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界于東經(jīng)115°10′~116°34′,北緯37°03′~38°23′之間?偯娣e8815平方公里。東部與滄州市的東光縣、吳橋縣和山東省德州市毗鄰,西部與石家莊市的深澤縣、辛集市接壤,南部與邢臺市的南宮市、新河縣以及山東省武城縣相連,北部同保定市的安國市、博野縣、蠡縣和滄州市的肅寧縣、獻(xiàn)縣、泊頭市交界。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區(qū)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會石家莊119公里。
衡水歷史悠久,上古時代因地跨黃河,今轄區(qū)分屬冀、兗二州。饒、昌、武城、武羅均系境內(nèi)主要封邑方國。春秋時期多歸晉國。戰(zhàn)國時代為燕、趙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屬鉅鹿郡。漢代屬冀州刺史部,先后設(shè)有廣川國、信都國和安平國,今轄縣市區(qū)多為此時建置。三國時系魏國冀州域,冀州治自鄴始移信都,境內(nèi)分屬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晉代仍為冀州所轄。隋時,南部屬冀州,北部屬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屬河北道。宋初冀州屬河北東路,深州屬河北西路。元初,觀州治所移至縣城(今景縣城),并于公元1265年復(fù)稱景州。此后直至明、清,先后為中書省、京師、直隸省所轄,境內(nèi)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領(lǐng)。
三國時期袁紹曾于冀州屯兵百萬與曹操抗衡,西漢大哲學(xué)家、儒家學(xué)派一代宗師董仲舒就生于衡水景縣。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縣“封氏墓群”和“開福寺舍利塔”。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縣的“周亞夫墓”、“高氏墓群”,桃城區(qū)的“寶云塔”、“孔穎達(dá)墓”、“安濟橋”,故城縣的“慶林寺塔”,深州市的“馬君起造像碑”、“大馮營漢墓”(即李佐車墓)、“深州盈億義倉”,棗強縣的“董仲舒石像”,安平縣的“東漢壁畫墓”、“西寨子古墓”,冀州市的“后冢墓”、“冀州舊城址”、“西元頭漢墓”、“西堤北石塔”(即震雹塔)、“雙冢漢墓”,武邑縣的“竇氏青山”和“中角漢墓”。此外,衡水湖,冀州市的“孫鄭李大墓”、“東元頭大墓”,桃城區(qū)的“尚王墳”,阜城縣的“竇氏青山”,棗強縣的“侯冢古柏”,安平縣的“圣姑臺”,桃城區(qū)的“人民公園”、“中華公園”,棗強縣的“比干廟公園”,武邑縣的“武羅園”,深州市的“貿(mào)易城”、“教育城”,饒陽縣的“鎮(zhèn)海寺”,武強縣的“年畫博物館”,故城縣里老的“原始森林”也是人們休閑渡假的好去處。轄1個市轄區(qū)、8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桃城區(qū)新華路。
桃城區(qū)
冀州市(冀州鎮(zhèn))深州市(深州鎮(zhèn))
饒陽縣(饒陽鎮(zhèn))棗強縣(棗強鎮(zhèn))故城縣(鄭口鎮(zhèn))阜城縣(阜城鎮(zhèn))安平縣(安平鎮(zhèn))
武邑縣(武邑鎮(zhèn))景縣(景州鎮(zhèn))武強縣(武強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