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前敦化歷史悠久,商周至西漢為肅慎氏屬地,東漢至西晉屬挹婁,南北朝屬勿吉,隋唐屬靺鞨,實為一脈相承的肅慎后裔屬地。
唐武后圣歷元年(698),靺鞨族粟末部首領(lǐng)大祚榮率眾在此筑城自固,建都稱王,號稱震國。
唐神龍三年(707),唐遣使招慰,震國隨之附唐。
唐開元元年(713)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wèi)員外大將軍、渤?ね、忽汗州都督,自此棄震國號改稱渤海國,亦稱忽汗州,因此地為忽汗州府,故名忽汗城,為渤海國的開國都城。
734年,渤海國都城遷至中京顯德府(今和龍市西古城),755年,又遷都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zhèn))。
遷都后,此地稱舊國,為中京顯德府所屬之榮(崇)州地。
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契丹滅渤海國,改置東丹國(意謂東部契丹),敦化屬其管轄(后改屬遼東京道白山部所轄)。
同時為防止渤海遺民謀反,便于契丹統(tǒng)治管理,遂將大批渤海遺民強行遷徒(或逃離故地),忽汗城遂成為一片廢墟。
12世紀(jì)初,女真人興起并建立金國,此地屬上京會寧府寧江州所轄。
元代屬開元路斡多里萬戶府。
明初為海西女真扈倫族屬地,明代屬努爾干都司轄。
明永樂五年(1407),先后在境內(nèi)設(shè)額穆赫索羅、伊奇(今意氣松)、塔拉3處驛站,為吉林通往寧古塔的必經(jīng)之路。
明永樂十一年(1413),境內(nèi)設(shè)農(nóng)額勒衛(wèi)。
明正統(tǒng)年間(1436),境內(nèi)設(shè)赫什赫河衛(wèi)。
明末滿洲民族興起,此地屬窩集部赫席赫路。
清初為鄂多里城地(亦稱敖東城,系滿語轉(zhuǎn)音),屬寧古塔(今寧安)將軍轄區(qū),后改為吉林將軍轄區(qū)。
清康熙十五年(1677)這里作為滿清皇室發(fā)祥地被清政府列為封禁之地,大部分居民外遷,僅在額穆赫索羅等3處驛站駐有少量旗戶兵丁。
清乾隆三年(1738)設(shè)額穆赫索羅佐領(lǐng)署,敦化屬其轄區(qū)。
清光緒四年(1878),吉林將軍派趙敦諴抵阿克敦設(shè)立荒務(wù)局,招民墾荒實邊,從此打破敦化地區(qū)長達(dá)200年的封禁,居民不斷增多。
清光緒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批準(zhǔn)設(shè)置敦化縣(含額穆境),治所阿克敦,隸吉林府,知縣趙敦諴受命于敖東城西北一公里處監(jiān)造城池,歷時一年建成。
清光緒八年(1882),敦化縣設(shè)敖東、沙鎮(zhèn)、懷德、城山、東關(guān)、意氣6鄉(xiāng)132屯。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設(shè)額穆縣,治所額穆。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敦化縣改隸吉林省東南路道。
同年,敦化縣東關(guān)鄉(xiāng)、意氣鄉(xiāng)劃歸額穆縣,敦化縣所轄為4鄉(xiāng)79屯。
二、民國時期民國元年(1912),敦化縣轄敖東、沙鎮(zhèn)、懷德、城山4鄉(xiāng)79屯。
民國三年(1914年),東南路道改稱延吉道,敦化仍屬之。
民國十七年(1928),敦化縣所轄敖東、沙鎮(zhèn)、懷德、城山4鄉(xiāng)改為4個警察區(qū),敖東鄉(xiāng)為警察一區(qū),沙鎮(zhèn)鄉(xiāng)為警察二區(qū),懷德鄉(xiāng)為警察三區(qū),城山鄉(xiāng)為警察四區(qū)。
民國十八年(1929)廢除道制,敦化縣改屬吉林省直轄。
