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寺位于西安市戶縣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約50公里,是國務(wù)院確立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約創(chuàng)建于東晉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這里東臨淄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佛教著名古剎,也是三論宗祖亭。
現(xiàn)存草堂寺,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后秦國逍遙園內(nèi)一部分。后秦國王姚與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請龜茲高僧鳩摩羅什來長安,住逍遙園西明閣翻譯佛典,后在圓內(nèi)建草堂寺,供羅什居住。由于鳩摩羅什譯經(jīng)場以草薦蓋頂,故得名為“草堂寺”。鳩摩羅什既通梵語,又嫻?jié)h文,佛學(xué)造詣極深翻譯經(jīng)律論撰94部、425卷,被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師之一。唐初高僧吉藏以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典為依據(jù),創(chuàng)立了三論宗,尊鳩摩羅什為始祖。草堂寺作為鳩摩羅什的譯經(jīng)道場,因而成為三論宗祖庭。
唐代時,草堂寺曾改名為“西禪寺”,但舊名仍被沿用。元和年間,唐憲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宋朝初,政府對草堂寺進行大規(guī)模重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又改名為“圣恩寺”。盡管如此,歷代詩文、碑刻和百姓都稱草堂寺。
草堂寺坐北向南,高大的山門上方掛著趙樸初先生所書“草堂寺”金字橫匾。步入院內(nèi),松柏、翠竹扶疏,濃蔭遮地,花草吐香。沿青磚鋪就的林蔭道北行,道旁立一座古色古香鐘亭,里邊掛一口明萬歷十九年(1591)鑄巨鐘。與鐘亭相對,里邊放置著著名的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所刻《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定慧禪師即唐高僧宗密,華嚴(yán)宗祖師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書講學(xué),并以習(xí)禪稱世。再向前行便到了小山門,門正中掛著“草堂古寺”的匾額。小山門兩側(cè)便是碑廊。碑廊建于1956年,單據(jù)十二間,面積120平方米,成凹字形,面對著大殿,與東西廂房銜接,形成草堂寺的內(nèi)院。
草堂寺現(xiàn)存最大殿堂是“逍遙三藏”殿。此殿是清代的天王殿。此“逍遙三藏”匾由興善寺方丈妙闊法師親筆書寫。1945年定悟法師任草堂寺住持時,西安各寺廟聯(lián)合贈送。1947年懸掛在殿前。殿內(nèi)正中供奉明代施金泥塑如來佛像,佛像前安放著鳩摩羅什坐像。這尊鳩摩羅什坐像高1.2米,用一整塊楠木刻成,一雙慧眼,滿面含笑,栩栩如生。
草堂寺中存“姚秦三藏法師鳩羅什舍利塔”,為唐制。八面十二層,以玉白、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lán)、赭紫及灰色共八色玉石雕鑲而成,因而稱八寶玉石塔。塔下層浮雕須彌山座,三層云臺為蔓草紋,中有八角形龕和陰線佛像,上有屋脊飛檐頂蓋,雕造技巧精美。塔后有煙霧井,相傳每逢秋冬早晨,井中有氣蒸騰而出飄至長安,因而被稱為長安八景之一“草堂煙霧”。現(xiàn)寺中還有唐大中九年(885年)所立柳公權(quán)篆額、裴休所書的《定慧禪師傳法碑》等二十余通石碑。
地址:西安市戶縣草堂村圭峰山北麓
類型:寺廟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caotangtemple.com/
開放時間:
7:30-18:00
門票信息:
門市價:10.0元
延伸閱讀: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