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xiāng)村[6]
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xiāng)村[6]
在地市鄉(xiāng)村生態(tài)振興專項小組推薦的基礎上,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牽頭委托第三方技術團隊現場指導服務,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核實綠盈鄉(xiāng)村建設及指標完成情況。經省鄉(xiāng)村生態(tài)振興專項小組成員單位聯合審查,確認福州市倉山區(qū)城門鎮(zhèn)濂江村等369個村莊、長樂區(qū)猴嶼鄉(xiāng)等23個鄉(xiāng)鎮(zhèn)達到高級版綠盈鄉(xiāng)村、綠盈鄉(xiāng)鎮(zhèn)建設標準。 |
臘洲村位于梅嶺鎮(zhèn)政府駐地南部,直距2.7公里。東鄰田中央,西至宮口港,南連小懸鐘,北靠祥麟塔。轄臘洲一個自然村,村委會駐此。楊、陳、商、許、鐘等姓雜居,村落呈三角形。205戶,910人,漢族,講閩南話,組成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606畝,其中水田140畝,農地466畝。主種花生、地瓜兼種水稻、甘蔗。漁業(yè)以養(yǎng)殖為主,兼內海捕撈。有三排船近60艘。養(yǎng)殖對蝦230畝。有小學一所,醫(yī)療室一所。通汽車。境內……。 |
梅山村位于梅洲鄉(xiāng)南面,東臨漸山,西靠港口渡內湖,南與四都鎮(zhèn)港口村相接,北接梅南村。全村298戶,1235人,3個村民小組。 全村農用地總面積2854畝,其中耕地898畝,園地456,林地800,水面養(yǎng)殖700.村民以種植業(yè)為主,部分村民搞淡水養(yǎng)殖。2011年人均收入5850元。 村兩委干部9人,其中兩委成員5人。 黨支部黨員數46人,其中預備黨員3人!。 |
駐地位于樹雅美自然村命名,簡稱樹美,故名。解放后屬第二、五區(qū)后埔鄉(xiāng);1958年與下園合并;1961年析出為深橋區(qū)華表公社樹美大隊;1964年屬深橋公社樹美大隊,以駐地村命名;1984年10月改為深橋鄉(xiāng)樹美村;1992年2月改深橋鎮(zhèn)樹美村。樹美村位于深橋鎮(zhèn)西南側,與汾水關旅游區(qū)接壤,是深橋鎮(zhèn)最西邊的一個行政村。全村總人口998人,其中勞動力資源598人,農業(yè)生產以大棚蔬菜的種植為主,因與廣東距離很近……。 |
以駐地山寶雷村(簡稱山河),故名。解放初屬第三區(qū)龍山鄉(xiāng);1952年2月改為第六區(qū)龍山鄉(xiāng);1954年初從龍山鄉(xiāng)析出為山寶雷鄉(xiāng);1955年5月改稱西潭區(qū)山寶雷鄉(xiāng);1956年6月改稱西潭區(qū)美營鄉(xiāng);1958年5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屬美營鄉(xiāng);1958年9月屬幸福人民公社;1959年1月并入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西潭人民公社山河大隊;1961年5月體制下放屬西潭區(qū)東湖人民公社山河大隊,1964年4月改為西潭人民……。 |
為追念詔安舊居“西陳村”故取其“西”字,“崎”字,是取祠堂橫匾“鳳歧保障”中的“歧”字,早時本稱“西岐村”,因方言“歧”字讀音不雅,于民國初期又將“西岐村”改名為“西崎”,故名。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2年與城垵村合并為同一農會。1952年至1956年全村成立一個行政村。1956年至1983年改為西崎大隊。1983年至今改為行政村,成立西崎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屬康美鎮(zhèn)西崎村。西崎村,地處康美……。 |
岱南村位于東山島西南面,距縣城西埔中心僅2公里。由頂岱南、下岱南、后邊、洪厝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現有1098戶,4263人,其中黨員177人,轄區(qū)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250畝,宜林山地680畝;淺海灘涂4200畝,鹽田1.15萬公畝,是山、海、田駢臻鼎立的富庶之村。得益于獨厚的山、海、田自然資源和位于西埔、前樓兩鎮(zhèn)結合部的地理位置,使岱南村上可對接縣城西埔輻射,下可扼守前樓鎮(zhèn)東大門,……。 |
