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山風景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棲霞山,位于南京城東北太平門外22公里,瀕臨長江,青峰逶迤,屬于寧鎮(zhèn)山脈的一部分。全山大致作東西走向,包括幾座山巒,自南而北,分為三條:最南為景致崗;中間為千佛巖;北面為黑石擋、平山頭及三茅峰。其中以三茅峰最高,又名鳳翔峰,為棲霞山之主峰,海拔286米,卓立天外,雄鎮(zhèn)群峰。鳳翔峰之東北山坡,形如臥龍,名為龍山;其西南之山坡,狀若伏虎,名曰虎山。
棲霞山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多次出巡,曾途經(jīng)棲霞山所在地江乘縣,棲霞寺的開創(chuàng)者、南齊望族成員明僧紹隱居攝山,與法度和尚交結甚密。明僧紹死后,其子明仲璋任臨沂縣令,在棲霞山石壁上鳩工鐫造無量壽佛,齊梁兩朝的許多王公貴族紛紛仿效,開窟雕造佛像。南朝末年,陳后主在尚書令江總的陪護下,曾游歷棲霞,唐代高僧鑒真大師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返途經(jīng)棲霞寺,南唐大官、詞人高越和林仁肇主持修造棲霞山舍利塔,徐鉉、徐鍇兄弟二人在千佛崖石壁題刻,字體為"螺篆體",乾隆帝五次駐蹕棲霞山,更使棲霞山名聲大振。孫中山先生獲悉宗仰重建棲霞寺時,率先捐獻銀元1萬元。民國建都后,蔣介石、林森、馮玉祥等人均光顧過棲霞山。
棲霞山位于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卓立天外,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臥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山西側稱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每到深秋,滿山紅遍,景色十分迷人,是棲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另外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奇巖怪石不少,因之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
南京棲霞山風景區(qū)的第一景是明鏡湖,位于棲霞寺大門西面,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間興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橋與岸相連,造型精巧,景點名彩虹明鏡。向東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棲霞寺大門。
棲霞寺座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后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fā)祥地。唐代時稱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間,規(guī)模很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臺的國清寺并稱天下四大叢林。清咸豐年間毀于火災。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現(xiàn)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攝翠樓、藏經(jīng)樓等,為南京地區(qū)最大的寺廟。
棲霞山還有若干自然奇觀,饒有情趣。如棲霞寺東北,平山頭的南坡上有一處青灰?guī)r石,表面呈波浪狀,人稱“迭浪巖”,十分罕見。此外還有“青鋒劍”、“天開巖”、“一線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觀;在鳳翔峰西南麓還有著名的千佛巖。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之子與智度禪師合作開鑿三圣像以紀念明僧紹。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龕上出現(xiàn)佛光,驚動齊梁貴族,于是紛紛前來鑿石造像,棲霞寺后山巖壁鐫刻有“千佛巖棲霞山”六字,千佛巖上下呈五級,層次分明,佛龕大者數(shù)丈,小者遠遠望去,宛如鴿舍。共有佛龕294座,摩崖造像515尊,號稱千佛。
棲霞山馳名江南,不僅因為有一座棲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巖和隋朝的舍利塔,還因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層林盡染,南京人尤喜舉家游覽,民間有“春牛首、秋棲霞”之俗。
地址:南京市棲霞區(qū)棲霞街88號(近棲霞大道)
類型:山古跡寺廟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25-85768152
開放時間:
周一-周日7:00-17:00
門票信息:
門票價格:25元/人次(淡季);秋季紅楓節(jié)期間有所上調,門票價格為40元/人次(旺季)。1.3米-1.5米兒童、學生、60-69歲老人憑有效證件半價,1.3米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棲霞社區(qū):棲霞街社區(qū):位于棲霞山腳下,共有20個居民組,分棲霞老街片和紅楓街片,總面積5.6平方公里,總戶數(shù)1705戶,總人口4202人。…… 棲霞社區(qū)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巡游足跡之2023春(贛皖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