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位于廣州市中山二路92號,占地18萬平方米,是解放后為紀念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廣州起義犧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紀念性公園。主體有正門、廣場、陵墓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和圓形的封土。現(xiàn)有景點和游樂場所16處,集紀念、游覽、科普于一園。墓道兩旁有20個大花壇,四季鮮花不斷;墓上密鋪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園東部有中朝人民血誼亭和中蘇人民血誼亭。園中人工湖還有湖心紀念亭,橫匾上 書-“血祭軒轅”,為董必武所題。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中文名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建立時間1954年陵園性質(zhì)紀念1927年12月廣州起義公園陵園鐫刻周恩來手書陵園評比廣州市“十佳旅游景點”之一陵園宗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錄1陵園位置2基本信息3歷史事件4歷史意義5詩文悼詞6陵園構(gòu)造7建筑特色8公交路線1陵園位置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面積18萬平方米。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廣州發(fā)動了廣州起義,后失敗,死難烈士5700多人,都埋于此。為紀念革命先烈,1957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在此興建了大型陵園,大門石壁上刻周總理題寫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氣魄雄偉。廣州起義烈士陵園1962年7月被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0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列為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國紅-旅百個經(jīng)典旅游景區(qū)之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被市委、市政府、市精神文明辦評為廣州市“十佳旅游景點”之一。1927年12月11日,由中國共產(chǎn)黨廣東省委書記張?zhí)最I(lǐng)導的廣州起義,經(jīng)過了3天英勇戰(zhàn)斗后失敗了。敵人在廣州-了起義軍民5700余人,部分烈士遺骸叢葬于紅花崗。廣州起義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chǎn)黨單獨領(lǐng)導革命戰(zhàn)爭和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偉大開端,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命群眾為反抗國民黨-派的瘋狂破孩和-,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當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zhí)滓约叭~挺、葉劍英、蘇兆征、聶榮臻、徐向前領(lǐng)導下,發(fā)動了廣州起義,崔鏞健等150多名朝鮮人和蘇聯(lián)駐廣州領(lǐng)事館人員也參加了起義。由于敵強我弱,起義最終失敗,在14日至19日的6天時間里,有5700多名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建國后,廣州市政府在當年烈士犧牲的紅花崗興建了這座富有民族風格的烈士陵園。1957年正式對外開放。陵園總面積18萬平方米,分陵區(qū)和園區(qū)兩部分。陵區(qū)有正門門樓、陵墓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廣州公社烈士墓、葉劍英元帥墓等。正門門座是以白花崗石為基礎(chǔ),漢白玉石上配以橙紅色的琉璃瓦頂,雙闕正面石壁鐫刻著周恩來手書“廣州起義烈士陵園”8個大字。陵墓大道寬闊筆直,兩旁蒼松翠柏,其間20個花壇。黃色琉璃瓦頂?shù)氖啠斨幸涣?扇朱紅色鐵柵門,氣勢莊肅。在南門正面的石壁上鎊刻有周恩來手書漆金的園名。宏敞的主墓道用花崗石塊鋪砌,兩側(cè)建花圃遍種紅花,兩旁的山坡上遍植青松翠柏,終年紅花不絕,四季長青。陵園由陵、園兩部分組成,主體建筑包括正門、廣場、陵墓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和圓拱形的陵墓。墓旁蒼松翠柏,紅花吐艷。