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區(qū)位于青海省東部湟水河中下游,東接民和區(qū),西連平安區(qū),南臨化隆區(qū),北與互助區(qū)毗鄰,東西寬64公里,南北長76公里,區(qū)域總面積3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86萬畝。全區(qū)海拔1850米至4480米之間;年平均溫度為6.9℃,年平均降雨量為335.4毫米,無霜期144天。蘭青鐵路和高速公路橫穿而過,區(qū)城西距省會西寧市63公里,距曹家堡飛機場36公里,東距蘭州市168公里,交通便利,區(qū)位優(yōu)越。全區(qū)轄7鎮(zhèn)12鄉(xiāng),354個行政村,7個居民委員會;2010年全區(qū)總人口28.82萬人,其中農(nóng)村人口23.99萬人,是一個漢、藏、蒙、回、土等多民族聚居地區(qū)。200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fā)重點區(qū)。
樂都歷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們就在這塊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西漢時期,樂都被正式納入封建王朝版圖。東晉隆安三年,鮮卑族建立南涼國,定都樂都。隋唐時期,設鄯州都督府。宋代稱邈川城,明代稱碾伯衛(wèi),清代稱碾伯區(qū)。1929年青海建省,改稱樂都區(qū),F(xiàn)隸屬于海東地區(qū)。
樂都區(qū)位優(yōu)勢獨特,地理位置優(yōu)越,介于蘭州、西寧兩大省會城市之間,距青海最大的航空港-曹家堡機場35公里,蘭青鐵路、蘭西高速公路、109國道橫貫全區(qū)。郵電、通訊事業(yè)發(fā)達,電力資源充裕,住宿、購物、餐飲、娛樂場所健全,金融服務機構完備,形成了與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市場經(jīng)濟相接軌的服務網(wǎng)絡。
樂都區(qū)是青海省東部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大區(qū),并有“蔬菜瓜果之鄉(xiāng)”的美稱。全區(qū)盛產(chǎn)小麥、青稞、豌豆、洋芋、蠶豆和油籽,并盛產(chǎn)蘋果、大櫻桃、軟兒梨、桃、杏、核桃、葡萄。蔬菜生產(chǎn)已形成產(chǎn)業(yè)優(yōu)勢,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產(chǎn)基地。
樂都區(qū)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已探明的礦產(chǎn)資源達30余種,非金屬中,石英石地質(zhì)儲量達10多億噸,白云石儲量4900萬噸,石膏儲量8000余萬噸,大理石工業(yè)儲量5000余萬噸。其外,中壩玉、滑石、蛇紋石、陶粒粘土、石墨、紅柱石等也有相當儲量。金屬礦中,黃金(砂金)、鐵、銅、鉻、鉛、鋅也有較好的開發(fā)前景。境內(nèi)水資源充沛,水能蘊藏量達2萬kw,開發(fā)潛力很大。
同時,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距區(qū)城20公里的瞿曇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西北地區(qū)規(guī)模宏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宮廷式建筑群。柳灣原始社會墓地遺址,是考古界享有盛譽的一顆明珠,名揚國內(nèi)外,漢“三老趙椽碑”、南涼故都遺址、西來寺、關帝牌坊等都是聞名省內(nèi)外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chǎn),境內(nèi)還有古木參天、峰崖奇秀的水峽、倉家峽、楊宗林和充滿神話色彩的老鴉峽魯班亭等名勝古跡。樂都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內(nèi)涵,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清道光年間,由廟會而衍生的瞿曇寺花兒會,以其獨特的演唱形式一直傳承至今,經(jīng)久不衰,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七里店“黃河燈”會全名為“九曲黃河燈陣”,是依據(jù)《封神演義》中的黃河陣演繹而成,是本地區(qū)久負勝名的民間藝術奇葩;“南山射箭、北山賽馬”充分表達了群眾豐收后的喜悅之情;除此之外,還有高廟亭子、高蹺,碾伯“竹馬子”以及皮影戲等歷史悠久的民間文化藝術活動,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樂都人杰地靈,人文薈萃,全社會重視科技,崇尚教育,發(fā)達的科技、教育、文化事業(yè),造就了一大批素質(zhì)較高的勞動者,為區(qū)域經(jīng)濟的長足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海東市平安區(qū)地處甘青要道,湟水之濱,東西23公里,南北33.6公里,總面積76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2300米之間,年均氣溫0.3—6.8,年降水量300—400毫米之間。全區(qū)轄3鎮(zhèn)5鄉(xiāng),111個行政村,5個社區(qū)居委會?側丝11.79萬,共有15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占全區(qū)總人口的25.16%。全區(qū)共有耕地總面積30.45萬畝,農(nóng)業(yè)人均占有耕地3.7畝,可利用草場面積70.8萬畝,2010年首次發(fā)現(xiàn)60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資源,具有良好的開發(fā)條件,被譽為“中國十大富硒之鄉(xiāng)”,有青藏高原“硒都”之稱。
平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平安地區(qū)是唐蕃古道和“古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自古商賈云集,市井繁華,是兵家必爭之地。境內(nèi)30余處新石器時代晚期馬家窯文化遺址證明,早在3500-5000年,先民已在湟水沿岸生息繁衍。平安漢稱安夷縣,歷經(jīng)魏、晉兩朝,北魏時撤廢。唐稱宗哥城,宋稱龍文城,明稱平戎城,清稱平安驛。繼兩漢時漢人開始遷入平安地區(qū)后,魏、晉與隋唐時,先后又有鮮卑、吐蕃等族遷入。元明時期,回族徙居,境內(nèi)逐步形成以漢、回、藏、蒙古、土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qū)。1978年10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從湟中縣析置,1979年5月正式建縣,2015年2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平安縣建立平安區(qū)。4月,海東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平安撤縣設區(qū)工作,7月,區(qū)“四大班子”正式掛牌成立。
平安山水形勝,人文薈萃。平安區(qū)境內(nèi)有豐富的自然風光旅游資源和人文古跡旅游資源,有著國家AAA級峽群林區(qū)的天然秀美,也有洪水泉高地的開闊壯麗;有祁家川裸巖丹霞風貌的奇特壯觀,也有冰嶺山藥水泉的神奇迷人;有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受戒落發(fā)的古柏之香,也有堪稱西北一絕的伊斯蘭建筑藝術杰作的洪水泉清真寺;有絲綢古驛道的遠古傳說,也有空港新城的嶄新畫卷……
平安交通便利,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平安是海東交通運輸業(yè)中心,東部交通樞紐,蘭青鐵路、蘭新高鐵、蘭西高速、南繞城高速、109國道和民小公路東西貫穿全區(qū),平阿高速、臨平公路、大湟平公路和平安至互助縣公路直插南北,形成十字形交通網(wǎng),是通往青南地區(qū)的主要交通要道。主城區(qū)西距省會西寧市35公里,東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200公里,距西寧曹家堡機場8公里,具有非常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曹家堡機場已屬于大中型機場,利于集聚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將成為平安區(qū)城市發(fā)展的引擎,提升平安區(qū)在西寧都市圈、海東城市群的區(qū)域服務職能,未來在一帶一路的帶動下空港經(jīng)濟充滿發(fā)展機遇。平安位于國家規(guī)劃中的蘭西經(jīng)濟區(qū)的中心,未來可與蘭州、西寧融合發(fā)展。在我省東部城市群建設戰(zhàn)略中,在“一核一帶”空間布局上占有重要地位,且位于省會西寧半小時經(jīng)濟輻射圈內(nèi),區(qū)位優(yōu)勢突出。
平安物產(chǎn)富饒,資源豐富。平安氣候溫和適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溝岔水系無污染,且水源充沛,全年平均日照28644小時,日均7.7小時。年平均氣溫7.6℃。無霜期為90—220天,作物生長期為110—250天,年降水量在300至400毫米之間,這些自然、地理條件對發(fā)展設施農(nóng)業(yè),特別對川水地區(qū)發(fā)展特色種植業(yè)(如油菜、菌類、馬鈴薯制種等)、在淺腦山地區(qū)發(fā)展草業(yè),帶動畜牧業(yè)的發(fā)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區(qū)內(nèi)擁有豐富、高品位、高工業(yè)開采價值的物產(chǎn)資源,主要包括元石山鐵鎳礦、三十里鋪鈣芒硝礦、天重峽金礦、石膏礦等已探明的18種礦產(chǎn)。尤其是在青藏高原東部已探明的800余平方公里富硒土壤資源中,平安區(qū)富硒土壤面積就占到600多平方公里,享有“高原硒都”、“古驛平安”的美譽。2015年先后榮獲了“中國富硒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副理事長單位”頭銜和“中國十大富硒之鄉(xiāng)”美譽,并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地理標識“河湟硒谷”,為富硒產(chǎn)業(yè)發(fā)展打響了品牌。2016年,《平安區(qū)富硒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總體規(guī)劃》通過專家評審,并成功舉辦首屆高原硒都富硒產(chǎn)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暨招商引資洽談會,全區(qū)富硒產(chǎn)業(yè)發(fā)展邁出實質(zhì)性步伐。
重大的戰(zhàn)略機遇、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為平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平安建縣以來,走過了40年輝煌的歷程,歷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干部群眾,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擴大開放、加快發(fā)展、務實奮進、艱苦奮斗,在繼承中改革創(chuàng)新,在變化中審視縣情,在實踐中完善思路,在發(fā)展中謀求突破,經(jīng)濟社會各項事業(y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當前,平安正處在厚積薄發(fā)、轉(zhuǎn)型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們將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和省委“131”發(fā)展戰(zhàn)略機遇,按照“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和-書記“四個扎扎實實”的要求,順勢而為,乘勢突破,主動適應新常態(tài),堅決貫徹新理念,牢牢抓住加快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這條主線,突出富硒產(chǎn)業(yè)、城市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三大重點,不斷創(chuàng)造生態(tài)美好、特色鮮明、持續(xù)發(fā)展、城鄉(xiāng)一體、社會和諧的新局面,努力將平安打造成青海東部交通樞紐、新型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現(xiàn)代商貿(mào)物流中心、海東經(jīng)濟中心和古驛文化凸現(xiàn)的現(xiàn)代化園林空港城區(qū)。 |
key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東部和南部與甘肅省毗連。東北與甘肅省永登縣、蘭州市紅古區(qū)隔大通河相望,東與甘肅省永靖縣接壤,南隔黃河與甘肅省積石山相對,西、西北及北與本省循化縣、化隆縣、樂都縣毗鄰。縣境南北長69千米,東西寬32千米,總面積1780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04年)。以漢族為主,回族約占總人口的46%,土族約占12%。
縣人民政府駐川口鎮(zhèn),距行署駐地85千米。郵編:810800。代碼:632122。區(qū)號:0972。拼音:MinheHuizuTuzuZizhixian。 處湟水谷地和黃河谷地,地貌以山地溝谷地為主,湟水、黃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jīng)縣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經(jīng)縣境東北部。年均氣溫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 行政區(qū)劃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8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川口鎮(zhèn)、古鄯鎮(zhèn)、馬營鎮(zhèn)、官亭鎮(zhèn)、巴州鎮(zhèn)、滿坪鎮(zhèn)、李二堡鎮(zhèn)、硤門鎮(zhèn)、馬場垣鄉(xiāng)、北山鄉(xiāng)、西溝鄉(xiāng)、總堡鄉(xiāng)、隆治鄉(xiāng)、大莊鄉(xiāng)、轉(zhuǎn)導鄉(xiāng)、前河鄉(xiāng)、甘溝鄉(xiāng)、中川鄉(xiāng)、杏兒藏族鄉(xiāng)、核桃莊鄉(xiāng)、新民鄉(xiāng)、松樹鄉(xiāng)。 青海省海東地區(qū)轄縣,全省瓜果蔬菜主要產(chǎn)地之一。位于省境東陲,東部和南部與甘肅省毗連,故有“青海門戶”之稱,縣府駐川口鎮(zhèn),距行署駐地85公里。人口35.1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46%,土族占12%。面積1780平方公里。轄4鎮(zhèn)、25鄉(xiāng)。古為羌地,漢時納入中央政權版籍,置允吾縣,魏晉設白土縣,北魏設金城縣,后改為龍支縣,宋為河湟吐蕃廝地方政權轄地,元隸西寧州,明屬西寧衛(wèi),清轄于碾伯所,1930年由樂都縣析置民和縣。1949年設民和縣屬省直轄,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qū),1985年改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自然條件 地處湟水谷地和黃河谷地,地貌以山地溝谷地為主,湟水、黃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jīng)縣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經(jīng)縣境東北部。 年均氣溫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主要礦藏有石膏、白云巖。工業(yè)以建材、冶煉、采礦、糧油食品加工業(yè)為主體,農(nóng)業(yè)以小麥、碗豆、油菜種植為主,副食品以生豬、牛、羊肉、禽蛋為多。