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門景區(qū)位于古城西南端,北臨吳宮泛太平洋大酒店和新市路,南跨環(huán)城河,景區(qū)內(nèi)有著名的盤門三景:水陸城門、瑞光塔和吳門橋。1999年9月23日,新的盤門景區(qū)正式對外開放。2001年9月,APEC財長會議在蘇州召開,景區(qū)內(nèi)的四瑞堂被選定為會場所在。
盤門是蘇州古城的八門之一,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因刻有木作蟠龍置于城門之上,以鎮(zhèn)懾越國,故稱“蟠門”。后因水流縈回交錯,改稱“盤門”。現(xiàn)存城門為元代遺構,城樓為1986年初夏重建。盤門由兩道水關、兩道陸門和甕城、城樓和兩側城垣組合而成,是蘇州古城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陸城門,也是全國僅有的一座水陸并存城門,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陸城門分內(nèi)外二重,二門之間設有"甕城",既可藏兵,又可圍敵;水城門和陸城門緊相毗連,亦分內(nèi)外二重,兩門之間還有暗道可通城樓。水陸城門均設有巨大的閘門,古代用盤車提升或關閉,可控制往來行人與船只,便于設防守城。
從城垣北側坡道登上城墻,可以看到整個陸門、水門的布置和結構全貌,城墻上的雉堞、土炮、垛口、射孔、炮洞、閘口、絞關石、天井(防火用的設施)一應俱全。盤門處水面寬闊,水流湍急,是古代舟師出沒之所,戰(zhàn)略位置重要,故而盤門城樓的題額是:“中吳鎖鑰”,對聯(lián)則是:“古吳城闕川原壯,舊國干戈戰(zhàn)伐多”。當欣賞著城樓上的這副對聯(lián)時,面對著歷史的遺跡,怎不令人激起思古之幽情!
吳門橋,緊靠盤門,橫跨于古運河之上。該橋始建于宋,后于清代時重建,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是蘇州市區(qū)現(xiàn)存最高的一座單拱石橋,也是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橋身全長66.3米,拱券凈跨16米,拱高9.85米,形如滿月。橋南北坡步階均以整塊條石鋪設,兩側置有石雕坐欄。整座橋結構合理,造型輕盈優(yōu)美,表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古橋的風貌。拾級而上,駐立橋面,但見水道交錯,橋梁縱橫,舟船往來,城垣綿延,古塔聳峙,遠山近水與古城風貌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瑞光塔為三國孫權赤烏年間,孫權為報答母恩,于普濟禪院建造了一座13層的舍利寶塔,又名報恩塔,即蘇州歷史上最早的佛塔。民間傳說此塔會現(xiàn)五-光。宋代時,曾有高僧圓照開堂講經(jīng),因將玄奧的佛經(jīng)講得出神入化,出現(xiàn)了堂上法鼓自鳴、庭下枯竹爆青、池中白龜聽禪、塔現(xiàn)五色舍利光之四大祥兆,宋徽宗遂詔賜額“瑞光禪院”,報恩塔也隨之更名為“瑞光寺塔”,俗稱“瑞光塔”�,F(xiàn)在的瑞光塔始建于北宋初期的景德元年(1004年),通高約53.6米,采用七級八面樓閣式結構,整個塔體由下向上逐層收縮,使輪廓微成曲線,古樸秀雋、清秀柔和,體現(xiàn)了唐宋之際古塔的風格和結構特點。磚砌塔身基本為宋代原構,第三層為全塔的核心部位,1978年發(fā)現(xiàn)秘藏“真珠舍利寶幢”等珍貴文物的“天宮”暗窟即在該層塔心內(nèi)。瑞光塔建造精巧、造型優(yōu)美、用材講究、寶藏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40元
地址:蘇州市滄浪區(qū)東大街49號
類型:古跡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0.5天
電話:0512-65260004
開放時間:8:00-17:00
延伸閱讀: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