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湍河?xùn)|流,急轉(zhuǎn)而南,至后灣有趙河匯入,水流湍急,形成急流險灘,稱“急灘”。明初,焦、廖、孫、劉等姓來此經(jīng)商,漸成集鎮(zhèn),鎮(zhèn)以灘名,明中葉,商人忌“急”,改為“汲”。 |
1942年后,吳姓居此,村旁有一大泉眼,水源旺盛,人們在那里栽種稻米,后因吳姓住稻田邊,名吳田。2010年由淅川縣遷此,村名沿用。 |
據(jù)碑載,孫普善之孫由王寨遷此,故名。 |
據(jù)家譜載,明初刁姓由南京刁洼遷鄧州城。正德年間,刁亨遷此,依堤建村,故名。 |
據(jù)家譜載,明嘉靖年間廖明玉由江西新淦縣遷此,初稱廖家,清后期筑寨,故名。 |
據(jù)碑載,孫普善明初由山東清州府益都縣蒼耳溝遷此,后筑寨,故名。 |
元代有李姓居住。據(jù)碑載,明代先后有4戶李姓遷入遂稱五戶李,后以村建洼處得今名。 |
據(jù)碑載,明崇禎年間劉姓從新野縣劉營遷此,依崗建村,故名。 |
據(jù)碑考,清乾隆年間王煥由大王營遷此,居南故名。 |
據(jù)家譜載,明隆慶三年(1569)張遜自張井遷張營,其后代分居于此,清乾隆年間建石橋,故名。 |
元代稱楊柳莊。據(jù)楊氏家譜載,明萬歷年間楊興國由山東濟(jì)南府歷城縣瓦子坡遷鄧東白蕉扒,其子普德遷此,村以人名。 |
明、清稱園莊,園莊店,后諧今名。 |
清乾隆年間楊中彩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后植柿樹百畝,故名。 |
三國時,劉備夫人之兄糜竺居此,建一花園,為澆花之便,于趙河?xùn)|岸開挖水渠一條,稱糜渠,村以渠名。后糜氏衰落,清中期駱姓由駱樓(今屬夏集鎮(zhèn))遷入,村名沿用。 |
北宋時油、李二姓屬此,名油李營。明洪武二年(1369)史、戴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入,后駐寨,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