蘭(州)青(海)鐵路、甘(肅)青(海)公路穿境。各鄉(xiāng)(鎮(zhèn))均通車通郵。有中學35所,其中民族中學8所,師范學校1所,職業(yè)學校1所。有縣鄉(xiāng)衛(wèi)生機構34個。境內(nèi)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還有七里寺藥水泉、東溝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娘娘天池、黃河古渡、野花寶山等自然景觀。其中七里藥泉是聞名遐邇的療養(yǎng)與旅游勝地。1992年被命名為全省雙擁模范縣。 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漢時納入中央政權版籍,置允吾縣,魏晉設白土縣,北魏設金城縣,后改為龍支縣,宋為河湟吐蕃廝地方政權轄地,元隸西寧州,明屬西寧衛(wèi),清轄于碾伯所,1930年由樂都縣析置民和縣。 1949年設民和縣屬省直轄,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qū),1985年改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1949年9月6日,民和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0月,全縣設6個區(qū)轄22個鄉(xiāng)鎮(zhèn)。一區(qū)駐享堂,轄川口鎮(zhèn)、河北鎮(zhèn)和自由鄉(xiāng)。二區(qū)駐巴州,轄巴州鄉(xiāng)、西溝鄉(xiāng)和夏興鄉(xiāng)。三區(qū)駐古鄯,轄古鄯鎮(zhèn)、大平鄉(xiāng)、總堡鄉(xiāng)和隆治鄉(xiāng)。四區(qū)駐馬營,轄馬營鎮(zhèn)、安樂鄉(xiāng)、大塘鄉(xiāng)和太和鄉(xiāng)。五區(qū)駐官亭,轄官亭鎮(zhèn)、興文鄉(xiāng)、丹陽鄉(xiāng)和靜和鄉(xiāng)。六區(qū)駐李二卜,轄永寧鄉(xiāng)、共和鄉(xiāng)、新順鄉(xiāng)和三民鄉(xiāng)。 1956年7月成立了5個民族鄉(xiāng):杏兒藏族鄉(xiāng)、官亭土族鄉(xiāng)、中川土族鄉(xiāng)、塘爾垣回族鄉(xiāng)、大莊回族鄉(xiāng)。同年10月撤銷區(qū)建置,全縣49個鄉(xiāng)(鎮(zhèn))合并為28個鄉(xiāng)(鎮(zhèn))。 1996年底,全縣轄川口、古鄯、馬營、官亭4鎮(zhèn)及巴州、西溝、柴溝、聯(lián)合、總堡、隆治、滿坪、甘溝、前河、大莊、轉(zhuǎn)導、塔城、中川、峽口、馬場垣、北山、松樹、新民、蘆草、硤門、核桃莊、塘爾垣、東溝、李二卜、杏兒(藏族鄉(xiāng))25個鄉(xiāng)?h人民政府駐川口鎮(zhèn)。 2000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4個鎮(zhèn)、24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鶕(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人口346748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川口鎮(zhèn)59461古鄯鎮(zhèn)13563馬營鎮(zhèn)21426官亭鎮(zhèn)14249馬場垣鄉(xiāng)17231北山鄉(xiāng)4121巴州鄉(xiāng)12859西溝鄉(xiāng)10875東溝鄉(xiāng)9127聯(lián)合鄉(xiāng)7803柴溝鄉(xiāng)7221總堡鄉(xiāng)11393隆治鄉(xiāng)8604大莊鄉(xiāng)11553轉(zhuǎn)導鄉(xiāng)9535塔城鄉(xiāng)7484滿坪鄉(xiāng)14161前河鄉(xiāng)9784甘溝鄉(xiāng)11786中川鄉(xiāng)17426杏兒藏族鄉(xiāng)3550峽口鄉(xiāng)4528核挑莊鄉(xiāng)10588李二堡鄉(xiāng)8988塘爾垣鄉(xiāng)9153硤門鄉(xiāng)10709新民鄉(xiāng)6989蘆草溝鄉(xiāng)5357松樹鄉(xiāng)7224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號文批復:撤銷硤門、蘆草溝2鄉(xiāng),其中將蘆草溝鄉(xiāng)的4個村(抓咱、若木池、鐵家莊、趙家山)和硤門鄉(xiāng)合并設立并命名為峽門鎮(zhèn),另外6個村(秦家莊、東灣、三岔、斗斗坡、蘇家莊、馬廠)并入新民鄉(xiāng);撤銷李二堡、塘爾垣2鄉(xiāng),合并設立李二堡鎮(zhèn);撤銷柴溝鄉(xiāng),并入古鄯鎮(zhèn);撤銷巴州鄉(xiāng),設立巴州鎮(zhèn);撤銷滿坪鄉(xiāng),設立滿坪鎮(zhèn);撤銷東溝鄉(xiāng),并入西溝鄉(xiāng);撤銷塔城鄉(xiāng),并入轉(zhuǎn)導鄉(xiāng);撤銷峽口鄉(xiāng),并入中川鄉(xiāng)。 2001年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8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318個村(牧)委會。 川口鎮(zhèn) 駐川口,轄14個村(牧)委會享堂、史納、山城、米拉灣、南莊子、川口、吉家堡、紅衛(wèi)、東垣、邊墻、駝嶺、南山、寺牙合、果園)。 古鄯鎮(zhèn) 駐古鄯,轄24個村(牧)委會三姓莊、范家河、樺林灘、郭家山、小嶺、七里、夏家河、菜子灣、聯(lián)合、三岔、古鄯、尖嶺、毛家山莊、柴溝、峴子、馬營莊、徐家莊、后山、樺林咀、鄧家山、劉家灣、來家山、牙合、李家山)。 官亭鎮(zhèn) 駐官亭,轄13個村(牧)委會東村、中村、西村、喇家、鮑家、趙木川、先峰、梧釋、別洛、河沿、光輝、前進、寨子)。 滿坪鎮(zhèn) 滿坪,轄15個村(牧)委會朵堡、陳家、河口、集場、潢坪、清泉、大莊、山莊、沙拉坡、東灣、大灘、浪塘、新建、陽龍坪、傲溝)。 巴州鎮(zhèn) 巴州,轄12個村(牧)委會巴州一、巴州二、祁家、上馬家、下馬家、萬泉堡、灑力池、涼爾灣、麻家灣、羊羔灘、老官坪、巴州垣)。 峽門鎮(zhèn) 亂泉灘,轄16個村(牧)委會李家莊、康楊、孫家莊、腰路、陽坡、石家莊、峽門、深巴、直溝、甘池、甲子山、巴子溝、抓咱、若木池、鐵家莊、趙家山)。 李二堡鎮(zhèn) 李家,轄23個村(牧)委會李二堡、祁家、范家、前龐、焦土、康各代、樂園、馬蓮灘、牙兒、張家灣、寺爾莊、河西溝、塘爾垣、上藏、下藏、窯洞、松山、榜嶺、開陽、龔家莊、石莊、山莊、上嶺)。 馬營鎮(zhèn) 馬營,轄15個村(牧)委會安家、灑大莊、沙楞溝、大灘、馬營、三聯(lián)、菜園、羅家溝、鮑家山、朱家山、雙泉堡、和平、馬家、王家、陽山)。 北山鄉(xiāng) 窯洞溝,轄7個村(牧)委會莊子溝、先鋒、德興、永進、牙合、羅家灣、寬都蘭)。 新民鄉(xiāng) 千戶灣,轄17個村(牧)委會古岱、干川、千戶灣、侯家山、下山、毛拉山、公巴臺、若多、三岔、龍臥、雪溝、秦家莊、東灣、三岔、斗斗坡、蘇家莊、馬廠)。 隆治鄉(xiāng) 李家堡,轄10個村(牧)委會橋頭、張家、鐵家、前山、后山、李家、白武家、永平、頂頂山、秦家?guī)X)。 總堡鄉(xiāng) 大石磊,轄11個村(牧)委會垣坡、三家、高家、深巴、臺爾哇、占溝、總堡、哈家、三垣、總垣、中垣)。 轉(zhuǎn)導鄉(xiāng) 轉(zhuǎn)導,轄17個村(牧)委會灑坊、忠孝、轉(zhuǎn)導、前坪、后坪、羅龍溝、王家莊、后溝、河納溝、紅花、紅合峴、王家山、蘇家灣、接官嶺、大灣、中灣、三灣)。 大莊鄉(xiāng) 大莊,轄15個村(牧)委會李家?guī)X、丁家嘴、崔家灣、大莊、哈家圈、魏家臺、唐卡、塔臥、臺集、三家灣、馬家川、東山、韓家?guī)X、高興灣、孟家)。 前河鄉(xiāng) 王家,轄12個村(牧)委會豐一、豐二、臥田、上灣、下灣、茫拉、田家、臺其、牟家寺、前河、張家寺、甘家川)。 甘溝鄉(xiāng) 李家坪,轄13個村(牧)委會光明、李家、韓家嘴、峽門、互助、解放、團結、民族、靜寧、東山、咱干、前進、蓋子灘)。 核桃莊鄉(xiāng) 核桃莊,轄12個村(牧)委會鐘家、陶家、里長、核桃莊、安家、堡子、五方、大莊、牙合、排子山、大古都、高崖)。 馬場垣鄉(xiāng) 香水,轄7個村(牧)委會翠泉、團結、金星、香水、馬場垣、磨灣子、下川口)。 聯(lián)合鄉(xiāng) 黃池,轄9個村(牧)委會黃池、楊家灣、馬家溝、上宣、下宣、胡家、祁家?guī)X、陽山、大焦土)。 西溝鄉(xiāng) 官地,轄18個村(牧)委會南垣、官地、馬家河、三方、要先、涼坪、大灘、復興、樊家灘、才豐溝、西巷、山莊、紅崖子、麻地溝、南山莊、張家莊、瓦窯溝、塔先)。 中川鄉(xiāng) 辛家,轄21個村(牧)委會朱家?guī)X、虎狼城、河東、河西、紅崖、光明、前進、清一、清二、向陽、農(nóng)場、金田、草灘、美一一、美二、峽口、盤格、團結、民主、八達山、魏家山)。 松樹鄉(xiāng) 上百戶,轄10個村(牧)委會店子、松樹、百姓、崖灣、加仁莊、路家堡、胡拉海、飛禽山、山背后、楊家牙合)。 杏兒藏族鄉(xiāng) 卡西哇,轄7個村(牧)委會大莊、勝利、日札、峨哇、亂石頭、卡西哇、協(xié)拉)。 2005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8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川口鎮(zhèn)、古鄯鎮(zhèn)、馬營鎮(zhèn)、官亭鎮(zhèn)、巴州鎮(zhèn)、滿坪鎮(zhèn)、李二堡鎮(zhèn)、硤門鎮(zhèn)、馬場垣鄉(xiāng)、北山鄉(xiāng)、聯(lián)合鄉(xiāng)、西溝鄉(xiāng)、總堡鄉(xiāng)、隆治鄉(xiāng)、大莊鄉(xiāng)、轉(zhuǎn)導鄉(xiāng)、前河鄉(xiāng)、甘溝鄉(xiāng)、中川鄉(xiāng)、杏兒藏族鄉(xiāng)、核桃莊鄉(xiāng)、新民鄉(xiāng)、松樹鄉(xiāng)。 2006年8月,民和縣撤銷聯(lián)合鄉(xiāng),并入巴州鎮(zhèn)。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川口鎮(zhèn)】 縣府駐地。位于縣境東北邊緣,東與甘肅省接壤。人口5.2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42.8%,土族占2.2%。面積90平方千米。轄享堂、史納、山誠、米拉灣、南莊子、川口、吉家堡、紅衛(wèi)、東垣、邊墻、駝嶺、南山寺、牙合、果園14個村委會。明嘉靖十四年(1533年)筑上川口堡,慣稱川口,屬碾伯縣轄。1931年建縣后設川口鎮(zhèn),1958年與北山、馬場恒鄉(xiāng)合并成立紅旗公社,1962年分設川口公社,1984年復設川口鎮(zhèn)。 【古鄯鎮(zhèn)】 位于縣境中西部,距縣府駐地38千米。人口1.3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族等?偯娣e98.8平方千米。轄三姓莊、范家河、樺林灘、郭家山、小嶺、七里、復家河、菜子灣、聯(lián)合、三岔、古鄯、尖嶺、毛家山莊13個村委會。東漢和帝時在此筑龍耆城,唐屬鄯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設西寧衛(wèi)古鄯驛,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所轄老鴉峽古鄯堡,建縣后設古鄯鎮(zhèn)。1950年改鄉(xiāng),1958年成立古鄯公社,1984年復設古鄯鎮(zhèn)。 【馬營鎮(zhèn)】 位于縣境中南部,距縣府駐地65千米。人口2.2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3.2%。面積58.7平方千米,轄安家、灑大莊、沙楞溝、大灘、馬營、三聯(lián)、菜園、羅家溝、鮑家山、朱家山、雙泉堡、和平、馬家、王家、陽山15個村委會。清乾隆廿七年(1762年)以前,屬河州邊外地,道光三年(1823年)改隸西寧府循化廳,民和建縣時歸民和設馬營鎮(zhèn)。1953年改設馬營街政府,1954年設馬營鎮(zhèn),1958與轉(zhuǎn)導鄉(xiāng)、大莊鄉(xiāng)合并成立馬營公社,1984年復設馬營鎮(zhèn)。 【官亭鎮(zhèn)】 位于縣境南部,黃河北岸,南以黃河與甘肅省為界,距縣府駐地90千米。人口1.5萬,以土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9.1%。面積67.1平方千米。轄東村、中村、西村、喇家、鮑家、趙木川、先鋒、吾石、別洛、河沿、光輝、前進、寨子13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屬碾伯縣轄官亭堡,建縣后設官亭鄉(xiāng),解放初設官亭鎮(zhèn),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鄉(xiāng),1958年與中川鄉(xiāng)、杏兒鄉(xiāng)合并成立黃河公社,1962年分設官亭公社,1984年復設官亭鎮(zhèn)。 【巴州鎮(zhèn)】 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14千米。人口1.3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3.3%。面積57.7平方千米。轄巴州一、巴州二、祁家、上馬家、下馬家、萬泉堡、灑力池、涼爾灣、麻家灣、羊羔灘、老官坪、巴州垣12個村委會。明洪武年間,因在巴州溝設驛站而稱巴州驛,嘉靖年間改稱巴州堡。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巴州堡,建縣后設巴州鄉(xiāng),1958年與東溝、西溝、聯(lián)合鄉(xiāng)合并成立巴州公社,1962年分設巴州公社,1984年復設巴州鄉(xiāng)。 【東溝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22千米。人口0.8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23.5%。面積52.3平方千米。轄復興、樊家灘、才豐溝、西巷、山莊、紅崖子、麻地溝、南方莊、張家莊、瓦窯、塔先11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東溝堡,建縣后設東溝鄉(xiāng),1958年并入巴州公社,1961年分設東溝公社,1984年復設東溝鄉(xiāng)。 【西溝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25千米。人口1.1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9.5%。面積72.5平方千米。轄南垣、官地、馬家河、三方、腰峴、涼坪、大灘7個村委會。建縣前為碾伯縣轄西溝堡,建縣后設西溝鄉(xiāng),1949年沿舊制仍設西溝鄉(xiāng),1958年并入巴州公社,1961年分設西溝公社,1984年復設西溝鄉(xiāng)。 【總堡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42千米。人口1.1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2.6%,土族占0.3%。面積64.3平方千米。轄垣坡、三家、高家、深巴、臺兒哇、占溝、總堡、哈家、三垣、總垣、中垣11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大總堡,建縣后設總堡鄉(xiāng),1949年沿舊制設總堡鄉(xiāng),1958年并入隆治公社,1961年分設總堡公社,1984年復設總堡鄉(xiāng)。 【隆治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38千米。人口0.9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土族等?偯娣e103.7平方千米,轄橋頭、張家、鐵家、前山、后山、李家、白武家、永平、頂頂山、秦家?guī)X10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紅嘴堡,建縣后曾設紅嘴、鐵李等鄉(xiāng),1954年設隆治鄉(xiāng),1958年設隆治公社,1984年復設隆治鄉(xiāng)。 【滿坪鎮(zhèn)】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60千米。人口1.5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43%,土族占2%。面積55.3平方千米。