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時已形成集市,屬永義鋪。 1921年屬二十五區(qū)。 1930年分為赤坑、賓崗二鄉(xiāng),屬八區(qū)。 1937年屬雍穆鄉(xiāng)。 1946年屬汶水鄉(xiāng)。 1947年為民主政權共和鄉(xiāng),屬三區(qū)行政督導處。 建國后:1951年屬三區(qū)濱崗鄉(xiāng)。 1958年為赤坑大隊。 1983年為赤坑鄉(xiāng)(合成并入)。 1987年為赤坑村委會(合成分出)。 1989年為赤坑管理區(qū)。 1998年為赤坑村委會。 2004年為赤坑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清道光年間屬永義鋪;民國時期:民國10年(1921年)屬二十五區(qū);1937年為雍穆鄉(xiāng);1946年屬汶水鄉(xiāng);建國后:1951年為合成行政村,屬三區(qū)濱崗鄉(xiāng);1958年為合成大隊;1983年為合成鄉(xiāng);1987年為合成村委會;1989年為合成管理區(qū);1998年為合成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先后有謝、曾姓居民來居;清道光年時,屬永義鋪;民國時期:1921年屬二十五區(qū);民國19年(1930年)為花山鄉(xiāng),屬八區(qū);民國26年(1937年)為雍熙鄉(xiāng);建國后:1951年屬三區(qū)花山鄉(xiāng);1958年為花山大隊(1961至1963年曾分為花山、大爐二大隊);1983年為花山鄉(xiāng);1987年為花山村委會;1989年為花山管理區(qū);1998年為花山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清道光年時屬永義鋪;民國19年(1930年)為福排鄉(xiāng),屬八區(qū);1937年為雍熙鄉(xiāng);1946年屬汶水鄉(xiāng);建國后:1951年屬三區(qū)福排鄉(xiāng);1958年為福排大隊;1983年為福排鄉(xiāng);1987年為福排村委會;1989年為福排管理區(qū);1998年10月為福排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清道光年時屬永義鋪;民國時期:1921年屬二十五區(qū);民國19年(1930年)為帶心鄉(xiāng),屬八區(qū);1937年為雍熙鄉(xiāng);1946年屬汶水鄉(xiāng);1947年為民主政權和平鄉(xiāng),屬三區(qū)行政督導處;建國后:1951年為三區(qū)惠愛鄉(xiāng);1958年為惠愛村委會;1989年為惠愛管理區(qū);2004年為惠愛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先后有梁、馬、曾、謝等姓氏居民來居;清道光時屬永義鋪;民國時期:1921年屬二十五區(qū),區(qū)公所駐地;1930年為汶水、夏錫、淑沙、橫石四鄉(xiāng),屬八區(qū);1937年為雍穆鄉(xiāng);1946年屬汶水鄉(xiāng);建國后:1951年為三區(qū)汶水鄉(xiāng);1958年為汶水大隊;1983年汶水鄉(xiāng);1987年為汶水村委會;1989年為汶水管理區(qū);1998年為汶水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清道光時屬顧溪鋪;民國時期:1921年屬二十五區(qū);1930年為蘆荻鄉(xiāng),屬八區(qū);1937年為雍穆鄉(xiāng);1946年屬汶水鄉(xiāng);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屬三區(qū)合坑鄉(xiāng);1954年為洲仔崗農業(yè)社;1958年為洲仔崗大隊;1984年為洲仔崗大隊;1987年為洲仔崗村委會;1989年為洲仔崗管理區(qū);1998年10月為洲仔崗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明嘉慶四十四年(1565年),先后有梁、馬、曾、謝等姓氏居民來居;清道光時取名合坑口;民國19年(1930年)為合坑鄉(xiāng);1958年為合坑大隊;1987年為合坑村委會;1989年為合坑管理區(qū);1998年為合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清道光年后,相繼有馬、梁、馮、陳等姓氏居民來居,屬永義鋪;民國時期:1921年屬二十五區(qū);1930年為雅韶、旺柑二鄉(xiāng),屬八區(qū);1937年為雍穆鄉(xiāng);1946年屬汶水鄉(xiāng);1951年屬三區(qū)汶水鄉(xiāng);1954年為雅韶農業(yè)社;1958年為雅韶、羅木、云霧、旺柑四大隊(1962年合并為雅韶大隊);1983年雅韶鄉(xiāng);1987年為雅韶村委會;1989年為雅韶管理區(qū);1998年為雅韶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