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口風景區(qū)位于河南省濟源市東北15公里處,面積128平方公里,分溫泉、盤古、沁河、愁兒溝、白澗溝五大景區(qū),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觀68處,是一處以自然景觀為主,以獼猴、溫泉為特色的山岳型風景區(qū),也是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景區(qū)現(xiàn)有獼猴12大群3000余只,而且是地球緯度最北的獼猴群落。2002年8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04年4月被評為河南省文明景區(qū)。景區(qū)內的陽洛山上植被茂盛,有豐富的原始次生林,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條件。據(jù)查,這里有太行獼猴20多群,3000余只,近幾年開辟了獼猴園,經人工馴化400多只,能招之即來,與游客嬉戲,照相,頗具情趣。近年來,在五龍口東發(fā)現(xiàn)的溫泉,常年水溫53度,最高可五龍口獼猴群達72度,經
東逯寨三皇廟位于五龍口鎮(zhèn)東逯寨村北2.5公里太行山支脈鳳凰嶺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東西18.4米,南北17.5米。現(xiàn)有三皇殿、廣生殿、山門、照壁等。三皇殿為主體建筑,為明代單檐歇山式筒拱券仿木結構無梁殿磚石建筑。前檐平板枋雕云龍、鳳凰、云紋、人物、禽獸等圖案。東西稍間平板枋上雕刻“拉弓射獵”、“持叉捕魚”等生活場面,拱眼壁板間雕刻觀音、八仙、蓮花等,檐下為磚制五踩斗拱。廣生殿為硬山筒拱券無梁殿磚石建筑。整個廟寺均就地取材,以鳳凰嶺附近褐色砂石建筑。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崇禎十年(1637年)重修三皇殿。省古建筑專家組組長楊煥成先生對這座很重要的明代道教建筑考察后評價,三皇殿屬典型的中原地區(qū)明代中
荊浩墓位于市區(qū)東北的五龍口鎮(zhèn)谷堆頭村東南150米處。冢高3米,周長15米,墓前之碑為濟源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10月所立。碑高2.7米,寬1.1米,厚0.3米,正面上刻“中國水墨山水畫大宗師荊浩之墓”,后為《重修荊浩墓記》,其中曰:“浩卒于沁水之谷堆頭,其冢本屹然特立,雜樹環(huán)聳……惜壞于-之年,壟前舊有石碑,供桌,早經毀棄,幸遺基尚存。今政府提倡民族文化,弘揚傳統(tǒng)藝術,倍思前賢之功,故撥款重修其墓,以彰世人,以勵來者!鼻G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今濟源市)人,五代后梁時杰出的山水畫家。生卒年月不詳。少時博通經史,善屬文。后避亂世退藏不仕,隱于太行山之洪谷,自號洪谷子。專力于山水畫創(chuàng)作,悟古人畫,采吳道子、項容二人之畫特長,有筆有墨成一
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位于五龍口鎮(zhèn)沁河出山口處。初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渠首系用“枋木為門,以備蓄泄”,始名枋口堰。歷代修建廣濟渠、廣慧渠、利豐渠、永濟渠、興利渠,并在渠首修閘門,形成五龍分水之勢,故名五龍口,F(xiàn)存有唐《白居易游濟源枋口偶題石上》、北宋《文彥博再游枋口》、明代開鑿渠首的記事和詩碣、明崇禎四年農民起義軍占領五龍口的碣石和清代重修各渠的重要碑碣等。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和都江堰、鄭國渠開創(chuàng)于同一時期,屬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根據(jù)《沁河志》的記載:枋口堰是中國水利史上第一個采用“暗渠”達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彎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的實踐,其功效一直利澤至今。渠首
位于五龍口鎮(zhèn)里河村東南3公里,沁河東岸,馬鞍山下。1977年由濟源縣辛莊公社建筑。電站上層機房,東墻上用水泥塑寫毛體“馬鞍山電站”(行書),其水源來自馬鞍山北側的渠首新截取的沁河。河水沖動機器后于機房下層向西泄流。馬鞍山電站是濟源市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五小工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組成部分,曾造福一方,至今仍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