三、東北淪陷時期1931年9月23日,日本侵略軍占領(lǐng)敦化,此日即為敦化淪陷日。
次年成立日偽縣公署,隸日偽吉林省公署直轄。
1933年,敦化縣改行保甲制,將4個警察區(qū)劃為5個保,第一區(qū)為縣城保,駐地縣城南門外,下轄13個甲,377個牌;第二區(qū)為大石頭保,駐地大石頭,下轄8個甲,164個牌;第三區(qū)為大荒溝保,駐地大荒溝,下轄6個甲,80個牌;第四區(qū)為南黃泥河保,駐地南黃泥河,下轄6個甲,149個牌;第五區(qū)為北黃泥河保,駐地秋梨溝,下轄9個甲,75個牌;全縣共設(shè)5保、42甲、845牌。
1934年,額穆縣公署遷到蛟河鎮(zhèn),在額穆索(今額穆鎮(zhèn))設(shè)嶺東(張廣才嶺)辦事處。
1939年,敦化縣改設(shè)8個保,即縣城保、大石頭保、沙河沿保、南黃泥河保、馬號保、三臺山保、橫道河子保、太平嶺保。
同年,原樺甸縣所轄,張廣才嶺以東、寒蔥嶺以南的大蒲柴河地區(qū)劃歸敦化縣。
1941年,蛟河縣(原額穆縣1939年改稱蛟河縣)所轄張廣才嶺以東的額穆索、黑石、官地、塔拉等地劃歸敦化縣管轄。
四、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5年8月19日,蘇聯(lián)紅軍進駐敦化,日本侵略軍投降,敦化隨之解放;11月成立敦化縣臨時政府,將全縣劃為11個區(qū),即城關(guān)、大蒲柴河、大石頭、太平嶺、維新、南黃泥河、額穆、黑石、官地、北黃泥河、沙河沿區(qū)。
1946年1月,成立敦化縣人民政府,吉林省直轄;2月改隸吉東分。5月吉東分省劃為延吉、吉東(不久改為吉敦)兩個專署,敦化縣隸吉東專署。
同年4月,重新組建額穆縣,將敦化縣北部的額穆、黑石、官地、北黃泥河、沙河沿5個區(qū)劃歸額穆縣。
1947年,敦化縣設(shè)城關(guān)、大蒲柴河、大石頭、太平嶺、維新、南黃泥河6區(qū)38鄉(xiāng),即城關(guān)區(qū),轄13鄉(xiāng);大蒲柴河區(qū),轄3鄉(xiāng);大石頭區(qū),轄5鄉(xiāng);太平嶺區(qū),轄5鄉(xiāng);維新區(qū),轄5鄉(xiāng);南黃泥河區(qū),轄7鄉(xiāng)。
1948年3月,敦化縣改為吉林省直轄縣,同時撤銷額穆縣,其轄區(qū)并入敦化縣,全縣設(shè)城關(guān)、大蒲柴河、大石頭、太平嶺、維新、南黃泥河、額穆、黑石、官地、北黃泥河、沙河沿、臨江(新增設(shè))12個區(qū)。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敦化為中共吉敦地委(始稱中共敦化中心縣委)、吉東地委所在地。
1946年6月至8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暫住敦化縣城。
五、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敦化縣轄城關(guān)、大蒲柴河、大石頭、太平嶺、維新、南黃泥河、額穆、黑石、官地、北黃泥河、沙河沿、臨江12個區(qū)。
1952年,敦化縣人民政府改為民族民主聯(lián)合政府,設(shè)城關(guān)、臨江、大石頭、賢儒(原稱南黃泥河)、大蒲柴河、翰章(原稱維新)、太平嶺、黃泥河(原稱北黃泥河)、黑石、額穆、官地、沙河沿12個區(qū),并設(shè)村級民族民主聯(lián)合政府30個,民族區(qū)域自治村12個。
1955年,敦化縣民族民主聯(lián)合政府改為敦化縣人民委員會,原12個區(qū)政府改為12個區(qū)公所。
1956年改區(qū)為鄉(xiāng)、鎮(zhèn),全縣設(shè)3鎮(zhèn)27鄉(xiāng),即敦化、大石頭、黃泥河3鎮(zhèn),臨江、江東、勝利、大橋、民勝、哈爾巴嶺、賢儒、福勝、馬號、大蒲柴河、翰章、山河、太平嶺、石樁子、秋梨溝、威虎嶺、黑石、南臺子、額穆、民眾、北大秧、東明、官地、林勝、沙河沿、合作、沙河橋27鄉(xiāng)。