轄朵爾堡、陳家、河口、集場、滿坪、清泉、大莊、山莊、沙拉坡、東灣、大淮、浪塘、新建、陽龍坪、傲溝15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太和鄉(xiāng),1950年改稱滿坪鄉(xiāng),1958年成立滿坪公社,1984年復設滿坪鄉(xiāng)。 【甘溝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70千米。人口1.3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族,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35.8%,土族占19.4%,藏族占10.6%。面積55.8平方千米。轄光明、李家、韓家嘴、峽門、互助、解放、團結、民族、靜寧、東山、咱干、前進、蓋子灘13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靜寧堡,1931年設靜寧鄉(xiāng),1956年改甘溝鄉(xiāng),1958年并入滿坪公社,1961年分設甘溝公社,1984年復設甘溝鄉(xiāng)。 【前河鄉(xiāng)】 位于縣境中南部,距縣府駐地64千米。人口1.2萬,有土、回、漢、藏等民族,土族占總人口的35.8%,回族占34.5%。面積79.7平方千米。轄豐一、豐二、臥田、芒拉、田家、臺其、牟家寺、上灣、下灣、甘家川、前河、張家寺12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德化堡,建縣后設德化鄉(xiāng),1956年改為前河鄉(xiāng),1958年并入滿坪公社,1961年分設前河公社,1984年復設前河鄉(xiāng)。 【大莊鄉(xiāng)】 位于縣境中東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0千米。人口1.3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99%以上。面積67.7平方千米。轄李家?guī)X、丁家嘴、崔家灣、大莊、哈家圈、魏家臺、唐卡、塔臥、臺集、三家灣、馬家川、東山、韓家?guī)X、高興灣、孟家15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西納堡,建縣后設大塘鄉(xiāng),1950年更名前進鄉(xiāng),1956年成立大莊回族鄉(xiāng),1958年并入馬營公社,1961年分設大莊鄉(xiāng),1984年復設大莊回族鄉(xiāng),1985年改稱大莊鄉(xiāng)。 【轉(zhuǎn)導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6千米。人口0.9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8%。面積50.7平方千米。轄忠孝、轉(zhuǎn)導、紅花、王家莊、羅龍溝、河納溝、后溝、酒坊坪、后坪、前坪10個村委會。明屬河州衛(wèi)邊地,清隸西寧府循化廳,民和建縣時設安樂鄉(xiāng),1956年改稱轉(zhuǎn)導鄉(xiāng)。1958年并入馬營公社,1961年分設轉(zhuǎn)導公社,1984年復設轉(zhuǎn)導鄉(xiāng)。 【塔城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77千米。人口0.8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3%。面積43.9平方千米。轄王家山、紅合峴、蘇家灣、接官嶺、大灣、三灣、中灣7個村委會。明屬河州衛(wèi)邊地,清隸西寧府循化廳,建縣后劃歸民和縣轉(zhuǎn)導鄉(xiāng)轄地,1981年從轉(zhuǎn)導公社析置塔城公社,1984年設塔城鄉(xiāng)。 【中川鄉(xiāng)】 位于縣境南端,南以黃河與甘肅省為界,距縣府駐地87千米。人口1.7萬,以土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4%。面積67.6平方千米。轄朱家?guī)X、虎狼城、河東、河西、紅崖、光明、前進、清一、清二、向陽、農(nóng)場、金田、草灘、美一14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中川堡,建縣后設中川鄉(xiāng)。1949年沿舊制仍設中川鄉(xiāng),1956年成立中川土族鄉(xiāng)。1958年并入黃河公社,1961年分設中川公社,1984年復設中川鄉(xiāng)。 【峽口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南端,東與甘肅省毗連,南以黃河與甘肅省為界,距縣府駐地92.5千米。人口0.5萬,以土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1%。面積75.9平方千米。轄美二、峽口、團結、民主、魏家山、盤格、八大山7個村委會。1981年從中川公社分置峽口公社,1984年設峽口鄉(xiāng)。 【杏兒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110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8%。面積65.4平方千米。轄大莊、勝利、日扎、峨哇、亂石頭、卡灑哇、協(xié)拉7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后設杏兒鄉(xiāng)。解放初為興文鄉(xiāng),1954年改稱杏兒鄉(xiāng),1956年成立杏兒藏族鄉(xiāng),1958年并入公社,1961年分設杏兒公社,1984年復設杏兒藏族鄉(xiāng)。 【馬場垣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46%。面積109.6平方千米。轄翠泉、團結、金星、香水、馬聚垣、磨灣子、下川口7個村委會。明清時期為牧馬場,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下川口堡。解放初設自由鄉(xiāng),后改稱馬場垣鄉(xiāng),1958年與川口鎮(zhèn)合并成立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馬場垣公社,1984年復設馬場垣鄉(xiāng)。 【北山鄉(xiāng)】 位于縣境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22千米。人口0.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土族。總面積65.4平方千米。轄莊子溝、先鋒、德興、永進、牙合、羅家灣、寬都蘭7個村委會。1931年設河北鎮(zhèn),后改享堂鄉(xiāng)。1949年沿舊制設享堂鄉(xiāng),1956年設北山鄉(xiāng),1958年與川口鎮(zhèn)合并成立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北山公社,1984年復設北山鄉(xiāng)。 【松樹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3千米。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族。總面積44.4平方千米。轄店子、松樹、百姓、崖灣、家仁莊、路家堡、楊家牙合、胡拉海、飛禽山、山背后10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后曾設為三民鄉(xiāng),1950年為第六區(qū)第七鄉(xiāng),1954年設松樹鄉(xiāng),1958年成立松樹公社,1984年復設松樹鄉(xiāng)。 【新民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25千米。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回族?偯娣e51.1平方千米。轄大灣、公巴臺、古岱、候家山、下川、三岔、臥多、雪溝、毛拉山、下山、龍臥11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前為碾伯縣轄新順堡,建縣后曾設新順鄉(xiāng),1950年沿舊制仍設新順鄉(xiāng),1956年改稱新民鄉(xiāng),1958年并入松樹公社,1961年分設新民公社,1984年復設新民鄉(xiāng)。 【蘆草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40千米。人口0.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偯娣e34.8平方千米。轄鐵家莊、若木池、抓咱、馬場、松樹溝、秦家莊、東灣、斗斗坡、趙家山、蘇家莊10個村委會。1931年設蘆草鄉(xiāng),1950年為第六區(qū)第四鄉(xiāng),1956年并入硤門、新民兩鄉(xiāng),1981析置蘆草公社,1984年設蘆草鄉(xiāng)。 【硤門鎮(zhèn)】 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1.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回、土族?偯娣e104平方千米。轄李家莊、康揚、孫家莊、腰路、陽坡、石家莊、峽門、深巴、直溝、甘池、巴子溝、甲子山12個村委會。1931年設硤門鄉(xiāng),1950年為第六區(qū)第五鄉(xiāng),1958年并入松樹公社,1961年分設硤門公社,1984年復設硤門鄉(xiāng)。 【核桃莊鄉(xiāng)】 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5千米?偯娣e57.2平方千米。人口1.1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8.8%。轄鐘家、陶家、里長、核桃莊、安家、堡子、五方、大莊、牙合、排子山、大古都、高崖12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后設永寧鄉(xiāng),1950年為第六區(qū)第一鄉(xiāng),1954年改稱核桃莊鄉(xiāng),1958年并入李二堡公社,1961年分設核桃莊公社,1984年復設核桃莊鄉(xiāng)。 【塘爾垣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30千米。人口0.9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8%。面積89.8平方千米。轄寺爾莊、河西溝、塘爾坦、上藏卜拉、下藏卜拉、窯洞、松山、榜嶺、開陽、龔家莊、石莊、山莊、上嶺13個村委會。原為碾伯縣轄新添堡,民和建縣后設塘爾垣鄉(xiāng),1950年為第六區(qū)第三鄉(xiāng),1956年成立塘爾垣回族鄉(xiāng),1958年并入李二堡公社,1962年分設塘爾垣公社,1984年復設塘兒垣鄉(xiāng)。 【李二堡鎮(zhèn)】 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17千米。人口0.9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3%。面積44.1平方千米。轄李二堡、祁家、范家、前龐家、焦土、康各代、樂園、馬蓮灘、牙兒、張家灣10個村委會。民和建縣后設共和鄉(xiāng),1950年為第六區(qū)第二鄉(xiāng),1954年改稱李二堡鄉(xiāng),1958年成立李二堡公社,1984年復設李二堡鄉(xiāng)。 地理 地處湟水谷地和黃河谷地,地貌以山地溝谷地為主,湟水、黃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jīng)縣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經(jīng)縣境東北部。 年均氣溫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 資源 主要礦藏有石膏、白云巖。工業(yè)以建材、冶煉、采礦、糧油食品加工業(yè)為主體,農(nóng)業(yè)以小麥、碗豆、油菜種植為主,副食品以生豬、牛、羊肉、禽蛋為多。蘭(州)青(海)鐵路、甘(肅)青(海)公路穿境。各鄉(xiāng)(鎮(zhèn))均通車通郵。有中學35所,其中民族中學8所,師范學校1所,職業(yè)學校1所。有縣鄉(xiāng)衛(wèi)生機構34個。境內(nèi)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還有七里寺藥水泉、東溝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娘娘天池、黃河古渡、野花寶山等自然景觀。其中七里藥泉是聞名遐邇的療養(yǎng)與旅游勝地。1992年被命名為全省雙擁模范縣。 水資源:黃河、湟水、大通河系三大過境河流,多年平均過境容水總量約4.5億立方米?h境內(nèi)共有大小河溝24條,其中較大的常流水溝有隆治溝、巴州溝、米拉溝、松樹溝、前河溝、大馬家溝、杏兒溝、馬營溝等8條,自產(chǎn)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2.725億立方米。地下水綜合補給量為0.766億立方米夕可開采地下水資源0.213億立方米。 礦產(chǎn)資源:本縣現(xiàn)已勘查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種有15種,主要是非金屬,其次為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貴金屬、煤、石油、礦泉水等。目前開發(fā)利用的礦種主要有石灰石、石英石、石膏、滑石、白云巖、金、石油、粘土、砂石等。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經(jīng)濟 農(nóng)業(yè) 國民經(jīng)濟健康發(fā)展。2006年全縣完成生產(chǎn)總值14.59億元,比上年增長13.45%。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3.05億元,增長2.23%:第二產(chǎn)業(yè),5.14億元,增長13.66%;第三產(chǎn)業(yè)6.4億元,增長19.48%。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經(jīng)濟平穩(wěn)增長。圍繞農(nóng)業(yè)增效、農(nóng)民增收,加快產(chǎn)業(yè)結構調(diào)整步伐,以脫毒馬鈴薯、雜交油菜、溫棚蔬菜、冬小麥等四大優(yōu)勢作物為主的種植業(yè)結構調(diào)整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全縣種植業(yè)結構調(diào)整及特色農(nóng)作物種植面積達到37.37萬畝,占總播種面積53.8萬畝的69%。針對去年夏旱嚴重的實際,切實強化支農(nóng)惠農(nóng)投入,共發(fā)放農(nóng)貸1959萬元,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nóng)機補貼3672.4萬元,有效提高了農(nóng)業(yè)抗災、農(nóng)民增收的能力;畜牧業(yè)生產(chǎn)持續(xù)增長,全縣草食畜存欄達到28.15萬頭只,畜牧業(yè)產(chǎn)值達到2.37億元,增長13%。畜牧業(yè)人均純收入495元,占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的21.9%;勞務經(jīng)濟效益明顯,共轉(zhuǎn)移輸出農(nóng)村剩余勞動力12.12萬人次,創(chuàng)勞務收入3.98億元,人均勞務收入達1124元,占全縣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的50%,成為全縣農(nóng)民增收的一大“亮點”;生態(tài)建設穩(wěn)步推進,完成退耕還林地補植補種2.5萬畝,“三北”防護林人工造林6065畝,天保工程人工造林1050畝,封山育林4萬畝。完成四旁植樹53.93萬株,農(nóng)田林網(wǎng)20萬株,公路綠化262.91公里;新農(nóng)村建設從抓規(guī)劃、抓投入和村容村貌整治入手,先后投資115萬元,編制完成了5個試點村和41個規(guī)劃編制村的建設規(guī)劃。同時,整合各類項目資金1.48億元,集中向試點村和規(guī)劃編制村傾斜,著力實施農(nóng)民直接受益的實事工程,水、電、路、通訊等公共設施進一步完善,為新農(nóng)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發(fā)展基礎。 