因村內有座四角樓,叫西川樓,樓的四面有條小坑,故名。解放前屬船南鄉(xiāng)西湯保;解放后屬第七區(qū)西湯鄉(xiāng)。合作化建立二個高級社,即上湯稱三聯社和西坑稱二聯社。1958年公社化二聯社改為西坑耕作區(qū),1961年體制下放為西坑大隊,1984年改稱為西坑村村民委員會。西坑村位于船場鎮(zhèn)西南部,山梅公路穿越而過,是通往世界文化遺產——南靖土樓必經之地。全村總面積9.7平方公里,現有14個村民小組,486戶,1987人!。 |
因百年前太保橫封防洪堤缺口,形成二條溪,到溪仔口合流,稱為“雙溪頭”靠山,后期群眾認為是走上光明大道,故名。解放前雙溪頭和南清為“雙清!保唤夥藕鬄椤半p清鄉(xiāng)”;公社化建立雙明大隊,1984年7月改稱雙明村村民委員會。雙明村……。 |
官洋村位于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qū)—云水謠景區(qū)范圍內。官洋溪畔有獨具一格排列有序的八棵蒼勁挺拔的古榕樹,樹齡有的在400年以上,直徑3米多,堪稱福建一絕。官洋村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468年,長教簡氏第四代孫維厚公定居官洋,子孫繁衍昌盛,現在官洋村全部是簡姓子孫集居地。土樓是官洋的特色,中國“福建土樓”已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宗祠廟宇,也是官洋一大奇觀,奉祀官洋始祖的東山祠,于1992年被列入縣級文……。 |
坑,即山坑。尾,即尾部?游泊澹丛谏娇游膊拷ň有纬傻泥l(xiāng)村小聚落。解放前屬葛山鄉(xiāng)(鴻缽坑尾)鴻缽保,解放后為山城一區(qū)鴻缽鄉(xiāng),1958年併入豐田農場東田作業(yè)區(qū),1958年為山城公社鴻缽大隊,1961年為坑尾大隊。1984年改稱坑尾村村民委員會。坑尾村……。 |
在此建房屋時當地人種植許多香蕉樹,后在香蕉園邊用人工開出一條新路,故稱蕉路村,故名。清代稱蕉坑鄉(xiāng),屬蘆溪約,1945年屬蘆溪鄉(xiāng)路下保,1950年屬第七區(qū),1958年稱為蕉路大隊,1984年改稱蕉路村委會。蕉路村全村面積21平主方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繩武樓所在地,有12個自然村,共1150戶5025人,其中貧困人口474人。村海拔高度440米,村址距離鎮(zhèn)政府2公里。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為主,經濟……。 |
隆慶村位于平和縣山格鎮(zhèn)東邊。 【村落和居民】隆慶村現有人口3178人,達773戶,4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黨員106個,耕地面積2136畝。 【歷史人文】隆慶村有蔡氏祠堂,號《追遠堂》,祠堂創(chuàng)建:由三世均明公于公元1358年首建修于公元1796年,由地理師蔡任先生策劃。于2012年村組織老人籌建管委會再重建,從公元2012年5月21日起至2013年2月11日止建成。村里還建有王爹元帥及眾位神明……。 |
寨河村是中國文化遺產—“克拉克瓷器”古窯址所在地,是縣級家園清潔示范村,也是市級綠色村莊示范村,轄區(qū)內有聞名海內外的“克拉克瓷器”古窯址旅游景點,有銀杏、古樟樹等古樹名木,是平和縣“十大優(yōu)美鄉(xiāng)村”之一。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農戶524戶,人口2095人;現有耕地面積1830畝,人均0.87畝;林地面積15080畝,人均7.2畝;全村種植蜜柚、水稻1530畝,其他經濟農作物720畝。……。 |
位于高寨山南坡,散落十數個自然村,1945年合為一保,取名高寨保屬小坪鄉(xiāng),高寨地名沿用至今。1945年稱小坪鄉(xiāng)高寨保,1950年屬第二區(qū)聯合鄉(xiāng),1958年稱霞寨公社高寨大隊,1984年改稱高寨村委會。舊時命名沿用至今。高寨村是革命老區(qū)基點村,距離官九線國道2.5公里。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281戶,人口1054人;現有耕地面積746畝,林地面積8149畝,園地206畝;全村種植蜜柚面積1486畝……。 |
徑侖村位于枋洋鎮(zhèn)西北部,是縣級文明村和縣“村容整潔”工作重點示范村;該村各項工作進展良好,成效頗著,連續(xù)三年(2007年-2009年)位列枋洋鎮(zhèn)全面工作考評前三名,并屢次獲得漳州市綠色示范村、漳州市家園清潔行動先進單位、長泰縣文明村(2006-2008年度)、長泰縣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長泰縣計劃生育先進村、長泰縣基層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徑侖村現有11個村民小組,人口2050人,516戶,7個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