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州城位于東平湖畔,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時因黃河決口,水淹鄆州城(今東平埠子坡),知州姚鉉奉旨移建于今址。這里地處古濟水、汶水和運河交匯的地區(qū),是歷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北通燕趙、南控江淮,風(fēng)物繁華,商賈云集。宋、金先后為鄆州、東平府及須城縣城,元為東平路城,明清為東平州城,民國至1982年為東平縣城,歷經(jīng)千年。
鳥瞰州城全城,展現(xiàn)在面前的是一只靈龜。頭朝南,尾朝北,四足對稱。為用土筑成的“方勝”,城墻方圈8公里,城門東西各二。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以后,知州沈維基時以磚易土,城的西部城墻基址撙進縮短,西城門減而為一,好似靈龜,變成了向前游動的姿態(tài),它蜷起右前爪,扭動著尾巴,在踽踽爬行。南門0-,城門外兩側(cè)兩口對稱的水井,是它的兩只眼睛。北門龜尾,正門朝北,月城門朝西,是尾巴正在搖動。北門里邊的一眼井,是它的0-眼兒。南門至北門五里長街,正中街心的一眼井,是它的肚臍。州署建于中心偏左,是它的心臟,署右有個“8”字形水坑,中間架有石橋,是它的膀胱。城內(nèi)大小五十條街道,七十二個胡同,是它的血管和經(jīng)絡(luò),城中的廣闊水面,是它的血液,諸多生物,是它的細胞。古人把“麟、鳳、龜、龍”看作神物,謂之“四靈”。人們喜愛它的長壽、吉祥,故以龜城命名和造形。
州城城墻,巍峨高聳,綿延6.8公里。墻高7米,底寬7米,頂寬4.3米。上鋪兩層海漫磚。堞高1.6米,上下均寬0.7米,各有瞭望哨孔,凹凸相間,蔚為壯觀。城池較附近州縣(如兗州、汶上等地)的既大且好。
城門樓子高三丈,四個角里掛鈴鐺。城樓紅墻碧瓦,畫柱重檐。門樓下,券臺上方正中,高嵌巨石,各有題字,橫書正楷,東門“龍虎”(取其東方蒼龍和水火護衛(wèi)之義);南門“望魯”(表原屬魯國舊地);北門“拱極”(要像拱衛(wèi)北極星一樣維護國家統(tǒng)一);小東門“瞻岱”(遠望泰山,也含向往孔孟之道);西門“秩成”(意為祈盼農(nóng)業(yè)連年豐收)。城門洞里,豎著兩扇高大的鐵皮城門,每扇城門外邊排列著八十一顆餑餑釘,個個拳頭大小,九九成列,含有陽剛,高貴之相。門栓是根巨大圓木,橫臥于丫形石柱之上。一尺多長的圓形大象鼻鎖,赫然垂掛于門后穿鋌處,這些都由門軍管理,每天黃昏關(guān)門、落鎖、上栓,翌晨日出后開啟城門。城門外沿的石閘槽,欄水壩,是為防水用的,五個城門都有,并備有疊梁式閘板、板槽二道,每門閘夫十名,一遇水漲,即逐層下板,水退則啟板去土,每閘高3.7米,小東門為水頂沖,又加高0.7米,各門均寬4.3米,月城門進深2米,兩旁各前闊7米,水勢驟漲時,內(nèi)外兩重板并下,中筑以土,使水無從泄漏,板長4.7米,寬板23厘米,高17厘米至23厘米不等,北門大東門各板24塊,西門共板26塊、南門、小東門各板32塊,分別貯于附近庵廟或民戶備用。
大東門緊靠御道,又常在此舉行新官上任、欽差過境等重要接送儀式,地位重于其它城門。大東門正南約500米處的城墻上建有文昌閣,俗稱魁星樓,高聳入云,壯麗雄偉,北門城樓上原有“玄武老爺”,是青銅法身,北方太陰之神,身有鱗甲,舊時人們常抬著祈雨。1938年,日軍侵占東平城時,將其掠走。
州署 州署舊稱“衙門”,作為政治中心,居城中央,宋成平四年(1001年)太守姚鉉所建,宋為鄆州東平府治,金元時為山東西路總管治。齊帝劉豫改稱州城為“東京”,作為國都,還增修宮殿,幾經(jīng)戰(zhàn)亂廢毀,歷代州守修葺重建,“基址規(guī)模宏敞如舊”。
清道光時的州署,有大堂五間,中三間為廳堂,左為庫房,右為帑藏(即國庫),兩翼為曹房、班房。曹房六間,班房三間。庭中為甬道,有戒石銘。東西為常平倉廒,南為儀門及東、西角門。儀門之外東有土地祠三間,祠南監(jiān)獄,屋十一問。州署大門三間,外有照墻。
東平州署,歷經(jīng)重修,舊志書稱“壯萬眾之觀瞻”,因不戒于火,竟付焚如,迄未修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