工業(yè):工業(yè)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把發(fā)展工業(yè)經(jīng)濟作為調(diào)整結構、推動發(fā)展的主攻方向,積極支持工業(yè)企業(yè)按市場導向調(diào)整產(chǎn)品結構,提高產(chǎn)能,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電石、特種鐵合金等主要工業(yè)產(chǎn)品產(chǎn)量大幅增長,工業(yè)經(jīng)濟運行質(zhì)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共完成工業(yè)總產(chǎn)值12.53億元,增長24.93%。實現(xiàn)工業(yè)增加值3.36億元,增長25.02%。全年實施工業(yè)性項目20項,總投資達2.5億元。其中新開工建設6項,完成投資8395萬元,實施技改項目14項,完成投資1.66億元。同時,提出并積極運作冶金工業(yè)園區(qū)建設,園區(qū)規(guī)劃正在審批之中,有12戶企業(yè)申請在園區(qū)建設28臺1.25萬KVA以上礦熱爐項目已上報省有關部門核準,為工業(yè)經(jīng)濟的提速增效增添了新的活力。切實加強環(huán)境保護工作,集中治理重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控制目標。 城鎮(zhèn)功能不斷完善。立足于解決臟、亂、差,投資138萬元對舊城區(qū)沿街道路、建筑物、路燈等進行了改建維修,對交通和市場秩序、環(huán)境衛(wèi)生進行綜合整治,舊城區(qū)市容市貌明顯改善。東垣新區(qū)建設穩(wěn)步推進,川垣北路、二路、三路道路與排水工程、明達商貿(mào)城以及畜牧、工商等6個單位辦公樓項目陸續(xù)竣工。高度重視縣城綠化工作,共栽植各類喬灌木19.2萬株,公共綠地種植草坪5.5萬平方米,縣城凈化、美化、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同時,動員縣直單位干部職工對縣城南山進行造林整地。年內(nèi),新區(qū)五個住宅小區(qū)投入建設資金6074萬元,新增住宅216套,人均住房面積達19.7平方米,居民住房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通過多方融資,市場化運作,加快官亭、古鄯等7個建制鎮(zhèn)和公路沿線部分鄉(xiāng)鎮(zhèn)集市改擴建步伐,小城鎮(zhèn)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全縣共實施續(xù)建和新建項目106項,當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chǎn)投資8.8億元,增長39.24%,其中,行政轄固定資產(chǎn)投資6.79億元,增長15.07%。中小學危房改造、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村道硬化、農(nóng)村沼氣、扶貧開發(fā)整村推進、天保工程人工造林等77項已完工;古鄯水庫灌區(qū)中低產(chǎn)田改造、9鄉(xiāng)鎮(zhèn)34村人飲、川總公路川口至下川口段、前峽公路、下川口大橋、川垣新區(qū)商業(yè)步行街、生物燃料酒精等29項工程正在建設之中。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年內(nèi)共實施引資項目22項,累計完成投資3.04億元。 財稅金融運行平穩(wěn)。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19萬元,較上年增加1055萬元,增長29.6%。完成財政總支出3.95億元,增長26.8%。全縣干部職工的“老五項”政策性欠費全部消化,縣鄉(xiāng)機構運轉(zhuǎn)經(jīng)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壓力有所緩解,開始向良性運轉(zhuǎn)的方向發(fā)展。金融平穩(wěn)運行,全縣銀行存款余額達12.15億元,比2005年末增加2.55億元,增長26.5%。貸款余額達6.03億元,比2005年末減少1538萬元,下降2.5%。 民生質(zhì)量有較大提升。大力推進開發(fā)式扶貧,落實扶貧開發(fā)整村推進項目資金1795.6萬元,扶持農(nóng)戶3477戶1.6萬人,在峽門等鄉(xiāng)鎮(zhèn)新建產(chǎn)業(yè)化藏毯加工點6個,投資100萬元的財政支持科技扶貧項目在巴州等12個鄉(xiāng)鎮(zhèn)全面實施。異地扶貧取得新進展,社會幫扶工作扎實有效,累計幫扶資金達到363萬元。年內(nèi)共解決了1.52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認真落實各項社會保障政策和救助制度,發(fā)放離退休人員養(yǎng)老保險金1123.46萬元,社會化發(fā)放率達到100%。發(fā)放救災面粉182.5萬公斤,救災款101萬元,特困戶救助資金和五保戶供養(yǎng)資金194.3萬元,發(fā)放特困戶、五保戶、重點優(yōu)撫對象、城鎮(zhèn)低保等醫(yī)療救助金115.6萬元,最低生活保障金883萬元,確保了全縣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全面完成了行政事業(yè)單位干部職工工資改革,城鄉(xiāng)群眾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151元,增長14.5%。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58元,增長15.4%。實現(xiàn)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26億元,增長12.88%。 旅游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素有“青海東大門”之稱。東北部與蘭州紅古區(qū)隔河相望,南部和東南部分別與甘肅省永靖縣和積石縣相鄰,西南部與本省循化縣、化隆縣毗連,西北部與本省樂都縣接壤。全縣南北長為65千米,東西為40千米,總面積1890.80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0.26%。全縣共有22個鄉(xiāng)鎮(zhèn),總人口38.42萬人,居住著漢、回、土、藏等16個民族。其中,回族占15.5萬人,土族占4.32萬人,藏族1.33萬人,漢族17.17萬人,其它民族0.09萬人?h內(nèi)最高點海拔4220米,最低點海拔1650米,相對高差2570米,年平均氣溫為8.7攝氏度。河湟谷地、十八條大溝、九條山梁和黃河、湟水河、大通河,構成境內(nèi)山水地貌的主體。 境內(nèi)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景色秀麗,風景如畫,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目前已初步勘察發(fā)現(xiàn)的人文景觀資源82處,古文化遺址660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 民和是黃河、湟水河南北穿流區(qū)域,這里群山錯落,河流蜿蜒,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是歷史文化內(nèi)涵與優(yōu)美自然景觀相融合的旅游縣。 寨子島:寨子島素稱“黃河上游第一島”,該島占地面積80畝,四周黃河環(huán)繞,島上綠樹聳翠,林木斜立,天然的草坪形成柔軟的綠茵毯,像一顆翠綠的明珠嵌在黃河之00中,是黃河水上漂流及休閑旅游開發(fā)的最佳勝地。 娘娘天池:“娘娘天池”位于海拔2500米的山頂上,池呈橢圓形,區(qū)內(nèi)綠樹成蔭,池水清澈,天光云影,山色樹影、相映成趣,大旱之年亦不干涸,俗稱“娘娘池”或“神池”。 |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海東地區(qū)北部,北倚祁連山脈達坂山,與海北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相接,東北與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和永登縣毗鄰,東南與樂都縣接壤,南以湟水為界,與平安縣相望,西靠大通縣,西南與省會西寧市相接。全縣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64千米。總面積3321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04年)。以漢族為主,土族約占總人口的17%,還有藏族、回族等。
縣人民政府駐威遠鎮(zhèn),距行署駐地70千米。郵編:810500。代碼:632126。區(qū)號:0972。拼音:HuzuTuzuZizhixian。 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和大通谷地西南側山地、溝谷地,湟水河自西向東流經(jīng)境南,大通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縣境東部。年均氣溫3.4℃,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氣候概況 【日照】互助縣地處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氣稀薄,空氣干潔,透明度好,云量少,太陽輻射通過大氣層消弱較少,所以,太陽輻射光能資源較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521.7小時,年日照率為57%,強日照時間長,年輻射量134-147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長期(4-8)國輻射量為77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輻射量的52.2%,這就彌補了高寒的缺點,冬不冷夏不熱。 【氣溫】互助縣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也由于地形復雜,高差懸殊,熱量資源水平分布不均衡,垂直地帶差異十分明顯,氣溫分布總的趨勢是由北往南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境內(nèi)北部及東北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地年均氣溫均在0℃以下;北部的南門峽、邊灘、林川、東和、東溝、丹麻、五十、松多等鄉(xiāng)北部的腦山及半腦山地區(qū)年均氣溫在0-3℃之間;大通河谷地帶年均氣溫約為2.0-4.0℃;中部的威遠盆地和一川兩溝之間的淺山地區(qū)年均氣溫在3.0-4.0℃;南部湟水河谷及紅崖子溝、哈拉直溝、沙塘川的中、下段地區(qū)最暖,年均氣溫在4.0-6.5℃。年內(nèi)各地均以夏季(6至8月)氣溫為最高,17-10℃;春季(3至5月)、秋季(9至11月)次之,10--5℃;冬季(12-2月)最低,-5℃--12℃。年中各月氣溫的變化又以春、秋最為劇烈,這期間月溫差在5.0℃以上,初春的三月升溫多在7.0℃左右,秋末的11月降溫最為迅速,各地可達7.0℃-8.0℃。夏冬兩季的氣溫均較穩(wěn)定,月際間變溫一般均小于3.0℃。川水、淺山地區(qū)3月份起氣溫大多升到0℃以上,4月和10月兩月在3.0℃以上,5至9月川水及威遠鎮(zhèn)以下的淺山地區(qū)一般超過10℃,其它月份均在0℃以下。全縣年平均氣溫為3.4℃。各月平均氣溫日差14.4℃,各月平均氣溫年差25.4℃。 【地溫】年平均為6.7℃,得月平均地面溫度以每年7月份最高為19.3℃,以每年1月份最低為-9℃,地面極端最高溫度為58.7℃,地面極端最低溫度為-29.8℃。其中縣境南部湟水河谷及海拔2200米以下地區(qū)年平均溫度為4℃-6℃;中部淺山地區(qū),年平均溫度為3℃-4℃;腦山、半腦山地區(qū),年平均溫度為0℃-3℃;北部和東北部高山區(qū)(海拔3100米以上),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 【降水】互助縣地處內(nèi)陸,一般降水不足。降水來源:主要是印度洋孟加拉灣來的西南季風;其次是太平洋來的東南季風,冬季有少量西伯利亞來的水汽。降水地區(qū)和季節(jié),分布很不均勻,而且各年各月的降水量也很不穩(wěn)定。每年以6、7、8、9四個月雨水較多,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3%,其中又以7、8兩個月降水最多,約占全年降水量的40%。按地區(qū)分,南部高丘陵區(qū),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50毫米左右;中部淺山區(qū),年平均降水量一般為400-500毫米;腦山、半腦山區(qū),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以上。高山區(qū),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650毫米左右。降水由南向北隨海拔增高而增加。 蒸發(fā)量:全縣年平均蒸發(fā)量為1235.6毫米,為年平均降水量的2.3倍。蒸發(fā)量隨著氣溫上升而增加,每年一般以4、5月份蒸發(fā)量最大,5月份一般為183.9毫米。每年一般以11、12月份到來年1、2月份蒸發(fā)量最小,月平均蒸發(fā)量在33.5毫米-49.3毫米之間。 濕度:由于氣候比較干燥,全縣年平均相對濕度較低,僅為65%,一年中以1、2、3、4月份最低,一般為51-55%。5月份以后,隨著降水量的增加,相對濕度也隨著逐漸增大,到8、9月份為最高,一般為78-79%,到10月份以后,又逐漸下降。 【霜期】春末夏初出現(xiàn)的霜凍稱為晚霜凍,夏末秋初出現(xiàn)的霜凍稱為早霜凍;ブh各地的晚霜一般在5月中旬--6月中旬結束,南北相差一個月,早霜一般在9月中旬--8月中旬,北南先后相差一個月。各地晚、早霜出現(xiàn)的時間,大體與日均溫穩(wěn)定通過10℃的初、終日相近,無霜期從南部的川水地區(qū)逐漸向北部的腦山地區(qū)縮短,南部可達140天左右,北部腦山區(qū)僅65天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沒有絕對無霜期。全縣無霜期歷年平均112天,最長是1975年,達133天,最短是1978年,僅為103天。 早霜凍對川水、淺山地區(qū)影響不大,因為作物在早霜凍來臨之前多已成熟。但腦山、半腦山地區(qū),熱量條件差,早霜凍出現(xiàn)較早,個別年份甚至在7月中、下旬即可出現(xiàn),這時的麥類作物正處于灌漿至乳熟階段,洋芋長薯塊時期,耐寒力較差,經(jīng)不起零下1-2℃的低溫凍害,對腦山及半腦山淺山地區(qū)影響很大。 【風】互助歷年風向以東北風為主,其次是西南風。歷年平均風速1.4米/秒。風以春季為多,四、五月份平均風速為1.7米/秒。8級以上的大風日數(shù),年平均為4.4天,最多的年份大風日數(shù)達9天,最少的年份為1天。沙暴日較少,年平均0.5天,最多年沙暴日為2天。春季大風吹走表土,有時還刮走肥料和種子,夏秋季遇大風,造成農(nóng)作物倒狀,危害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礦產(chǎn)資源 礦產(chǎn)資源豐富,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40個礦種,139處礦床點,其中:金屬礦種有鐵、錳、銅等7種;建材及非金屬居多,主要有:煤炭、芒硝、硫鐵、巖金、石膏、磷、白云巖、粘土、石灰?guī)r、紅柱石、玄武巖等29種;燃料礦種有煤、油頁巖及其它礦種。目前,正在開采的有煤、硫鐵、石灰?guī)r、石膏等,其中石膏的探明儲量達1.3億噸,硫酸鈣含量為98%;石灰石的探明儲量為1.7億噸,氧化鈣含量54.85%左右;芒硝的探明儲量為6億多噸,硫酸鈉含量32.9%左右;石英礦儲量為1068萬噸,二氧化硅含量98%左右;白云巖儲量有1218萬噸,氧化鎂含量26%左右。 經(jīng)濟建設 2007年,全縣工業(yè)企業(yè)完成總產(chǎn)值147451.4萬元,同比增長35.9%,完成年計劃的107%,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完成產(chǎn)值102672.2萬元,同比增長39%,規(guī)模以下工業(yè)企業(yè)完成產(chǎn)值44779.2萬元,同比增長29.3%;完成工業(yè)增加值48648萬元,同比增長28.56%,完成年計劃的103.7%,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完成增加值34095萬元,同比增長20.36%,規(guī)模以下工業(yè)企業(yè)完成增加值14553萬元,同比增長54.1%。實現(xiàn)工業(yè)銷售產(chǎn)值141553萬元,產(chǎn)銷率達96%。