還有辛亥革命紅花崗四烈士墓及葉劍英墓等,陵園東部建有中朝人民血誼亭、中蘇人民血誼亭以及血祭軒轅亭,有朱德、董必武、葉劍英等的題吟。西南有廣東歷史博物館。陵園坐落在崗地湖畔,紀念性建筑物和自然環(huán)境渾然一體,在一片青山綠水之中點綴以碑亭橋榭,在遍地紅花的坡地中交織著石道幽徑,整個陵園風景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1963年和1986年兩次均以“紅陵旭日”入選“羊城八景”。每年舉辦菊展、迎春花市、燈會等活動,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整個陵園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小橋流水,錯落有致,平日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逢節(jié)假日,尤其在清明節(jié)前后,廣大的青少年會到這里舉行掃墓活動,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每當清晨,紅日從墓后冉冉升起時,霞光流溢,綠草閃動著金色的光芒,似乎烈士的英魂正保護著這片大地!凹t陵旭日”已被列為新羊城八景之一。紀念碑東面是圓形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徑43米,高6.2米,封土上鋪青草。這種
中朝人民血誼亭鐵線草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象征著烈士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圍墻,為花崗石砌成。墻體中鑲嵌著40多根白云石欄桿,每根欄桿均鎮(zhèn)坐著一只仰天歡笑的石獅子。墓冢正面一塊特大的青石板上鐫刻著朱德題書的“廣州公社烈士之墓”八個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十二月十一日廣州人民政府在墓冢東面的墻上鐫刻上《廣州起義碑記》。
陵園東面,坐落著一個八角湖心亭,亭上懸掛著董必武題書的“血祭軒轅”牌匾。這是為紀念廣州起義后被俘就義,在刑場上舉行婚禮的陳鐵軍、周文雍兩位烈士而修建的紀念亭。湖心亭的東面還有兩座規(guī)模較大的紀念亭
中蘇人民血誼亭:一座是為紀念在廣州起義中為中國人民獻出生命的150名朝鮮戰(zhàn)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誼亭;另一座是為當年參與廣州起義被殺害的蘇聯(lián)駐德副領(lǐng)事及館員而修建的中蘇血誼亭。
7建筑特色園區(qū)是典型的嶺南特色園林景觀,湖光瀲滟,綠樹垂蔭,曲徑延綿,鳥語花香,綠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蔭芳草和碧水間坐落著各具特色的紀念亭:有為紀念舉行“刑場上的婚禮”的周文雍、陳鐵軍烈士而建造的“血祭軒轅亭”,上有董必武同志題字;有為紀念廣州起義中犧牲的朝鮮和蘇聯(lián)烈士而建造的“中蘇人民血誼亭”和“中朝人民血誼亭”。
陵園以建設(shè)生態(tài)公園為目標,進一步加強環(huán)境整頓,美化公園。1992年修建的花展館占地1000平方米,館內(nèi)經(jīng)常舉辦各類花事、盆景、攝影、美術(shù)作品展覽,融藝術(shù)、科普、游覽于一園;2003年落成的新景點“知趣園”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園林布置手法融合古典和現(xiàn)代、中國和西方造景特點,配有猜字壁和哈哈鏡等,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場所。陵園還結(jié)合自身的特點,挖掘亮點,打造“四季飛花”品牌,提高公園的景觀效果和文化內(nèi)涵。在不同的季節(jié)引種個性各異的花卉,使園內(nèi)從春季到冬季都有各具特色的鮮花開放,如冬季的玉堂春,春季的杜鵑和龍船花,夏季的荷花以及秋天的洋紫荊,將陵園裝點得格外美麗,為蘊含歷史滄桑和英雄故事的公園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6:00-21:00
最佳旅游時節(jié):10月—12月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qū)中山二路92號
類型:陵園/墓地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20-83828521
地址:中山二路92號
黃居仁(1904——1928),龍川縣石坑橋頭人。幼年喪父,由母親撫育成大,少年時只讀過幾年書,因家境清貧,10多歲就在家耕田、放牛,后來到佛山一間布廠當學徒。民國11年(1922)考入廣東省第一甲種工業(yè)學校染織專業(yè)。這時馬列主義已在廣州廣為傳播,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1923年夏,加入了“新學生社”。同年冬,又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與周文雍等人積極開展…… 黃居仁詳細信息++
