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立故居,位于東臺市時埝鎮(zhèn)北堂巷2號。這是一幢清乾隆年間建造的民居。磚木結構,大門朝南,正廳為三開間,格扇門窗,古樸典雅,占地面積624平方米,建筑面積19.9平方米,為馮氏出生地和長期生活之處。1993年、1995年東臺市人民政府兩次撥?钚迯汀
馮道立,字務堂,號西園,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 (公元1782年),卒于清咸豐十年 (公元1860年),終年78歲。時埝這地方,地勢特低。洪水驟至。田廬盡沒,人民深受水患之害。因此,馮道立在青年時代,便絕意仕途,發(fā)憤專攻水利,立志為桑梓造福。他虛心學習前人的水利專著,同時又講究實際,多次雇船至長江、淮河、廢黃河、白馬湖、高寶湖、洪澤湖以及范公堤東廣大海濱地區(qū)進行實地勘察,訪問當地的農夫、漁民,查閱有關水利、水文資料,描繪下數以百計的水利圖。有一次,他去勘察水系三年未歸。老百姓贊揚他有“大禹之風”。馮道立好學不倦,一生著作甚多。已刻著作6種,木刻著作36種。水利方面的專著有 《淮揚水利圖說》、《淮揚治水論》、《測海蠢言》、《勘海日記》、《束水芻言》、《七府水利全圖》、《東洋人海圖》、《東洋海口圖》、《攻沙八法》等!痘磽P水利圖說》內有水利圖7幅,系統地提出根治蘇北里下河地區(qū)水患的具體方案,提出很多科學設想。特別是《測海蠡言》,全書共分五十二目,后附《攻沙八法》,集幾十年治水經驗之大成,很有實用價值。
馮道立墓在時堰鎮(zhèn)建筑公司西側的一片空地上,四周都砌了磚墻,得到很好的保護。此墓在“文革”中也險遭厄運,由于當地農民的保護,才使這位為人民興修水利的專家未曝尸田野,1995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馮道立故居(包括務本堂水龍會所)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馮道立,字務堂,號西園,江蘇省東臺市時堰鎮(zhèn)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歿于咸豐十年(1782-1860),享年七十九歲。淮揚一帶系沖積平原,每逢淮水泛濫,河湖四溢,一片汪洋。水鄉(xiāng)人民飽受水患之苦的慘烈情景,給少年時代的馮道立留下極深的烙印。他從小聰慧好學,博覽群書,胸懷大志,要做李冰、郭守敬那樣的水利家,服務桑梓,為國效力。他閱讀了很多有關水利方面的著作,研究了…… 馮道立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