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gè)村均在白馬坡附近,故名白馬坡村。 |
傳唐代這里是黃河的一個(gè)渡口,白氏人家在此落戶,并管理著此渡口,故得名“白家渡口”,后沿革為“白道口”。 |
相隋末瓦崗軍將領(lǐng)徐世績字茂公,曾在此屯居,投唐后被封為“英國公”,人取村名“英公”,1958年以方位取名“東英公”。 |
據(jù)《于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間,于成同六個(gè)兒子自山東省泰安府東衛(wèi)縣于家林遷居于此。南臨金堤,北靠硝河,地勢之闊,必然興旺,故取村名“吾旺”,又因南面有“前吾旺”,故叫“后吾旺”。 |
1962年以前和民寨是一個(gè)行政村,以后因村西南部姓周的人數(shù)多,起名“周街”。 |
古代修建金堤時(shí),在此以蓆為庵搭有工棚,后又遷民于此,取名“蓆庵“,沿革為西安,由于和后西安相對(duì),故又改名前西安,1948年改為前安。 |
傳此地宋代是個(gè)古戰(zhàn)場,在此作戰(zhàn)的將領(lǐng),擺下“迷魂陣”,清末村民圍村修了寨墻,故取名“迷魂寨”,后又逐漸演變成民寨。 |
在明代永樂年間,許氏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 |
傳明洪武年間,楊、高兩性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取名楊高村,后因楊氏戶多,更名楊店。 |
古代修金堤時(shí),在此搭蓆菴為工棚,后因遷民于此取名“蓆菴”,沿革為“西安”。因有“前西安”改名為“后西安”,1958年簡稱“后安”。 |
西河京原屬黃河故道,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取名“河境”,又因村東有一河流,稱西河境,后演變成西河京。 |
明洪武年間,李氏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以姓氏取名李村。 |
在明洪武年間,蔡氏和胡氏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蔡胡”。 |
據(jù)《同治滑縣志》記載,五代時(shí)期,后梁大將王彥章曾在此屯兵,有十二眼井古址。洪武年間山西省洪洞縣遷民于此,以王彥章姓氏取名“王莊”,后因重名,1981年經(jīng)縣政府批準(zhǔn)更名“北王莊”。 |
劉氏兄弟三人從北京北長壽村遷居于此,以姓氏取名“劉家營”后演變?yōu)椤皠I”。1981年恢復(fù)原名“劉家營”,2003年改為“劉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