陸更夫(1906~1932),又名梗夫,四川省敘永縣人。童年時代在敘永城讀私塾、小學,再轉(zhuǎn)到永寧中學讀書,因家貧中途輟學?渴甯戈懣▲S支持,民國11年(1922)到成都市高師附中讀書,受高師校長吳玉章、教員惲代英的思想影響,于1923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他與“學行勵進會”骨干張子玉創(chuàng)辦《紅濤周刊》,宣傳革命道理。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 陸更夫詳細信息++
沙文求(1904~1928) 又名仲己、端己,化名史永,寧波鄞縣大咸鄉(xiāng)沙村(今屬塘溪鄉(xiāng))人,沙孟海弟。少時就讀沙村小學,1917年秋由兄資助,進寧波效實中學,喜文史,好拳術(shù)。沙文求是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廣州起義后犧牲的著名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 沙文求個性剛強,尚義好勇,愛讀經(jīng)史兵書。兒童游戲性的械斗中,他必取勝而后止。在村中小學讀書時,舊習慣小…… 沙文求詳細信息++
季步高(1906~1929),又名大綸、布高,浙江省龍泉縣人。出生于一個小商販家庭。民國9年(1920)到浙江第十師范學校學習,后轉(zhuǎn)到杭州政法?茖W校攻讀。因經(jīng)濟困難,中途輟學。季步高對當時腐敗政府非常不滿,立志要“救國勢之衰弱,改社會之澆風也!” 1923年,季步高考入上海大學,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掌握的進步學校,他在此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5年春,…… 季步高詳細信息++
張?zhí)?,1898年6月生,江蘇武進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冬轉(zhuǎn)入天津北洋大學(現(xiàn)天津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五四-爆發(fā),張?zhí)追e極投身其中,成為天津地區(qū)-的骨干之一。他參加了北洋大學學生組織的演講團,經(jīng)常到天津市內(nèi)和附近城鎮(zhèn)鄉(xiāng)村進行宣傳活動,揭露反動政府出賣山東主權(quán)的罪行。在斗爭中,張?zhí)着c景仰已久的李大釗建立了聯(lián)系,同時與天津-的領(lǐng)導者周恩來…… 張?zhí)自敿毿畔?+
李耀先(1904~1928年),又名文肱,本縣灰寨新圖村人。1919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進省立第一中學(廣雅中學)。他大量閱讀-、李大釗等主編的《新青年》、《每周評論》以及《新潮》、《中華新報》、《廣東群報》等進步書刊,初步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3年6月,參加青年團廣東區(qū)委書記阮嘯仙等組織的廣東新學生社,成為新學生社骨干。是年秋冬間,李耀先參加了中國社會…… 李耀先詳細信息++
陳鐵軍(1904~1928),女,原名燮君,原籍新寧(今臺山),生于南海佛山鎮(zhèn)一個華僑商人家庭。民國8年(1919)受“五四”運動的反帝反封建的進步思想影響,參加散發(fā)“提倡男女平等,提倡民主與科學”的傳單。民國9年轉(zhuǎn)至實行新學制的佛山季華女子小學讀書。畢業(yè)后,便沖破封建婚姻束縛,到廣州找尋革命真理。 到廣州后她進入位于西關(guān)的坤維女子中學(現(xiàn)為市二十九中…… 陳鐵軍詳細信息++
周文雍,乳名光宏,開平縣百合下洞鳳凰里人。1905年8月生于一個貧窮塾師的家庭。周文雍是廣州工人運動優(yōu)秀領(lǐng)袖之一,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委員、中共廣州市委委員,是廣州起義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 7歲時,他跟父親到私塾讀書。辛亥革命后,橫石鄉(xiāng)辦起一所新式小學,便進入橫石小學讀書。兩年時間,他讀完初小四年的課程。升入了高小。由于家庭生活困難。無力供他繼續(xù)上學。讀了一學期…… 周文雍詳細信息++
游曦,原名游傳玉,1908年3月26日生于四川省巴縣嘉陵江畔大陽溝,在母親吳氏撫育下度過了艱辛的童年,1922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簡稱重慶女二師)學習。 游傳玉在學校里,經(jīng)常聽到共產(chǎn)黨員肖楚女老師宣傳馬克思主義、批判國家主義的演講,并且大量閱讀了肖楚女在《新蜀報》上發(fā)表鞭撻軍閥和帝國主義的文章,思想受到很大的啟發(fā);肖楚女經(jīng)常介紹《向?qū)А、《中國…? 游曦詳細信息++
東平社區(qū):東平社區(qū)…… 東平社區(qū)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