、承北2縣,承德縣駐地壽王墳,承北縣駐地磴上鄉(xiāng)亂石窖、朝腦溝一帶;1947年8月承北縣與隆東縣合并組建承隆縣;1948年5月恢復承北縣,11月承德、承北兩縣合并,復名承德縣,屬熱河省,駐地三溝;1949年3月遷駐下板城;1956年1月1日,撤銷熱河省建制,承德縣隸屬河北省承德地區(qū);同年3月劃原11個區(qū)為2鎮(zhèn)、68鄉(xiāng);1958年9月,將2鎮(zhèn)、70鄉(xiāng)改建為11個人民公社;1958年9月27日,市、縣合并;1960年3月,承德市建立了縣級規(guī)格的下板城區(qū);1961年5月8日,恢復承德縣建制;1964年12月,承德市將雙峰寺、甸子、馬營、張營、倉子、馮營子6個公社劃回承德縣;同時,將青河公社劃出,全縣共有53個公社;1983年1月1日,承德縣改劃為承德市轄縣;從1989年1月26日起,撤銷三家、頭溝、三溝、六溝、雙峰寺、上谷、下板城、上板城和鞍匠區(qū)公所,并將原50個鄉(xiāng)鎮(zhèn)改建成8鎮(zhèn)、19鄉(xiāng);1991年8月1日,馮營子鄉(xiāng)劃入承德市雙橋區(qū);1996年1月,和家鄉(xiāng)并入三家鄉(xiāng),全縣轄8鎮(zhèn)、17鄉(xiāng);2007年5月,雙峰寺鎮(zhèn)全鎮(zhèn)劃歸承德市雙橋區(qū),上板城鎮(zhèn)東營子村、西營子村劃歸承德市雙橋區(qū)大石廟鎮(zhèn);2009年12月16日,上板城鎮(zhèn)全鎮(zhèn)劃歸承德市雙橋區(qū),全縣轄6鎮(zhèn)、17鄉(xiāng);2015年6月24日撤銷三家鄉(xiāng)設立三家鎮(zhèn),7月6日撤銷鞍匠鄉(xiāng)設立鞍匠鎮(zhèn),全縣轄8鎮(zhèn)、15鄉(xiāng);2016年5月17日撤銷磴上鄉(xiāng)、上谷鄉(xiāng),設立磴上鎮(zhèn)、上谷鎮(zhèn),全縣轄10鎮(zhèn)、13鄉(xiāng);2017年2月13日撤銷石灰窯鄉(xiāng)、新杖子鄉(xiāng),設立石灰窯鎮(zhèn)、新杖子鎮(zhèn),全縣轄12鎮(zhèn)、11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