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完成總產(chǎn)值68377萬元,同比增長21.13%,完成年計劃的101.23%;其中,完成工業(yè)產(chǎn)值44113萬元,同比增長20.77%,完成年計劃的101%;完成工業(yè)增加值14336萬元,同比增長28.5%,完成年計劃的109.4%。 全縣完成社會商品銷售總額40256萬元,同比增長17.9%,完成年計劃的104.8%,其中:糧食系統(tǒng)完成銷售額1437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19.8%。 生產(chǎn)白酒7440噸,同比增長17%;生產(chǎn)水泥810294.9萬噸,同比增長20.5%;生產(chǎn)鐵合金8026.3噸,同比減少6.8%;生產(chǎn)碳化硅32457.5噸,同比增長39.1%,生產(chǎn)鋼材70602噸,同比增長38.2%;發(fā)電41260.7萬度,同比增長272.8%。 全縣建設的重點工業(yè)項目33項,完成工業(yè)生產(chǎn)性固定投資40011萬元,完成地區(qū)下達任務的100.03%,其中經(jīng)貿(mào)系統(tǒng)完成生產(chǎn)性固定投資16324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36%,經(jīng)貿(mào)局完成招商引資14549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82%。2007年從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經(jīng)委等部門通過積極協(xié)調(diào)申請,共爭取到各類項目資金2327.3萬元,其中結構調(diào)整資金1550萬元、“萬村千鄉(xiāng)”項目及外貿(mào)發(fā)展資金221.3萬元、技改貼息資金556萬元。 社會發(fā)展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總面積3360平方公里,總人口36.54萬人,國民生產(chǎn)總值41600萬元,財政收入9000多萬元。是國家確定的全國商品量基地縣和生態(tài)建設示范縣,也是青海省主要糧油、生豬、禽蛋生產(chǎn)基地。全縣有耕地105萬畝,主產(chǎn)小麥、青稞、蠶豆、洋芋、油菜等;有160萬畝可利用天然草場,森林面積196萬畝,木材蓄積量名列青海省第二。 互助工業(yè)以當?shù)刭Y源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業(yè)體系。現(xiàn)有釀造、建材、印刷、造紙、采礦、冶煉、搪瓷、地毯、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等工業(yè)企業(yè),1997年工業(yè)企業(yè)總產(chǎn)值首次超過農(nóng)業(yè)產(chǎn)值,達33446萬元。 該縣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品種繁多的礦產(chǎn)和豐富的水利資源都有待開發(fā);A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公路、鐵路四通八達,貫穿全境。郵電通訊暢通,水電供應充足。 行政區(qū)劃 互助土族自治縣轄8個鎮(zhèn)、9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威遠鎮(zhèn)、丹麻鎮(zhèn)、高寨鎮(zhèn)、南門峽鎮(zhèn)、加定鎮(zhèn)、五十鎮(zhèn)、五峰鎮(zhèn)、塘川鎮(zhèn)、紅崖子溝鄉(xiāng)、哈拉直溝鄉(xiāng)、松多藏族鄉(xiāng)、東山鄉(xiāng)、東和鄉(xiāng)、東溝鄉(xiāng)、林川鄉(xiāng)、臺子鄉(xiāng)、西山鄉(xiāng)、蔡家堡鄉(xiāng)、巴扎藏族鄉(xiāng)。 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從西漢至清代,歷屬臨羌、西都、鄯城、西寧等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從西寧縣析置互助縣。1949年仍設互助縣屬省直轄。1953年改設互助土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為互助土族自治縣,1960年劃歸西寧市,1962年復歸省直轄,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qū)。 1949提9月12日,互助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互助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從這時起至1951年元月,全縣設5個區(qū)、32個鄉(xiāng)(鎮(zhèn))。1951年元月29日,劃為8個區(qū)、49個鄉(xiāng)(鎮(zhèn))。1952年劃為12個區(qū)69個鄉(xiāng)(鎮(zhèn))。1955年2月,全縣12個區(qū)統(tǒng)一更換名稱:第一區(qū)為卻藏灘區(qū);第二區(qū)為五峰寺區(qū);第三區(qū)為雙樹區(qū);第四區(qū)為沙塘川區(qū);第五區(qū)為哈拉直溝區(qū);第六區(qū)為紅崖子溝區(qū);第七區(qū)為丹麻區(qū);第八區(qū)為威遠堡區(qū);第九區(qū)為塘巴區(qū);第十區(qū)為賀爾川區(qū);第十一區(qū)為李二家堡區(qū);第十二區(qū)為北山藏族自治區(qū)。 1956年10月18日,撤區(qū)并鄉(xiāng),全縣原屬的12個區(qū)、69個鄉(xiāng)(鎮(zhèn))合并成為29個鄉(xiāng)(鎮(zhèn))。1958年5月17日,全縣由29個鄉(xiāng)(鎮(zhèn))縮編為12個鄉(xiāng)(鎮(zhèn))。1996年,全縣轄21個鄉(xiāng)(鎮(zhèn)),即威遠鎮(zhèn)、西山鄉(xiāng)、蔡家堡鄉(xiāng)、五峰鄉(xiāng)、雙樹鄉(xiāng)、沙塘川鄉(xiāng)、東山鄉(xiāng)、哈拉直溝鄉(xiāng)、紅崖子溝鄉(xiāng)、五十鄉(xiāng)、丹麻鄉(xiāng)、東溝鄉(xiāng)、東和鄉(xiāng)、林川鄉(xiāng)、臺子鄉(xiāng)、邊灘鄉(xiāng)、南門峽鄉(xiāng)、松多藏族鄉(xiāng)、加定藏族鄉(xiāng)、巴扎藏族鄉(xiāng)、高寨回族鄉(xiāng)。294個行政村?h人民政府駐威遠鎮(zhèn)。 2000年,互助土族自治縣轄1個鎮(zhèn)、16個鄉(xiāng)、4個民族鄉(xiāng)。 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人口357089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威遠鎮(zhèn)51318雙樹鄉(xiāng)18264沙塘川鄉(xiāng)19293高寨回族鄉(xiāng)12170紅崖子溝鄉(xiāng)17909五十鄉(xiāng)17527哈拉直溝鄉(xiāng)14657松多藏族鄉(xiāng)6837東山鄉(xiāng)11328丹麻鄉(xiāng)21033東和鄉(xiāng)17478東溝鄉(xiāng)20186林川鄉(xiāng)12579邊灘鄉(xiāng)13538南門峽鄉(xiāng)19993臺子鄉(xiāng)21690五峰鄉(xiāng)22511西山鄉(xiāng)18036蔡家堡鄉(xiāng)8214加定藏族鄉(xiāng)7426巴扎藏族鄉(xiāng)5102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號文批復:撤銷高寨回族鄉(xiāng)、加定藏族鄉(xiāng)、南門峽鄉(xiāng)和丹麻鄉(xiāng),分別設立高寨鎮(zhèn)、加定鎮(zhèn)、南門峽鎮(zhèn)和丹麻鎮(zhèn)。 2001年底,互助土族自治縣轄5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2個社區(qū)、295個村(牧)委會。 威遠鎮(zhèn) 駐威遠鎮(zhèn),轄2個社區(qū)(北街、南街)、22個村(牧)委會(西上街、西下街、大寺路、大寺、小寺、崖頭、古城、涼州營、紅崖、深溝、安定、余家、寺壕子、前躍、納家、卓扎溝、卓扎灘、西坡、紅嘴爾、蘭家、班家灣、白崖)。 丹麻鎮(zhèn) 駐東丹麻,轄17個村(牧)委會(東丹麻、西丹麻、補家、澤林、哇麻、岔爾溝門、東家、松德、新添堡、樺林、索卜溝、景州、山城、索卜淮、溫家、拉莊、汪家)。 高寨鎮(zhèn) 駐西村,轄8個村(牧)委會(東莊、西莊、東村、西村、中村、西灣、曹家堡、山上溝)。 南門峽鎮(zhèn) 駐卻藏寺,轄14個村(牧)委會(卻藏寺、磨爾溝、老虎溝、祁家莊、東溝、西坡、麻其、峽口、北溝腦、古邊、卷槽、尕寺加、西山根、七塔爾)。 加定鎮(zhèn) 駐橋頭,轄6個村(牧)委會(橋頭、加塘、扎隆口、扎隆溝、下河、浪士當)。 五峰鄉(xiāng) 駐上莊,轄18個村(牧)委會(上莊、新莊、上馬、下馬一、下馬二、陳家臺、轉(zhuǎn)嘴、七塔爾、倉家溝、支高、興隆、納家、平峰、白多峨、石灣、北溝、后頭溝、海子)。 五十鄉(xiāng) 駐桑士哥,轄19個村(牧)委會(桑士哥、五十、土觀、北莊、班彥、山莊、寺灘、荷包、巴洪、卓科、柳家、奎浪、上甘灘、下甘灘、拉日、保家、樺林、拉東、扎巴莊)。 西山鄉(xiāng) 駐和平,轄17個村(牧)委會(和平、王家溝、麻蓮灘、邵代家、郭家溝、西溝坪、西溝底、王家莊、鄭家山、劉家溝、鐵家、楊徐、牙合、灣地、東山、王家山、張家溝)。 蔡家堡鄉(xiāng) 駐巖崖,轄14個村(牧)委會(麻蓮灘、大莊一、大莊二、巖崖、包劉、后灣、楊家灣、泉灣、劉李山、上劉家、關家山、東家溝、孫家灣、余家?guī)X)。 東山鄉(xiāng) 駐大莊,轄12個村(牧)委會(大莊、吉家?guī)X、寺爾、聯(lián)大、下李、東山、上元保、下元保、白牙合、岔爾溝、賀爾、大泉)。 東溝鄉(xiāng) 駐塘拉,轄16個村(牧)委會(塘拉、姚馬、大莊、花園、卡子、口子、溝腦、洛少、年先、龍一、龍二、昝扎、曹家、石窩、納卡、爾開)。 林川鄉(xiāng) 駐賀爾,轄11個村(牧)委會(賀爾、塘日臺、大河欠、小河欠、河欠口、馬場、作干、包馬、窯莊、許家、韭菜溝)。 東和鄉(xiāng) 駐宋家莊,轄17個村(牧)委會(宋家莊、黑莊、山城、魏家灘、新莊、麻吉、朱家臺、大樺林、小樺林、李家莊、元山、克麻、袁家莊、大莊、尕寺加、姚家溝、柳樹溝)。 邊灘鄉(xiāng) 駐保家,轄10個村(牧)委會(保家、水洞、泥麻、馬家、倉家、峽門、巴扎、尕寺加、昝扎、新莊)。 紅崖子溝鄉(xiāng) 駐上寨,轄17個村(牧)委會(上寨、下寨、小寨、白馬寺、星家、站家、擔水路、蔡家、馬圈、張家、老榮、西山、蘆草溝、加克、大莊、流水溝、小紅溝)。 雙樹鄉(xiāng) 駐雙樹,轄14個村(牧)委會(雙樹、包家口、新莊、大莊、高羌、什字、黃家灣、朱家口、大通苑、董家、周家、大溝、吉家溝、平地)。 沙塘川鄉(xiāng) 駐雷家堡,轄14個村(牧)委會(甘一、甘二、劉家、后山、水灣、汪家、五其上、五其下、雷家堡、上山城、下山城、三其、陶家寨、總寨)。 哈拉直溝鄉(xiāng) 駐尚家,轄14個村(牧)委會(尚家、杏元、鹽昌、孫家、蔡家、費家、師家、蔣家、白崖、新莊、魏家堡、毛荷堡、里外臺、蔣家臺)。 臺子鄉(xiāng) 駐上臺子,轄19個村(牧)委會(上臺子、下臺一、下臺二、河東、菜灘、恰卡、直溝、峽門、大菜子溝、出路溝、多士代、樓子灘、長壽、格隆、新合、阿士記、新城、塘巴、落干溝)。 松多藏族鄉(xiāng) 駐十八洞溝,轄8個村(牧)委會(十八洞溝、松多、花園、馬營、本坑溝、哈什、麻洞、前。 巴扎藏族鄉(xiāng) 駐抓什究,轄8個村(牧)委會(峽塘、元甫、甘沖溝、學科、柏木峽、甘禪口、彩隆、抓什究)。 2005年,互助土族自治縣轄5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威遠鎮(zhèn)、丹麻鎮(zhèn)、高寨鎮(zhèn)、南門峽鎮(zhèn)、加定鎮(zhèn)、雙樹鄉(xiāng)、沙塘川鄉(xiāng)、紅崖子溝鄉(xiāng)、五十鄉(xiāng)、哈拉直溝鄉(xiāng)、松多藏族鄉(xiāng)、東山鄉(xiāng)、東和鄉(xiāng)、東溝鄉(xiāng)、林川鄉(xiāng)、邊灘鄉(xiāng)、臺子鄉(xiāng)、五峰鄉(xiāng)、西山鄉(xiāng)、蔡家堡鄉(xiāng)、巴扎藏族鄉(xiāng)。 2006年8月,互助縣撤銷邊灘鄉(xiāng),并入林川鄉(xiāng);撤銷五十鄉(xiāng),設立五十鎮(zhèn);撤銷五峰鄉(xiāng),設立五峰鎮(zhèn);撤銷雙樹鄉(xiāng)、沙塘川鄉(xiāng),合并設立塘川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原沙塘川鄉(xiāng)駐地)。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威遠鎮(zhèn)】 縣府駐地。位于縣境西部。人口4.6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17%,還有藏族、回族?偯娣e79.6平方千米。轄西上街、西下街、寺壕子、大寺路、深溝、白崖、紅崖、崖頭、古城、班家灣、大寺、小寺、納家、蘭家、涼州營、安定、余家、前躍、西坡、卓扎灘、紅嘴兒、卓扎溝22個村委會和南街、北街、北郊3個居委會。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威元鎮(zhèn),1949年沿舊制仍設威遠鎮(zhèn),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59年分設城關公社,1983年復設威遠鎮(zhèn)。 【西山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16千米。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族。總面積89.4平方千米。轄王家溝、麻蓮灘、邵代家、郭家溝、西溝坪、西溝底、王家山、東山、和平、劉家溝、張家溝、鐵家、楊徐、牙合、灣地、王家莊、鄭家山17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西山鄉(xiāng),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設西山公社,1983年復設西山鄉(xiāng)。 【蔡家堡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30千米。人口0.9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土族?偯娣e69.5平方千米。轄巖崖、大莊一、大莊二、余家?guī)X、泉灣、東家溝、后灣、關家山、劉李山、上劉家、包劉、馬蓮灘、楊家灣13個村委會。1951年沿舊制設蔡家堡鄉(xiāng),1958年并入西山鄉(xiāng),后歸屬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設蔡家堡公社,1983年改設蔡家堡鄉(xiāng)。 【五峰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2.2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5%,還有藏族、回族。總面積91.1平方千米。轄上莊、新莊、上馬圈、下馬圈一、下馬圈二、海子、后頭溝、陳家臺、北溝、石灣、白多峨、轉(zhuǎn)嘴、七塔爾、倉家溝、支高、興隆、納家、平峰18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五峰寺鄉(xiāng),1958年與興泰鄉(xiāng)、南門峽等鄉(xiāng)合并成立五峰公社,1983年復設五峰鄉(xiāng)。 【雙樹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8.5千米。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族?偯娣e54.4平方千米。轄雙樹、周家、董家、坪地、吉家溝、朱家口、大莊、大通苑、黃家灣、新元、包家口、什字、高羌、大溝14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雙樹鄉(xiāng),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設雙樹公社,1983年復設雙樹鄉(xiāng)。 【沙塘川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1.9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土、回、藏族?