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光緒《仙居縣志》記載:“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始筑土城,周圖僅六百步!彼、元多次毀而復(fù)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又筑石城,未成而毀,后再經(jīng)修復(fù),立五門,但其鎮(zhèn)名未見各志記載。至民國36年始稱安洲鎮(zhèn),但“安洲”之名,始于唐。光緒《仙居縣志》載:“安洲山,在縣東南五里,舊名管山,上有潭。唐武德年間僧灌頂曾講經(jīng)于此,時漁者甚眾,頂勸止之。忽一夕風(fēng)雨,旦視之,則為洲矣”,故名安洲山。安洲鎮(zhèn)之名,由安洲山而來。 [詳細(xì)] |
在東南三里,俗以一峰南立故名“南峰山”,其巔四面軒舒,山水環(huán)擁,為邑人游覽之最。上有浮圖曰南塔,又有桃花洞。有詩云:“山上青天山下溪,白云流水兩相宜,丹成共爾南老,采擷松枝亦療饑”。其巔為興道院,有陳古靈祠,又有涵清亭,藍(lán)光、趨稼二軒,采芝、濟(jì)美二堂,及蔣氏之鑒玉堂,張氏之翠微閣,郭氏之沖庵,陳氏之碧西山房,今皆圮!澳戏迳健睘榻值缹俚,所以稱“南峰街道”。 [詳細(xì)] |
盂溪東岸有福應(yīng)山。以盂溪東岸有福應(yīng)山得名!蹲x史方輿紀(jì)要》卷九十二:“福應(yīng)山縣東二里。為近郊之勝,亦名盡美山。”南宋《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二:“福應(yīng)山在縣東二里。陰陽家謂其居邑龍首,得地之勝。居人建浮圖其上,自是取青紫不乏焉。上有盡美亭,其下枕溪,巖壑俱秀。張景修記云:仙居,邑之美者也,而一山盡焉。福應(yīng),山之美者也,而一亭盡焉。盡美亭者,非盡一山之謂,盡一邑之謂也!。 [詳細(xì)] |
因古時六都坑水與永安溪水在小埠頭附近匯合后,橫流于該村之西,故名橫溪鎮(zhèn)。 [詳細(xì)] |
古為永安溪船埠,又為王姓集居地,原名埠頭王,簡稱埠頭。 [詳細(xì)] |
舊于永安溪岸建有石砌白塔!鞍姿敝孛涊d始于南宋《嘉定赤城志》。傳舊于永安溪岸建有石砌白塔得名。宋設(shè)白塔寨、白塔鋪、白塔市和白塔巡檢司。《嘉定赤城志》卷十八:“白塔寨在縣西三十五里。嘉定十五年,齊守碩及臣僚奏言曩以宣和呂寇嘯聚于此,因而置寨!蓖瑫矶骸鞍姿佋诳h西二十五里!薄 [詳細(xì)] |
田市:據(jù)傳古時村西有丘田,闊達(dá)30畝,云乃遼闊之意,稱“云田”。村居田之東頭,故稱田頭,且設(shè)有集市,亦稱田市,F(xiàn)村北遺存明代路廊,其石梁上刻有“云田古鎮(zhèn)”字樣。 [詳細(xì)] |
明末,臺州遭受旱災(zāi),一張姓人士在臺州為官,憐憫百姓之苦,為臺州百姓代繳一年皇糧,皇帝賜他一座裱門,立在官路村東路口,下旨“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 [詳細(xì)] |
古稱“下角”。一說以村下有形似龍角巖石得名。一說以地理位置得名!稇(yīng)氏宗譜》:“北宋初,祖先自永康遷來,居于下角!彼纬杉,并設(shè)酒坊。明萬歷《仙居縣志》卷一:“下角市,縣東二十五里!蹦纤巍都味ǔ喑侵尽肪砥撸骸跋陆蔷品辉诳h東南一十五里!焙笾C音為“下各”“廈閣”。另傳因明朝刑部尚書應(yīng)大猷于故里建大廈閣樓而更名為“廈閣”。 [詳細(xì)] |
三面臨溪,溪中屹立顏色殷紅奇石得名“珠溪”。后村民多為朱姓,改朱溪。 [詳細(xì)] |
一說因地處永安溪上游,崇山峻嶺多山洪,村民祈盼安寧得名。二說因有溪流稱安仁溪,有山嶺稱安仁嶺,后簡稱為安嶺,建鄉(xiāng)后為安嶺鄉(xiāng)。 [詳細(xì)] |
原溪口鄉(xiāng)和雙港鄉(xiāng)合并,取其首尾稱為溪港鄉(xiāng)。 [詳細(xì)] |
因境內(nèi)有一村,隔溪石筍壁立,每逢驟雨之后,飛泉從空而下,名曰“湫峰”,又叫湫山,該村因而得名,鄉(xiāng)鎮(zhèn)府曾駐湫山村,以原駐地得名。 [詳細(xì)] |
地處山坑,早年盛產(chǎn)質(zhì)薄而韌密的淡竹,得名淡竹坑,簡稱淡竹。 [詳細(xì)] |
永安溪岸多礫石灘,白石嶙嶙。后諧音改“皤灘”,也作“磻灘”。原稱“白溪灘”“白灘”。因永安溪岸多礫石灘,白石嶙嶙而得名。后諧音改“皤灘”,也作“磻灘”。舊因轉(zhuǎn)運(yùn)海鹽和山貨而興,宋代已成集鎮(zhèn),并設(shè)有酒坊!都味ǔ喑侵尽肪矶:“磻灘巿在縣西五十里!蓖瑫砥撸骸梆珵┚品辉诳h西四十五里!薄 [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