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寺俗稱丈八佛寺,位于博興縣寨郝鄉(xiāng)寨高村西北角。始建于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自隋唐至清代,屢屢重修。據(jù)考證,唐天寶,金天眷,元貞,明成化,萬歷,崇禎,清道光菌重修過。
丈八佛石造像亦稱興國寺石造像,坐落在博興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寨郝鄉(xiāng)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
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積7.29平方米,為單身立式圓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圓,微笑,豐頤大耳,法相莊嚴(yán),身披“褒衣博帶式”通肩袈裟,內(nèi)著僧支祗,胸前打結(jié),“施無畏與愿印”,赤足立于蓮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造型生動,人體比例準(zhǔn)確,衣紋舒展流暢,堪稱藝術(shù)珍品。
據(jù)史料記載:公元534年,這里始建一個寺院,名興國寺。丈八佛石造像就坐落在寺中正殿內(nèi),當(dāng)初為面涂金粉,身披彩裟。在其左右,還各雕有供養(yǎng)人六,比丘一,中間有一人作雙手拱博山爐狀。殿內(nèi)樹有五幢石碑,中間最大的一幢上面刻有大小29尊不同形象的佛像,雕刻精致,栩栩如生。位于兩旁的四幢石碑上,則分別刻有該寺于元朝元貞二年、明朝景泰元年、明朝萬歷元年、清朝道光六年重修的碑記。每年逢農(nóng)歷十月十五日是這里的廟會,其香火盛勢曾遠(yuǎn)近聞名。至清末,興國寺因年久失修敗落倒塌,石碑亦失,僅存丈八佛暴露在平地上。
1982年,丈八佛石造像被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199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1998年,香港客商歐通國先生前來投資400萬元,重修其保護工程,新建了兩座大殿和一座山門,占地13畝,F(xiàn)已竣工并向游人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