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莊為羅氏所建,故得名羅莊。 |
原名小張樓,系張氏十世祖所建。清乾隆年間,村民在村周圍建一土寨。當(dāng)時(shí)附近農(nóng)民往歸德府交賣糧食,習(xí)慣在土寨圈外休息,故稱土坷垃。 |
明洪武年間,付氏從山西省洪桐縣搬遷而來(lái),后衍生成莊,取名付堂。 |
明洪武年間,郭氏由山西洪洞遷至郭老家,后來(lái)族旺人多,部分族人遷至馬牧集東北建村,取名大郭樓。 |
明洪武年間,韓氏先祖由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建一廟,故取村名為高廟。 |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1),楊小乙由南京遷于黃河南岸,后人遷楊老家。清初,又遷此建村,因黃河泥沙淤積形成一房堤,故得名楊后堤。 |
原名張東河。昔日黃河決口,此村位于水溝東,得名張東河。鄰村人均習(xí)慣以方位命名為西河、后河、東河、前河。1952年更名為四河。 |
明洪武年間,宋氏從宋關(guān)帝廟遷此建村,后建一樓,得名宋小樓。 |
明洪武年間,殷氏由山西洪洞縣遷居虞城。清初,殷尚禮由虞城遷此定居,建樓一座,得名殷樓。 |
明代,陳氏遷此定居,因村中有兩棵大桑樹(shù),故得名二桑樹(shù)。 |
明建文四年(1402),楊氏由江蘇南京遷居楊家樓。明天順年間,楊六公再遷商丘東建村。后子孫遷此附近,建成此村為老家,故得名楊老家。 |
明永樂(lè)年間,趙興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清光緒年間,趙福海在村西建祠堂一座,得名趙祠堂。 |
早年崔氏以種棉花為生,故得名崔花莊。 |
清宣統(tǒng)年間,孫氏從馬牧集遷至此地建村,得名孫門樓。 |
清同治元年(1862),常氏由常莊遷此定居,建土樓一座,得名土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