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陽黃河古渡
夏陽黃河古渡位于陜西合陽縣東20公里處的夏陽村,隔黃河與山西省臨猗縣吳王渡相對,因楚、漢相爭時,漢淮陰侯韓信從這里用木罌渡軍,攻取魏都,故又稱“木罌渡”或“淮陰渡”。合陽縣靈泉村尚有“木罌渡軍處”遺址。夏陽村有木罌詩碑一通,為清初刻置,橫長0.8米,豎高0.38米,上刻詩云:“淮陰往事執(zhí)平云,高帝何嘗盡負臣。功就從龍嫌震主,勢成履虎欠抽身。松間落葉推同輩,湖上煙波讓古人。瞬息弓藏驚幻夢,木罌渡口迄難湮!
黃河小北干流從韓城到潼關132.5公里河道,是秦、晉兩省的界河,地勢平坦,水流平緩,兩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產(chǎn)豐富,工農(nóng)業(yè)、商業(yè)貿(mào)易興旺發(fā)達,社會經(jīng)濟繁榮昌盛,沿河設有不少大小渡口,夏陽渡就處在這一地帶中心。這一地域史稱西河,西接秦地,東通晉、燕、趙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秦末楚、漢爭雄,相持于成皋,漢高祖三年(前204年),魏王豹反漢,從背后襲漢,形勢危急,漢淮陰侯韓信指揮大軍灌嬰帶領1萬兵馬和百只渡船,在下游臨津渡假裝渡河,迷惑魏軍,自己和曹參率領大軍悄悄開到夏陽。韓信命人在當?shù)厥召I大批大肚小口的陶罐(古稱罌),再用木棍夾住,扎成木筏,稱為“木罌”。準備妥當后一聲令下,千軍萬馬乘木罌渡過黃河,直逼魏都安邑,活捉魏王豹,再戰(zhàn)燕趙,遂解成皋之急。從此,夏陽渡一時名聲大震,人稱“木罌渡”或“淮陰渡”。明萬歷年間商丘人劉應卜的《吟淮陰渡》寫道:“木罌飛渡列艨艟,相距蒲津讓首功。壇上英雄隨水去,濤聲猶似戰(zhàn)河中!痹摱刹粌H是秦、晉的軍事要沖,又是水上商業(yè)碼頭,十分繁榮,現(xiàn)仍有木船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