偯娣e154.2平方千米。轄雷家堡、甘一、甘二、總寨、上山城、陶家寨、下山城、水灣、劉家、三其、汪家、五其下、五其上、后山14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五其鄉(xiāng),1954年設沙塘川區(qū),1958年與甘雷、雙樹、魏家溝等鄉(xiāng)合并成立沙塘川公社,1983年改設沙塘川鄉(xiāng)。 【東山鄉(xiāng)】 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5千米。人口1.1萬,以土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5.6%。面積85.5平方千米。轄大莊、下季、寺爾、連大、吉家玲、賀爾、大泉、岔爾溝、白牙合、下袁保、上袁保、東山12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東山鄉(xiāng),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設東山公社,1983年復設東山鄉(xiāng)。 【哈拉直溝鄉(xiāng)】 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1.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土族、藏族?偯娣e121.7平方千米。轄尚家、杏元、鹽昌、孫家、蔡家、費家、師家、蔣家、白崖、新莊、魏家堡、毛荷堡、蔣家臺、里外臺14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毛荷、黑鼻鄉(xiāng),1957年合并為黑鼻鄉(xiāng),1958年與丹麻、陳伯、賀爾等鄉(xiāng)合并成立哈拉直溝公社,1960年歸西寧市平安區(qū),1962年復歸互助縣,1983年更名為哈拉直溝鄉(xiāng)。 【紅崖子溝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40千米。人口1.9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21%,還有藏族、回族?偯娣e180.2平方千米。轄白馬、小寨、下寨、星家、站家、上寨、擔水路、蔡家、老幼、張家、馬圈、西山、流水溝、蘆草溝、加克、大莊廓、小紅溝17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上寨鄉(xiāng)、白馬鄉(xiāng),1952年設紅崖子溝區(qū),1957年撤區(qū)設立巴洪、太原、白馬鄉(xiāng),1958年與巴洪、太源、松多等鄉(xiāng)合并成立紅崖子溝公社,1960年歸西寧市平安區(qū),1962年歸屬互助縣,1983年改設紅崖子溝鄉(xiāng)。 【五十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25千米。人口1.8萬,以土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7%。面積167.3平方千米。轄桑士哥、五十、包家、樺林、北莊、土官、班彥、荷包、三莊、拉日、巴洪、卓科、柳家、下甘灘、上甘灘、奎浪、扎巴莊、寺灘、拉洞19個村委會。1951年設立五十鄉(xiāng),1957年并入巴洪鄉(xiāng),1958年并入紅崖子溝公社,1961年分設五十公社,1983年改設五十鄉(xiāng)。 【丹麻鄉(xiāng)】 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7千米。人口2.2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36%,還有藏族,回族?偯娣e147.7平方千米。轄東丹麻、拉莊、哇麻、景州、澤林、補家、西丹麻、東家、樺林、索布灘、索布溝、松德、溫家、汪家、山城、新添堡、岔爾溝門17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丹麻鄉(xiāng),1958年并入哈拉直溝公社,1961年分設丹麻公社,1983年復設丹麻鄉(xiāng)。 【東溝鄉(xiāng)】 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1千米。人口1.9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43%,還有藏族?偯娣e95.6平方千米。轄塘拉、大莊、姚馬、花園、卡子、口子、溝腦、洛少、年先、龍一、龍二、石窩、納卡、爾開、曹家、昝扎16個村委會。1951年沿舊制設東溝鄉(xiāng),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設東溝公社,1983年改設東溝鄉(xiāng)。 【東和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15千米。人口1.7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10%,還有藏族。總面積98.5平方千米,轄宋家莊、尕寺加、柳樹溝、克麻、姚家溝、小樺林、元山、山城、李家莊、大莊、魏家灘、袁家莊、麻吉、新莊、大樺林、黑莊、朱家臺17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東和鄉(xiāng),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設東和公社,1983年復設東和鄉(xiāng)。 【林川鄉(xiāng)】 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15千米。人口1.3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土、藏、回族?偯娣e77.3平方千米。轄賀爾、大河欠、唐日臺、水河欠、河欠口、馬場、作干、包馬、窯莊、許家、韭菜溝11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林川鄉(xiāng),1958年并入五峰公社,1961年分設林川公社,1983年改設林川鄉(xiāng)。 【臺子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8千米。人口2.1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16%,還有藏族?偯娣e81平方千米。轄上臺子、下臺一、下臺二、多士代、長壽、菜灘、大菜子溝、新城、樓子灘、直溝、峽門、河東、格隆、新合、恰卡、阿士記、塘巴、出路溝、哇麻19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塘巴鄉(xiāng),1952年改為臺子鄉(xiāng),1958年分并入沙塘川公社和五峰公社,1961年分設臺子公社,1983年改設臺子鄉(xiāng)。 【邊灘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5千米。人口1.4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土族?偯娣e80.2平方千米。轄保家、馬家、峽門、昝扎、尕寺加、巴扎、倉家、水洞、泥麻9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邊灘鄉(xiāng),1952年歸賀爾莊區(qū),1958年并入五峰公社,1961年分設邊灘公社,1983年復設邊灘鄉(xiāng)。 【南門峽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土、回族?偯娣e265.3平方千米。轄卻藏寺、爾溝、大老虎溝、祁家莊、西坡、麻其、七塔爾、東溝、尕寺加、西山根、峽口、北溝腦、古邊、卷槽14個村委會。原屬大通縣隆旺鄉(xiāng),1954年劃歸互助縣,1958年與豐稔鄉(xiāng)合并為卻藏寺鄉(xiāng)后并入五峰公社,1959年分設南門峽公社,1983年改設南門峽鄉(xiāng)。 【松多藏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34千米。人口0.7萬,以土族為主,占總人口42.1%,藏族占總人口23.6%,還有漢族?偯娣e207平方千米。轄十八洞溝、本坑溝、花園、松多、哈什、麻洞、馬營、前隆8個村委會。1951年設松多鄉(xiāng),1952年改隸北山藏族鄉(xiāng),1958年并入紅崖子溝公社,1963年分設松多公社,1978年改設松多藏族鄉(xiāng)。 【加定藏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端,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76千米。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藏族占總人口的26.1%。土族占總人口的22%。面積606.5平方千米。轄橋頭、浪士當、加塘、扎隆口、扎隆溝、下河6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加定鄉(xiāng),1956年改設加定藏族鄉(xiāng),1958年合并為北山公社,1961年分設加定公社,1983年復設加定藏族鄉(xiāng)。 【巴扎藏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50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1%。面積522.1平方千米。轄抓什究、峽塘、甘沖溝、甘沖口、學科灘、彩隆、元甫、柏木峽8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巴扎鄉(xiāng),1956年改設巴扎藏族鄉(xiāng),1958年并入北山公社,1961年分設巴扎公社,1983年復設巴扎藏族鄉(xiāng)。 【高寨回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南端,距縣府駐地40千米。人口1.2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33%。面積73.3平方千米,轄西灣、西莊、東莊、西村、中村、東村、曹家堡、山上溝8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高寨鄉(xiāng),1954年改設高寨回族自治區(qū),1956年歸西寧市,1958年成立東方公社,1962年復歸互助縣,1983年改設高寨回族鄉(xiāng)。 |
該縣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轄3鎮(zhèn)18鄉(xiāng),總人口21.45萬人,有回、漢、藏、撒拉等12個民族。
農(nóng)業(yè)分川水、淺山、腦山農(nóng)耕區(qū),有耕地53萬畝,已形成糧油、畜牧業(yè)、果品蔬菜生產(chǎn)基地。1997年糧食產(chǎn)量達到7309萬公斤,油料產(chǎn)量達到605萬公斤。畜牧業(yè)是該縣的優(yōu)勢產(chǎn)業(yè),全縣草場面積258萬畝,牛羊飼養(yǎng)量42萬頭只。工業(yè)已形成選礦、冶煉、釀酒、發(fā)電、建材等為骨干企業(yè)的民族地方工業(yè)體系。鎳、鋁、銅、黃金、青稞酒、鎳精礦粉、水泥、硅鐵、碳化硅、精鋅、洗凈毛、皮革藏地毯是主要產(chǎn)品,暢銷省內(nèi)外。1997年全縣國民生產(chǎn)總值2.9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478萬元。全縣交通通信便利,城鄉(xiāng)公路四通八達。 境內(nèi)名勝古跡旅游景點較多,黃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已建成或規(guī)劃建設的電站中,境內(nèi)就有7座,珍貴野生動物有麝、巖羊、猞猁、藍馬雞、雪雞、石雞等。名貴藥材也有十幾種,山珍有發(fā)菜、蕨菜等。 化隆回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海東地區(qū)南部。東經(jīng)101°39′-102°42′、北緯35°48′-36°17′之間。東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接壤,南臨黃河與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隔河相望,西與湟中縣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毗鄰,北與平安縣、樂都縣相連。東西長98.5千米,南北寬48.5千米,總面積2740平方千米?側丝23萬人(2004年)。以回族為主。 縣人民政府駐巴燕鎮(zhèn),距行署駐地75千米。郵編:810900。代碼:632127。區(qū)號:0972。拼音:HualongHuizuZizhixian。 地處黃河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黃河流經(jīng)縣境西南部和南部,境內(nèi)呈11條溝谷均有大小不等的水系向南注入黃河。屬青藏高原東部干旱區(qū),年均溫2.2℃,年降水量470毫米。 行政區(qū)劃 化隆回族自治縣轄6個鎮(zhèn)、7個鄉(xiāng)、4個民族鄉(xiāng):巴燕鎮(zhèn)、群科鎮(zhèn)、牙什尕鎮(zhèn)、甘都鎮(zhèn)、扎巴鎮(zhèn)、昂思多鎮(zhèn)、雄先藏族鄉(xiāng)、查甫藏族鄉(xiāng)、二塘鄉(xiāng)、謝家灘鄉(xiāng)、德恒隆鄉(xiāng)、沙連堡鄉(xiāng)、阿什奴鄉(xiāng)、石大倉鄉(xiāng)、初么鄉(xiāng)、金源藏族鄉(xiāng)、塔加藏族鄉(xiāng);李家峽管委會、公伯峽管委會。 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西漢時屬晉城郡,東漢屬西平郡,晉咸康元年(335年),在今群科鎮(zhèn)筑黃河城,并在今民和、化隆兩縣交界地區(qū)置黃河郡,管轄今化隆全境及黃河南岸部分地區(qū)(治黃河城),北魏時在今群科鎮(zhèn)古城置石城縣,轄今化隆縣西部地區(qū),并在化隆東部置廣威縣(治今化隆縣甘都鎮(zhèn)),西魏改石城縣為化隆縣,隸湟河郡。經(jīng)隋、唐、宋、元、明、清更名改隸。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時更名巴燕縣,歸青海省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為化隆縣。1953年改設化隆回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稱自治縣,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qū)。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化隆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縣劃分為4個區(qū),轄1個市、25個鄉(xiāng),48個行政村,217個自然村。一區(qū)轄巴燕市、加合鄉(xiāng)、拉干鄉(xiāng)、金家莊鄉(xiāng)、謝家灘鄉(xiāng)、查主鄉(xiāng)、科沿溝鄉(xiāng)、塔白爾鄉(xiāng);二區(qū)轄牙路乎鄉(xiāng)、拉木鄉(xiāng)、德恒倫鄉(xiāng)、阿什努鄉(xiāng);三區(qū)轄多巴鄉(xiāng)、群科鄉(xiāng)、舍仁鄉(xiāng)、梅加鄉(xiāng)、昂思多鄉(xiāng)、德加鄉(xiāng)、二塘鄉(xiāng)、若力尕鄉(xiāng);四區(qū)轄扎巴鄉(xiāng)、拉曲鄉(xiāng)、黑城鄉(xiāng)、查甫鄉(xiāng)、支扎鄉(xiāng)、下扎巴鄉(xiāng)。 1996年底,全縣轄巴燕、群科、甘都3個鎮(zhèn)和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謝家灘、德恒隆、沙連堡、阿什努、石大倉、初麻13個鄉(xiāng)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個藏族鄉(xiāng),共有368個行政村?h人民政府駐巴燕鎮(zhèn)。 2000年,化隆回族自治縣轄3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5個民族鄉(xiāng)。