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王時(shí)期(公元前1004~公元前967)稱“夾”,為成周(雒邑)畿內(nèi)地。
春秋名郟邑,先屬鄭,后屬楚。
戰(zhàn)國初屬晉,后歸韓。
秦置郟縣,隸潁川郡。
東漢建武六年(30),廢郟縣并入父城縣。
建安中(196~219)復(fù)置郟縣,屬汝城郡。
西晉隸襄城郡。
東晉十六國,先后隸前趙、后趙和東晉。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改郟縣為龍山縣,隸順陽郡。
隋開皇初,改龍山縣為汝南縣。
開皇十八年(598),改汝南縣為輔城縣。
大業(yè)四年(608),改輔城縣為郟城縣。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廢郟城縣為黃渠鎮(zhèn),入梁縣。
元大德八年(1304年),復(fù)置郟縣,隸汝州。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隸汝州直隸州。
清代沿明制。
民國初,先后屬河陜?nèi)甑、豫西道、河洛道?/p>
民國16年(1927),改隸豫西行政區(qū)。
民國21年(1932),改隸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33年(1944)5月,日軍占領(lǐng)郟縣。
民國34年(1945)7月,河南人民抗日軍第六支隊(duì)收復(fù)禹郟交界地區(qū),在禹郟交界帶置禹郟縣,縣治曹溝村,同年10月撤銷。
新中國成立初,先后屬豫陜鄂邊區(qū)第五專區(qū)、豫西區(qū)第五區(qū)。
1949年3月,改隸許昌專區(qū)。
1986年3月,改屬平頂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