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代有隕石落于縣境,故名離石。另一說,縣東北有離石水,因而取名。戰(zhàn)國為趙離石邑。稀罕設(shè)置離石縣。1996年5月改為離石市,2004年6年改為離石區(qū)。 [詳細(xì)] |
春秋時(shí)屬晉國祁氏之田。戰(zhàn)國屬趙,為大陵邑。西漢王莽時(shí)改名為大寧縣。東漢復(fù)為大陵縣。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改為受陽縣(又稱西壽陽)。隋開皇十年(590年),因境內(nèi)文谷水多紋,始更名為文水縣。唐武則天稱帝時(shí),將其故里文水縣改為武興縣,唐神龍?jiān)辏?05年)復(fù)為文水縣。 [詳細(xì)] |
西周屬北唐,為狐氏戎地。春秋屬晉,西北山區(qū)為狐氏食邑,東南平川為祁氏之田,晉傾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置平陵縣于境內(nèi)大陵村一帶,地屬平陵。戰(zhàn)國屬趙,西部地為大陵縣,東部 地屬晉陽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晉陽、文水之地置交城縣,因居汾、孔二河交匯之地而得名。唐武后天壽二年(691年),移縣治于山南卻波村。 [詳細(xì)] |
北齊天保元年(550年)置蔚汾縣,后歷次更名為臨泉縣、臨津縣、合河縣,金興定二年(1218年),晉陽公郭文振“以此方頻河,地重民繁,該合河縣為興州”,取“興旺”之意。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興州為興縣。 [詳細(xì)] |
夏屬冀州。周隸趙地。西漢置臨水縣,因境內(nèi)湫水河(舊稱陵水)得名。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烏突郡與烏突縣。隋開皇元年(581年)烏突郡改為太和郡,烏突縣改為太和縣;開皇三年郡廢。唐武德三年(620年),太和縣改為臨泉縣。金天會(huì)元年(1123年),臨泉改為臨水。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設(shè)臨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臨州廢,改為臨縣。 [詳細(xì)] |
1971年7月從離石縣西部、中陽縣西部各劃出部分公社組建柳林縣,以縣城駐柳林鎮(zhèn)而得名,取柳樹成林之意。 [詳細(xì)] |
殷商為沚國。春秋屬屈地。西漢置土軍縣,屬西河郡。東漢初廢土軍縣。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峪西縣,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名土京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石樓縣,因縣東有通天山(現(xiàn)石樓山)“石疊如樓”而得名。 [詳細(xì)] |
因境內(nèi)岢嵐山得名。北魏初為秀容地,末年高歡滅秀容,以其地置嵐州。隋置嵐城縣,屬樓煩郡。唐代改名宜芳縣,屬嵐州。五代、宋、金、元沿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嵐州為嵐縣。 [詳細(xì)] |
西漢置皋狼縣。北齊文宣帝時(shí)置良泉縣。隋大業(yè)三年(607年)徙治方山鎮(zhèn),改名方山縣,因城在方山之下而得名。 [詳細(xì)] |
戰(zhàn)國始稱中陽邑,屬趙。西漢置中陽縣,取“中午的太陽,如日中天”之意。東漢未并入離石縣。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置寧鄉(xiāng)、平夷兩縣,屬離石郡。隋合并為平夷縣,屬離石郡。唐屬石州。宋屬太原郡。金泰和年間改寧鄉(xiāng)縣。1914年改稱中陽縣。 [詳細(xì)] |
交口縣籌建于1971年4月,由隰縣劃出的交口、石口、川口、康城,靈石縣劃出的回龍、雙池,孝義縣劃出的大麥郊、壇素、溫泉等9個(gè)公社組成,因縣址駐交口鎮(zhèn)而得名,取呂梁山南北交通隘口之意。 [詳細(xì)] |
戰(zhàn)國屬魏,秦屬太原郡,為茲氏縣地。三國魏初元年移置中陽縣,屬并州西河郡。西晉永嘉元年改屬并州西河郡隰河縣。北魏改置永安縣。唐貞觀元年(627年),因縣人鄭興“割股奉母”孝行名聞朝野,唐太宗敕賜改永安縣為孝義縣。1992年2月改為孝義市。 [詳細(xì)] |
春秋屬晉,為瓜衍縣地。戰(zhàn)國屬趙,為茲氏地。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茲氏縣屬西河郡所轄,郡治設(shè)于茲氏故城。西晉改西河郡為西河國,改茲氏縣為隰城縣。北魏太和十二年(448年)置汾州,轄隰城縣。唐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縣為西河縣。經(jīng)唐末、五代、宋、金、元、明初未變。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置汾陽縣。汾陽縣因縣境瀕臨汾河之陽(西),且宋、金兩代皆于西河縣駐過汾陽軍而得名。1996年8月改為汾陽市。 [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