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棧道風景區(qū)是漢中著名風景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1] 位于漢中市漢臺區(qū)、勉縣、留壩三縣(區(qū))交界的褒谷口。這里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各種地方美食,被譽為“中國棧道之鄉(xiāng)”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傳說中褒姒的故里。這里既有水利工程石門水庫,又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動植物的保護區(qū)。
漢中石門棧道風景區(qū)距離市區(qū)15公里。它以石門水庫為依托,風景秀麗,古跡薈萃,是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風景區(qū)。
褒谷山勢險峻,怪石崢嶸,翠峰林立,清凈幽雅,四季景色各異。清代文人王晚香將這里概括為“石門二十四景”,1975年石門水庫建成后使褒谷錦上添花。石門水庫是以灌溉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庫容1.098億立方米,灌溉51.5多萬畝農(nóng)田,發(fā)電裝機4.05萬千瓦。壩高88米,頂長264米雙曲拱壩,造型優(yōu)美,宏偉壯觀,高峽平湖,碧波蕩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長的人工湖上,可盡情瀏覽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間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當,水產(chǎn)水禽種類繁多,以大鯢、甲魚、白鷺等最為珍貴。
“石門”位于褒斜道南端,現(xiàn)淹沒于褒河水庫中。 “石門”開鑿于漢明帝時期(東漢永平六年),是為貫通褒斜棧道而修建的,隧洞長13.6米,寬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是用我國古代“火燒水激”的原始技術(shù)鑿成的,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是研究我國古代交通史的寶貴資料。
山河堰是西漢相國蕭何所筑,曹參落成。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陜西省水利專家李儀祉在其舊址上修建了褒惠渠,七十年代又興建了石門水庫,三個時代水利工程世世代代惠澤著一方漢中人民,形成了漢中水文化,水工程一道獨特風景線。山河堰紀念館已于09年10月建成并對外開放。
石門十三品是分布在漢中褒斜古道南端及石門隧洞附近的極其珍貴的十三方石刻。它是由專家從104方摩崖石刻中所挑選出來的十三方精品,它不僅是記述古褒斜棧道和古石門變遷的珍貴史料,又是代表著我國漢字發(fā)展的重要歷程,有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書法價值。 日本學者種谷扇州曾這樣贊美稱:“漢中石門,日本之師”。 大書法家于右任為鑒賞石門石刻的書法精髓,在石門摩崖下興奮得眼淚直流,還在洞內(nèi)留宿一宿,并留下了這樣一首詩:“朝臨石門鉻, 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lián),夜夜淚濕枕”。 康有為,鄧石如等不計其數(shù)的書法家無不對石門石刻崇拜得五體投地。我國最早的工具書《辭海》二字就是在石門十三品文字中選出的,由此可見石門碑刻影響之大。
門票價格: 旺季:80 淡季:60
咨詢電話: 0916-2294212
郵編: 723000
景區(qū)地址: 漢臺區(qū)河東店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