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人口213706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巴燕鎮(zhèn)19383群科鎮(zhèn)22440甘都鎮(zhèn)21899牙什尕鄉(xiāng)8846支扎藏族鄉(xiāng)2745雄先藏族鄉(xiāng)6255查甫藏族鄉(xiāng)6697扎巴鄉(xiāng)11270黑城鄉(xiāng)14047昂思多鄉(xiāng)10616德加鄉(xiāng)9159二塘鄉(xiāng)10896加合鄉(xiāng)14708謝家灘鄉(xiāng)7324德恒隆鄉(xiāng)13158沙連堡鄉(xiāng)6148阿什努鄉(xiāng)5310石大倉鄉(xiāng)6678初麻鄉(xiāng)6325金源藏族鄉(xiāng)6056塔加藏族鄉(xiāng)3746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號文批復:撤銷化隆回族自治縣昂思多鄉(xiāng),設立昂思多鎮(zhèn);撤銷扎巴、黑城2鄉(xiāng),其中將黑城鄉(xiāng)的12個村(四哈寧、乙沙東、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讓、控隆溝、洛乎藏、大拉曲、阿卡拉、窯洞、拉讓灘)和扎巴鄉(xiāng)合并設立扎巴鎮(zhèn);撤銷牙什尕鄉(xiāng),與黑城鄉(xiāng)的6個村(上灘,城車、宗尕灘、拉公么、沙拉溝、完干灘)合并設立牙什尕鎮(zhèn);撤銷加合鄉(xiāng),并入巴燕鎮(zhèn)。 2001年底,化隆回族自治縣轄6個鎮(zhèn)、8個鄉(xiāng)、5個民族鄉(xiāng),1個居委會、368個村(牧)委會。 巴燕鎮(zhèn)駐巴燕,轄1個居委會(巴燕)、38個村(牧)委會(金家莊、什吉列、上圈、綻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溝、儒家溝、西上、西下、南街、北街、東上、東下、上地灘、下地灘、廟爾溝、馬坊、寺爾溝、上拉干、中拉干、辛家窯、窯灣、李加莊、阿扎卜扎、后溝、藏灘、上加合、下加合、上吾具、下吾具、卜隆、上臥力尕、下臥力尕、下溝、下山根、水乃亥、克麻)。 甘都鎮(zhèn)駐牙路乎,轄25個村(牧)委會(列卜加、拉木、朱乎隆、官巴、上四合省、下四合省、橋頭、牙路乎、蘇合加、西灘、阿河灘、甘都街、唐寺崗、工什加、牙目、阿化、水車、東風、東灘一、東灘二、東灘三、東灘四、東灘五、東灘六、東灘七)。 群科鎮(zhèn)駐古城,轄29個村(牧)委會(群科、則塘、文卜具、雪什藏、若加、木哈、科木其、乙沙一、乙沙二、舍仁、格爾麻、向東、安達其哈、工農(nóng)兵、日蘭、公義、加魯乎、郵電、水庫灘、先口一、先口二、灘南、灘北、灘心、團結一、團結二、新村一、新村二、東風)。 牙什尕鎮(zhèn)駐下多巴,轄20個村(牧)委會(牙什尕、哇爾江、上多巴、下多巴一、下多巴二、參果灘一、參果灘二、參果灘三、園藝場、曲日麻卡、唐沙一、唐沙二、唐沙三、盤龍曲麻、上灘、城車、宗尕灘、拉公么、沙拉溝、完干灘)。 扎巴鎮(zhèn)駐阿代,轄38個村(牧)委會(扎巴一、扎巴二、扎巴三、扎巴四、扎拉毛、結拉、本康溝、金藏、上腦、西灘、南灘、雙格達、關沙、下扎巴、阿代、陽坡、陰坡、浪隆、冷扎、知海買、黃麻、下洛乎藏、灘灘、科臺、東拉卡、曲先昴、四哈寧、乙沙爾、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讓、挖隆溝、洛乎藏、大拉曲、阿卡拉、窯洞、拉讓灘)。 昂思多鎮(zhèn)駐沙吾昂,轄19個村(牧)委會(具乎扎、公拜嶺、陽坡、陰坡、沙吾昴、尖巴昂、紅卡哇一、紅卡哇二、梅加、關相口、玉麥街、關沙、先群、香加嶺、若麻嶺、雄村、尕吾塘、拉昂、吾則塘)。 德加鄉(xiāng)駐四塘灘,轄13個村(牧)委會(爾尕昴、洛忙、山卡拉、白土莊、德加、尕什加、公布昴、河灘莊、尕麻甫、五道嶺、扎浪灘、牙什扎、寺臺)。 二塘鄉(xiāng)駐二塘,轄17個村(牧)委會(大塘、二塘、三塘、上灘、角扎、莊子灣、紅牙合、泥昂、香里胡拉、隆欠、二塘溝、尕什加、尕吾山、科卻、格許、工哇灘一、工哇灘二)。 謝家灘鄉(xiāng)駐謝家灘,轄18個村(牧)委會(拉扎、工扎、窯隆、卡昂、吊溝、丁家灣、九道灣、朱家灣、韓家窯、爾多其那、卷坑、西門泉、陰坡、下河灘、謝家灘、合群、馬塘、牙合)。 阿什努鄉(xiāng)駐阿什努,轄17個村(牧)委會(阿什努一、阿什努二、日忙、羊隆、阿藏吾具、若蘭、納哈隆、尕加、白加、全集村、劉什洞、賽什庫、松賽、列仁、俄加、多杰拉卡、合什加)。 石大倉鄉(xiāng)駐石大倉,轄17個村(牧)委會(關藏、巷加吾具、支哈堂、石大倉、高躍、拉卡、香塔、吉加、旦莊、大加沿、小金源、斯吉海、大嶺、文加山、沙浪、臺力蓋一、臺力蓋二)。 德恒隆鄉(xiāng)駐德恒隆,轄22個村(牧)委會(德恒隆一、德恒隆二、納加、直乎具、措扎、黃吾具、拉村、東加、若素、哇加、哇西、甲加、西后加吾具、石乃亥、亞曲、亞曲灘、卡什代、安措、哇加灘、列村、團結一、團結二)。 沙連堡鄉(xiāng)駐關巴灣,轄14個村(牧)委會(加倉、爾洞門、陰坡、關巴灣、其后昂、沙連堡一、沙連堡二、上塔加、下塔加、科才昴、乙什春一、乙什春二、沙加、古浪)。 初麻鄉(xiāng)駐扎西莊,轄17個村(牧)委會(扎西莊、主莊、安關、初麻一、初麻二、沙爾洞、灘果、灘果臺、拉尕魯、上恰藏、下恰藏、拉許、梅加、塔麻、公保吾具、安具乎、沙讓)。 塔加藏族鄉(xiāng)駐白加集,轄9個村(牧)委會(塔加一、塔加二、尕洞、白加吉、白加拉卡、德扎、牙什扎、工什加、曹旦麻)。 雄先藏族鄉(xiāng)駐雄先,轄15個村(牧)委會(雄先、花科、巴麻塘、乙麻昴、電崗、東由、完加、角加、拉賽、麻加、其達吉、其先、沙素麻、洛麻、唐春)。 金源藏族鄉(xiāng)駐雄哇,轄14個村(牧)委會(上科巴、下科巴、恰加、支哈加、雄哇、土哇倉、旦麻、多西、日古、尖科、阿吾卜具、桑加吾具、下什堂、安關群哇)。 支扎藏族鄉(xiāng)駐街道,轄10個村(牧)委會(街道、江扎、拉格堂、卡陽、東棚、正尕、上米乃亥、下米乃亥、年半、主洞)。 查甫藏族鄉(xiāng)駐查甫,轄12個村(牧)委會(查甫一、查甫二、藥水泉、索拉、窯洞、上曲加、中曲加、下曲加、來洞、查讓、加斜、東臺)。 李家峽北岸行政管理委員會駐黃河沿,轄2個村(牧)委會(黃河沿、扎麻塘)。 貴德移民安置管理委員會駐麻巴堂,轄2個村(牧)委會(沙柳灣、西北村)。 2005年,化隆回族自治縣轄6個鎮(zhèn)、8個鄉(xiāng)、5個民族鄉(xiāng):巴燕鎮(zhèn)、群科鎮(zhèn)、牙什尕鎮(zhèn)、甘都鎮(zhèn)、扎巴鎮(zhèn)、昂思多鎮(zhèn)、支扎藏族鄉(xiāng)、雄先藏族鄉(xiāng)、查甫藏族鄉(xiāng)、德加鄉(xiāng)、二塘鄉(xiāng)、謝家灘鄉(xiāng)、德恒隆鄉(xiāng)、沙連堡鄉(xiāng)、阿什奴鄉(xiāng)、石大倉鄉(xiāng)、初么鄉(xiāng)、金源藏族鄉(xiāng)、塔加藏族鄉(xiāng);李家峽管委會、公伯峽管委會。 2006年8月,撤銷德加鄉(xiāng),并入昂思多鎮(zhèn);撤銷支扎藏族鄉(xiāng),并入雄先藏族鄉(xiāng)。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巴燕鎮(zhèn)】又稱巴燕戎,青海省海東地區(qū)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鎮(zhèn),縣府駐地。位于縣境中部。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44%。面積25.4平方千米。轄金家莊、什吉列、上圈、綻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溝、儒家溝、西上、西下、南街、北街、東上、東下14個村委會和巴燕居委會。民國時設巴燕鎮(zhèn),1949年設巴燕市,1952年設巴燕鄉(xiāng),1966年改設巴燕鎮(zhèn),1958年與阿什奴鄉(xiāng)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84年改為巴燕1個鎮(zhèn)。 【群科鎮(zhèn)】又名古城,青海省海東地區(qū)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42千米。人口2.2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5%。面積100平方千米。轄群科、則塘、文卜具、雪什藏、若加、木哈、科毛其、乙沙一、乙沙二、舍仁、格爾麻、向東、安達其哈、工農(nóng)兵、日蘭、公義、加魯乎、郵電、水庫灘、先口一、先口二、灘南、灘北、團結一、團結二、新村一、新村二、東風、灘心29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群科鄉(xiāng),1958年改設群科公社移治古城,1984年改為群科鎮(zhèn)。 【甘都鎮(zhèn)】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29千米。人口1.9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7%,撒拉族占33%。面積164.9平方千米。轄列卜加、拉木、朱乎隆、官巴、上四合省、下四合省、橋頭、牙路乎、蘇合加、西灘、阿河灘、甘都街、唐寺崗、工什加、牙目、阿化、水車、東風、東灘一、東灘二、東淮三、東灘四、東灘五、東灘六、東灘七25個村委會。民國時設甘都鎮(zhèn),1950年屬牙路乎鄉(xiāng)、拉木鄉(xiāng),1956年將牙路乎、拉木等鄉(xiāng)并為甘都鄉(xiāng),1958年成立甘都公社,1984年設甘都鎮(zhèn)。 【黑城鄉(xiā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42千米。人口1.3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1%。面積77.7平方千米。轄四哈寧、乙沙爾、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讓、挖隆溝、拉公麻、魯乎藏、拉讓灘、窯洞、上灘、宗尕堂、城東、沙拉溝、完干灘、大拉曲、阿卡拉18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黑城鄉(xiāng),1958年并入扎巴公社,1962年分設黑城公社,1984年改設黑城鄉(xiāng)。 【牙什尕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49千米。人口0.7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8%。面積53.3平方千米。轄哇爾江、牙什尕、上多巴、下多巴一、下多巴二、參果灘一、參果灘二、參果灘三、園藝場、曲日麻卡、唐沙灘一、唐沙灘二、唐沙灘三13個村委會。1981年從群科公社劃出牙什尕公社,1984年改設牙什尕鄉(xiāng)。 【德恒隆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39千米。人口1.3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2%。面積262.5平方千米。轄德恒隆一、德恒隆二、納加、直乎具、措扎、黃吾具、拉村、東加、若索、哇加、哇西、甲加、西后加吾具、石乃海、牙曲、牙曲灘、卡什代、安措、哇加灘、列村、團結一、團結二22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德恒隆鄉(xiāng),1958年與沙連堡鄉(xiāng)合并成立德恒隆公社,1984年改設德恒隆鄉(xiāng)。 【扎巴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32千米。人口1.1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8%。面積127.6平方千米。轄扎巴一、扎巴二、扎巴三、扎巴四、扎拉毛、結拉、本康溝、全藏、西灘、南灘、雙格達、關沙、下扎巴、陽坡、陰坡、浪隆、冷扎、知海買、黃麻、下魯乎藏、灘灘、科臺、東拉卡、上腦、阿代、曲先昂26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扎巴鄉(xiāng),1958年改為扎巴公社,1984年復設扎巴鄉(xiāng)。 【謝家灘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3千米。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34%。面積55.8平方千米。轄工扎、拉扎、窯隆、卡昂、吊溝、丁家灣、九道灣、朱家灣、韓家瑤、爾多其那、卷抗、西門泉、陰坡、下河淮、謝家灘、合群、馬塘、牙合18個行政村。民國時設拉扎鄉(xiāng),1950年設謝家灘鄉(xiāng),1956年并入巴燕鎮(zhèn),1958年與阿什奴鄉(xiāng)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63年分設謝家灘公社,1984年復設謝家灘鄉(xiāng)。 【加合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3千米。人口1.7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0%。面積125.3平方千米。轄上地灘、下地濰、廟爾溝、馬場、寺爾溝、上拉干、中拉干、辛家瑤、窯灣、李家莊、阿扎卜扎、后溝、藏灘、上加合、下加合、上吾具、下吾具、卜隆、上臥力尕、下臥力尕、下溝、下山根、水乃海、克麻24個村委會。民國時設若力尕鄉(xiāng),1950設加合鄉(xiāng),1958年與黑城、二塘鄉(xiāng)合并成立城西公社,1962年分設加合公社,1984年復設加合鄉(xiāng)。 【二塘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7千米。人口1.1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1.8%。面積103平方千米。轄大塘、二塘、三塘、上灘、角扎、莊子灣、紅牙合、尼昂、香里胡拉、隆欠、二塘溝、尕什加、尕吾山、科卻、格許、工哇灘一、工哇灘二17個村委會。1950年設二塘鄉(xiāng),1958年并入城西公社,1962年分設二塘公社,1984年復設二塘鄉(xiāng)。 【德加鄉(xiā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18千米。人口0.8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人口的23.7%。面積105.7平方千米。轄爾尕昂、洛忙、山卡拉、白土莊、德加、尕什加、公布昂、河灘莊、尕麻南、五道嶺、扎浪灘、牙什扎、寺臺13個村委會。1950沿舊制設德加鄉(xiāng),1956年并入昂思多鄉(xiāng),1958年屬昂思多公社,1962年分設德加公社,1984復設德加鄉(xiāng)。 【昂思多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25千米。人口1.1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4.7%。面積83.9平方千米。轄具乎扎、公拜嶺、陽坡、陰坡、沙吾昂、尖巴昂、紅卡哇一、紅卡哇二、梅加、關沙、關相口、玉麥街、先群、香加嶺、雄村、尕吾塘、拉昂、吾則塘、若麻嶺19個村委會。民國時為昂思多鎮(zhèn),1950年設昂思多鄉(xiāng),1956年改設昂思多鎮(zhèn),1958年與德加鄉(xiāng)合并成立昂思多公社,1984年復設昂思多鄉(xiāng)。 【沙連堡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28千米。人口0.7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1%。面積105.7平方千米。轄加倉、爾洞門、陰坡、關巴灣、其后昂、沙連堡一、沙連堡二、上塔加、下塔加、科才昂、乙什春一、乙什春二、沙加、古浪14個村委會。民國時設乙什春鄉(xiāng),1952年設沙連堡鄉(xiāng),1958年并入德恒隆公社,1974年分設沙連堡公社,1984年復設沙連堡鄉(xiāng)。 【阿什努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18千米。人口0.6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4.7%。面積107.5平方千米。轄阿什努一、阿什努二、日忙、羊隆、阿藏吾具、若蘭、納哈龍、尕加、白加、全吉、劉什洞、賽什庫、松賽、列仁、俄加、多杰拉卡、合什加17個村委會。民國時為阿藏吾具鄉(xiāng),1950年改設阿什努鄉(xiāng),1958年并入巴燕公社,1962年分設阿什努公社,1984復設阿什努鄉(xiāng)。 【石大倉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6.6%,回族占37.9%。面積202.9平方千米。轄關藏、巷加吾具、支哈堂、石大倉、高躍、拉卡、香塔、吉加、旦莊、大加沿、小金源、斯吉海、大嶺、文加山、沙浪、臺力蓋一、臺力蓋二17個村委會。解放前置石大倉鄉(xiāng),1950年屬金家莊鄉(xiāng),1956年設石大倉藏族鄉(xiāng),1958年并歸城東公社,1962年分設石大倉公社,1984年改為石大倉鄉(xiāng)。 