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建置很早,在夏商屬荊州,戰(zhàn)國時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耒縣,因耒水而命名,隸長沙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陽縣,隸屬桂陽郡。
王莽新朝開鳳元年(14年),改耒陽縣為南平亭,隸南平郡(桂陽郡改)。
東漢建武年間(25~26年),廢南平亭,復(fù)耒陽為縣,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部。
東漢獻(xiàn)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豫州”據(jù)荊州,取桂陽,耒隸之。
蜀漢(222年)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荊襄屬吳,耒陽仍隸桂陽郡。
吳孫亮(252~258年)析縣地為新寧、新平、梨陽、耒陽四縣,耒陽屬桂陽郡。
西晉(256~316年)耒陽仍隸桂陽郡,初屬湘州,復(fù)屬荊州。
改梨陽縣為利陽縣,仍屬湘東郡。
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撤利陽并入耒陽,隸桂陽郡,屬江州。
南北朝時,南朝宋、齊至梁天正元年(420~551年),耒陽縣隸桂陽郡,屬湘州。
梁元帝時(552~554年),遷耒陽縣治于列敖山口,改隸湘東郡,上屬湘洲。
陳朝未變。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平陳,耒陽縣更為淶陰縣,以其治位于耒陽水之陰也(水之東為陰),置衡州,縣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fù)名耒陽縣,治所遷回漢晉故治,隸衡州。
貞觀元年(627年)起,上屬江南道。
昭宗乾寧三年(896年)馬殷據(jù)潭州,稱楚王,衡州俱系統(tǒng)屬,耒屬焉,歷梁、唐、晉、漢,凡五十六年,皆馬殷地。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李璟時,劉仁瞻取岳州,命邊鎬自袁州取長沙而楚天,十年(952年)武平節(jié)度使周行逢取潭州,子保叔嗣衡洲刺史,而耒陽屬南唐,名仍舊。
宋朝,改名為耒陽縣,隸衡州衡陽郡,屬荊湖南路安撫司。
元世祖至元年十九年(1282年),因耒陽民眾繁富,升為州,直隸湖廣行省湖南道宣尉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耒陽因遭兵災(zāi),人口驟減,復(fù)降為縣,隸衡州府,屬湖廣政使司。
清朝仍為耒陽縣,隸衡州府,屬衡東郴桂道(初為衡永郴道)。
民國三年(1914年),改衡永郴桂道為衡陽道,耒陽隸衡陽道,屬湖南省。
民國十一年(1922年),廢道存省,耒陽縣隸湖南省。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湖南省分置9個行政督察區(qū)。
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將全省改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qū),耒陽縣隸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7月3日,日軍侵占耒陽城,縣政府遷上堡街(今屬黃市鎮(zhèn)),后遷嚴(yán)塘鋪(今屬大義鄉(xiāng))。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5日境內(nèi)日軍繳械,耒陽光復(fù),縣政府遷回縣城。
1949年10月7日,耒陽解放,12月成立縣人民政府,隸衡陽專區(qū)。
1952年11月,衡陽、郴縣、零陵三專署合并成立湘南行署(行署駐衡陽),耒陽隸湘南行政區(qū)。
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署,改設(shè)衡陽、郴縣兩個專署,耒陽隸郴縣專區(qū)(1960年改名為郴州專區(qū),1979年更名為郴州地區(qū))。
1983年7月1日,改隸衡陽市。
1986年11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耒陽縣升格為縣級耒陽市,隸屬衡陽市。
以原城關(guān)鎮(zhèn)為市區(qū)。
1989年3月,撤銷城關(guān)、灶市2鎮(zhèn),設(shè)置蔡子池、水東江、灶市3個街道辦事處,將三架鄉(xiāng)的五里牌村、梅橋村劃歸蔡子池街道辦事處管轄,三架鄉(xiāng)的錫里村民委員會21個村民小組、余慶鄉(xiāng)的聯(lián)平村民委員會11個村民小組劃歸灶市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6年3月經(jīng)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zhǔn),設(shè)置五里牌街道辦事處,4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
辦事處總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2010年8月12日成立三順街道辦事處,轄1個居委會、6個建制村,總面積26.56平方公里,總?cè)丝?.5萬人,辦事處機(jī)關(guān)駐三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