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部分村民自大常莊遷此建村,得名小常莊。明嘉靖年間,宋氏自亳州集遷于此建村,始名宋莊。 |
明萬(wàn)歷年間,巨紳劉格,家饒有財(cái),西南有田十萬(wàn)畝,在此建花園一座,后成村落得名劉家花園,簡(jiǎn)稱劉花園。 |
明洪武二十年(1387)王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入,因臨西南30里劉配樓,繼遷小茲莊,因看莊東土質(zhì)肥沃,移此處定居,后因村民外遷,視此為老家,故名王老家。 |
清康熙年間,宋氏自城內(nèi)遷此建村得名宋莊。光緒年間,胥氏遷此,在宋莊村東又建一村,得名胥莊。因兩村相連,1981年更名為宋胥莊。 |
明萬(wàn)歷年間,黃氏由毛堌堆西南4千米黃樓遷此,依廟建村始名黃莊。 |
明洪武年間,張氏居此,臨河建橋得名張新橋。清康熙年間,建樓改稱張樓,后因前有張樓稱此為后張樓。 |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張氏建村,因北有張樓,故名前張樓。 |
明洪武年間,司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始稱司村。后因有集市貿(mào)易稱司集,清乾隆年間,集廢,村仍名司集。 |
清嘉慶年間,侯氏兄弟二人由臨河店南侯樓遷此建村,兄居南名前侯莊,弟居北名后侯莊。后侯公禮建觀音堂一座,統(tǒng)稱侯堂。 |
漢武帝時(shí)詹事壺居此,得名壺遂里。唐宋年間謠傳為胡勛莊。 |
明洪武年間,李氏自山西洪洞縣遷胡襄西1千米建村,得名李家莊。明萬(wàn)歷年間(1573)八世李氏以收廢鋼鐵富裕后從李家莊遷此建村,因交通便利,生產(chǎn)白臘條,故名白臘園。清代部分村民南遷建新村分為前、后白臘園。 |
清光緒年間,縣城大戶胡氏在此蓋家廟一座,置田二百畝,招來(lái)佃農(nóng)守廟耕種,后成莊得名胡小廟。 |
唐代此地臨宋州通往陳州的交通要道,有靳氏居此開店,名為靳家店,俗稱靳店。 |
清康熙年間,貢生李存,任四川知縣,后居此,因其是貢生門第,故名老貢莊。 |
明洪武年間,黃氏自湖廣江南(今湖北武昌)遷此置莊買田,取名黃莊。至清代,黃氏為望族,蓋有兩處樓院,清代始有市集,得名黃樓集,簡(jiǎn)稱黃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