1958年撤銷臨江、勝利、民勝、哈爾巴嶺、山河、秋梨溝、石樁子、威虎嶺、南臺子、民眾、北大秧、林勝、合作13個鄉(xiāng),增設(shè)大山嘴子鄉(xiāng);東明鄉(xiāng)改為青溝子鄉(xiāng)。
同年,各鄉(xiāng)改為人民公社,全縣設(shè)3鎮(zhèn)、15個人民公社,轄90個生產(chǎn)大隊。
1958年11月10日,敦化縣由省轄縣劃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行政區(qū)劃未變。
1962年,敦化縣增設(shè)紅石、林勝、崗子、秋梨溝、南臺子、民眾6個人民公社,全縣設(shè)3鎮(zhèn)、21個公社,轄165個生產(chǎn)大隊。
1964年增設(shè)新民、民勝2個公社。
1966年撤銷南臺子、民眾、崗子、福勝4個公社,全縣設(shè)3鎮(zhèn)、19個公社,轄216個生產(chǎn)大隊。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運動波及敦化,1967年1月30日,行政機構(gòu)陷于癱瘓;隨后不久,駐軍3182部隊對地方實行軍管,成立了縣生產(chǎn)指揮部。
1968年成立縣革命委員會,各人民公社委員會亦改稱革命委員會。
1969年撤銷新民、民勝2個人民公社,全縣設(shè)3鎮(zhèn)、17個公社,轄232個生產(chǎn)大隊。
1980年,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縣人民政府,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稱管理委員會。
1983年,人民公社恢復(fù)為鄉(xiāng)建制,全縣設(shè)3鎮(zhèn)、17鄉(xiāng),轄357個村委會。
1984年,將官地、沙河沿、賢儒、大蒲柴河、秋梨溝、額穆6個鄉(xiāng)改為鎮(zhèn),全縣設(shè)9鎮(zhèn)、11鄉(xiāng),轄371個村委會。
1985年2月11日,國務(wù)院批準(zhǔn)敦化撤縣設(shè)市(縣級市),仍歸延邊州管轄。
同年4月,撤銷敦化鎮(zhèn)建制,分設(shè)渤海、勝利、民主、丹江4個街道和1個江南鄉(xiāng),全市設(shè)4個街道、8個鎮(zhèn)、12個鄉(xiāng),轄370個村委會。
1992年8月,成立敦化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副縣級建制)。
1993年10月,改馬號鄉(xiāng)為江源鎮(zhèn)。
1997年4月,改大山嘴子鄉(xiāng)為大山嘴子鎮(zhèn)。
1999年8月,撤銷林勝鄉(xiāng)并入官地鎮(zhèn);撤銷沙河橋鄉(xiāng)并入沙河沿鎮(zhèn);撤銷江東鄉(xiāng)、太平嶺鄉(xiāng)、江南鄉(xiāng),3鄉(xiāng)合并成立江南鎮(zhèn);全市設(shè)4個街道、1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轄130個居民委員會、398個村民委員會。
2004年7月,大山嘴子鎮(zhèn)更名為雁鳴湖鎮(zhèn)。
2012年末,敦化市轄渤海、勝利、民主、丹江4個街道,大石頭、黃泥河、官地、沙河沿、秋梨溝、額穆、賢儒、大蒲柴河、雁鳴湖、江源、江南11個鎮(zhèn),大橋、黑石、青溝子、翰章、紅石5個鄉(xiāng),共16個鄉(xiāng)級政區(qū)。
全市有38個居民委員會,303個村民委員會,550個屯。
下設(shè)1697個居民小組,985個村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