【初麻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29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6.5%,回族占25.4%。面積150.9平方千米。轄扎西莊、主莊、安關、初麻一、初麻二、沙爾洞、灘果、灘果臺、拉尕魯、上恰藏、下恰藏、拉許、梅加、塔麻、公保吾具、沙讓、安具乎17個村委會。1950年設梅加鄉(xiāng),1956年并入沙爾洞鄉(xiāng),1958年并入金源、城東公社,1962年分設初麻公社,1984年改設初麻鄉(xiāng)。 【支扎藏族鄉(xiāng)】位于縣境西端,距縣府駐地89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5.8%。面積163.4平方千米。轄正尕、江扎、街道、東朋、卡陽、年辦、拉格堂、上米乃海、下米乃海、朱洞10個村委會。民國時置支扎鄉(xiāng),1950年改設雄先鄉(xiāng),1956年改為雄先藏族鄉(xiāng),1958改為雄先公社,1963年從雄先公社析置支扎公社,1984年改為支扎藏族鄉(xiāng)。 【查甫藏族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54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9.3%。面積60.2平方千米。轄查甫一、查甫二、藥水泉、索拉、窯洞、上曲加、中曲加、下曲加、來洞、查讓、加斜、東臺、黃河沿13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查甫鄉(xiāng),1956年改設查甫藏族鄉(xiāng),1958年改設查甫公社,1984年復設為查甫藏族鄉(xiāng)。 【雄先藏族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66千米。人口0.8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8.7%,回族占11%。面積124.9平方千米。轄雄先、花科、巴麻堂、乙麻昂、電崗、東由、完加、角加、拉賽、麻加、其大吉、其先、沙索麻、洛麻、上半主哇、東南村、西北村、沙柳灣、唐春19個村委會。民國時為支扎鄉(xiāng)轄地,1950設雄先鄉(xiāng),1956年改為雄先藏族鄉(xiāng),1958年改設雄先公社,1984年復設雄先藏族鄉(xiāng)。 【金源藏族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45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5.2%。面積343平方千米。轄上科巴、下科巴、恰加、支哈加、雄哇、土哇倉、旦麻、多西、日古、尖科、阿吾卜具、桑加吾具、下什堂、安關群哇14個村委會。民國時設科巴鄉(xiāng),1950年設科沿溝鄉(xiāng),1956年并為金源藏族鄉(xiāng),1958年改為金源公社,1984年復設金源藏族鄉(xiāng)。 【塔加藏族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84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5.9%。面積193.8平方千米。轄塔加一、塔加二、白加集、白加拉卡、德扎、尕洞、牙什扎、貢什加、曹旦麻9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塔白加鄉(xiāng),1956年改為塔加藏族鄉(xiāng),1958年并入金源公社,1963年分設塔加公社,1984年復設塔加藏族鄉(xiāng)。 旅游資源 夏瓊寺屬省級文物保夏瓊寺護單位,位于青海省化隆縣查甫鄉(xiāng),距省會西寧95公里,臨平公路南側15公里處,是化隆縣風景區(qū)中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覽勝地,始建于1394年,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瓊寺總面積為27萬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是藏傳佛教格魯創(chuàng)始人宗咯巴的發(fā)祥地,歷代三世、七世、十三世0捐金數(shù)千兩修飾了該寺殿堂,使該寺更加金碧輝煌,光彩四溢。該寺第一批經(jīng)師先后充當了七世、八世0,九世班禪和三世章嘉-的經(jīng)師,1788年乾隆皇帝賜名“法靜寺”,并敕賜漢、藏、蒙、滿四種文匾一幅,上題“大乘興盛地”金字。 夏瓊,本為藏語,意即大鵬,乃附會山形之勢以命名。其山在查鄉(xiāng)南盡頭,勢如展翅欲飛之大鵬,雄踞黃河北岸,俯瞰九曲盤旋,遠眺千山萬壑,左倚尕吾山,右靠多爾福山,后托八寶山,有贊日:“青龍游于前,黃龜伏于后,灰虎臥于左,紅鳥翔于右”。東、西、北三面峰戀重疊,南面如刀劈斧削,陡峭萬仞,險絕異常。山頂建有古剎夏瓊寺,從南向北遠望,寺院恰于大鵬右肩,古人譽為佛教圣地。夏瓊寺自創(chuàng)建以來,現(xiàn)后修建了妙音菩薩殿、彌勒殿、金頂?shù)、阿底峽殿、金剛佛殿、支扎佛殿、煨桑殿、地藏菩薩殿、監(jiān)河彌勒殿、山佛殿、-神殿等十一個殿堂,構成了一處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古建筑群,整體建筑莊嚴大方,雄偉壯觀,布局井燃,氣勢磅礴。 馬陰山,古稱拔延山,本古羌語,意為蓮花山,位于化隆縣北部,為化隆---樂都之界。樂化公路直達該景區(qū),距省會西寧110公里,屬山岳型風景旅游區(qū)。隋大業(yè)五年,煬帝曾圍獵于此,遂見褚史書。別名“雪嶺”,因山頂積雪終年不化而得名。主峰高4295.4米,為境內(nèi)第二高峰,上有湫池,雨盈旱涸,北瞰樂都全境,南觀化隆群山。春夏之際,日麗風靜,碧天如洗,山頂銀光耀目,山下青草茵茵,菜花敷金,攀其頂南望,為廣袤起伏的草山草坡,牛羊成群,動如行云,是縣內(nèi)最大牧場之一,古為官府馬場,遠望縣城,似一巨型蓮花之心,故名巴燕戎格城(意為蓮花城)。 旦斗寺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青海省化隆縣金源鄉(xiāng),距省會西寧170公里,始建于10世紀中葉,是藏傳佛教后期的發(fā)祥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旦斗”系藏語“居留”之意,此處以藏傳歷史掌故命名。寺院占地面積9萬平方米,建成于山贍巖絕壁凹龕處,隨山順勢,上依千仞疊崖,下臨百丈深澗。山借寺飾,寺憑山勢,蔚為壯觀。 旦斗寺的建筑由阿吉塔修行殿、加吾東智修行殿、索南堅措修行殿、大經(jīng)堂,堪布-殿、阿瓦李加修行殿、加哇索南修行殿、拉隆修行殿、白塔等十多處殿堂組成,這些殿堂有的依自然洞穴內(nèi)伸外延,居高臨下,險絕異常,有的靠巨崖為壁,就懸崖為頂,有的造山平地,獨立成體,殿堂內(nèi)各種金身佛像,華柱帛畫交相輝映,莊嚴肅穆。 旦斗寺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是研究藏傳佛教的建筑,藝術、宗教制度的珍貴資料,每年都有大批信教群眾和旅游者,到此朝拜、觀光旅游。 李家峽北岸生態(tài)園位于青海省化隆縣李家峽管委西北部,南邊同尖扎縣隔河相望,是黃河上游第三個梯級電站,現(xiàn)已高峽平湖,風光宜人,是旅游避暑勝地。阿賽公路可直達。距省會西寧120公里,是集生態(tài),旅游,餐飲為一體的休閑度假區(qū)。李家峽北岸生態(tài)園占地面積5600余畝,其中核心面積500畝。目前造林2700畝,以經(jīng)濟林、觀賞林為主,修建賓館,娛樂室各一座,農(nóng)家小院20個,旅游船15只,鋪建了寬敞停車廠。該生態(tài)園東臨“佛教圣地夏瓊寺”,南依李家峽水電站,乘船可游覽風景優(yōu)美的“松巴峽”和坎布拉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tài)園內(nèi)還有“烏龜山平湖”、“如來佛看景”、“大壩風光”、“昆侖仙菊基地”等諸多景點。 |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東接甘肅省臨夏回族州,南臨甘肅夏河縣和青海同仁縣,西與尖扎縣為鄰,北連化隆縣,與民和縣相望?偯娣e約1750平方公里,現(xiàn)有15425戶8.69萬人。其中藏族占25%,為自治縣第二個主要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西部的文都、尕楞、崗察和東南部的道幃4個地區(qū)。傳說文都、尕楞、道幃三個地區(qū)的頭人均系西藏薩迦昆氏家族后裔。原來,文都千戶下轄文都七族;下仁務昂索轄今尕楞鄉(xiāng)仁務五族;道佛昂索轄道幃五族(下分十七族分)和夕昌溝藏族。崗察地區(qū)藏族相傳遷自貴德縣崗察部落,由其總頭人崗察“紅!惫茌。歷史上,循化地區(qū)藏傳佛教寺院主要分布在上述四地。
1958年,全縣有大小藏傳佛教寺院33座,其中格魯派寺院28座,寧瑪派寺院5座(其中尼姑寺2座)。另有文都鄉(xiāng)的王倉麻本教活動點1處。上述寺院中,位于今文都鄉(xiāng)的8座,即屬格魯派的文都寺、斗合道寺、多吾寺、撒毛寺、康毛寺、中庫寺,屬寧瑪派的拉兄俄康和多洛塘尼姑寺;位于今尕楞鄉(xiāng)的9座,即屬格魯派的尕楞靜房、尕楞寺、洛揚塘寺、比塘寺、曲卜藏寺、秀日寺、仁務寺,屬寧瑪派的旦波切俄康和拉多俄康;位于今崗察鄉(xiāng)的崗察寺,屬格魯派;位于道幃鄉(xiāng)的12座,即古雷寺、木洪寺、東那寺、多什則寺、寧巴寺、比侖寺、牙木寺、鐵孕楞寺、吾曼寺、東灣寺、張沙寺和旦麻尼姑寺,除旦麻尼姑寺屬寧瑪派外,其他均為格魯派寺院,位于今白莊鄉(xiāng)的夕昌寺和夕昌修行院以及位于積石鎮(zhèn)的賽如拉康,均屬格魯派。除上述34座外,古寺遺址有5處,即位于今道幃鄉(xiāng)的魯加寺、安格修行院、吾曼道寺、賀龍堡寺和噶丹修行處。拒循化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1958年11月17日統(tǒng)計資料,當時全縣有格魯派僧人1265人(其中-12人,管家19人,僧官43人,從德33人,引經(jīng)師12人,干巴93人)、寧瑪派僧人和尼姑242人,本教法師23人。全縣藏傳佛寺共占有水地2797.07畝,山地1638.39畝,牛936頭,騾20頭。1958年后,保留文都寺(7人);古雷寺(22人),其余取締。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會議以后,增開夕昌寺(7人)、崗察寺(5人)、道幃旦麻尼姑寺(5人)!拔母铩背跗,寺院基本拆毀,僧人全部還俗。1980年后,各寺陸續(xù)開放,現(xiàn)批準開放27座,自行開放1座。未開放或已消亡的6座,即文都鄉(xiāng)的多洛塘尼姑寺、尕楞鄉(xiāng)的尕楞靜房、尕楞寺、曲卜藏寺、秀日寺以及白莊鄉(xiāng)的夕昌修行院。 現(xiàn)有寺院中,屬格魯派的23座,住寺僧人519人,寧瑪派4座(其中尼姑寺1座11人),另有本教活動點1處。 古為羌地,漢時為河關縣轄地,隋隸達化縣,唐隸米川縣,元為積石軍、鎮(zhèn)西軍地,五代時為土蕃地,宋屬吐蕃政權轄地,金、夏設積石州,元代仍為積石州,隸屬吐蕃等處宣尉司元帥府,明為千戶所轄地,清設循化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循化縣,隸甘肅西寧道,1929年青海建省為省直轄縣。1949年循化解放。1953年改設循化撒拉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為自治縣,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qū)。循化縣的行政歸屬幾經(jīng)變動:解放初至1958年由省直轄;1959年至1961年劃歸黃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年歸省直轄;1978年起,歸海東地區(qū)行政公署管轄 社會發(fā)展 縣城的規(guī)劃控制面積為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qū)面積由“八五”末的0.8平方公里擴大到l.8平方公里,同比增長125%,建成區(qū)綠地率為12%,縣城人口為1.8萬人增長20%,全縣城鎮(zhèn)化水平達15%,較“八五”末增加8個百分點?h城擁有道路7.325公里、16.78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9.32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44%、210%和366%;鋪設供水管網(wǎng)6.4公里,縣城日供水能力達7000噸,人均生活用水量157升,同比分別增12.7%、80.9%和52.7%;鋪設排水管網(wǎng)11.61公里,同比增長360%,擁有房屋建筑面積59.08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設面積23.76萬平方米;城鎮(zhèn)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13.2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68%、120%和300%;自1998年至令給我縣職工772戶解決了住房公積金貸款1159.07萬元;目前,全縣擁有出租車320輛;與此同時,集中供熱公用事業(yè)得到較快發(fā)展,供熱面積達10、57萬平方米。隨著分明兩年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填埋工程的實施,將不斷改善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城市品位。另外,去年省政府確定積石一街子集鎮(zhèn)列為全省14個重點集鎮(zhèn)之一,也給該縣城鎮(zhèn)建設事業(yè)也帶來了很大的機遇。 循化縣的集鎮(zhèn)建設進展順利,全縣現(xiàn)有集鎮(zhèn)5個,經(jīng)過近幾年來的建設都已具雛形,其中街子、公伯峽、白莊集鎮(zhèn)的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白莊集鎮(zhèn)建設房屋風格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已成為海東地區(qū)集鎮(zhèn)建設的樣板工程。截至今年八月底,各集鎮(zhèn)共完成各類投資2250.7萬元,房屋總建筑面積達34498.34平方米;目前集鎮(zhèn)市場和文化設施也得到了一定的建設,城鎮(zhèn)功能日趨完善。 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漢時為河關縣轄地,隋隸達化縣,唐隸米川縣,元為積石軍、鎮(zhèn)西軍地,五代時為土蕃地,宋屬吐蕃廝政權轄地,金、夏設積石州,元代仍為積石州,隸屬吐蕃等處宣尉司元帥府,明為千戶所轄地,清設循化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循化縣,隸甘肅西寧道,1929年青海建省為省直轄縣。1949年循化解放。1953年改設循化撒拉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為自治縣,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qū)。循化縣的行政歸屬幾經(jīng)變動:解放初至1958年由省直轄;1959年至1961年劃歸黃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年歸省直轄;1978年起,歸海東地區(qū)行政公署管轄。 1966年以前循化縣行政區(qū)劃更異十分頻繁。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以后,全縣劃分為城關公社、黃河公社、紅旗公社、永豐公社、東風公社、崗察公社。1996年底,全縣轄1鎮(zhèn)、9鄉(xiāng)(4個藏族鄉(xiāng)):積石鎮(zhèn)、街子鄉(xiāng)、清水鄉(xiāng)、孟達鄉(xiāng)、白莊鄉(xiāng)、查汗都斯鄉(xiāng)及尕楞藏族鄉(xiāng)、文都藏族鄉(xiāng)、崗察藏族鄉(xiāng)、道幃藏族鄉(xiāng),154個行政村! 2000年,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轄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4個民族鄉(xiāng)!「鶕(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人口104452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積石鎮(zhèn)24647道幃藏族鄉(xiāng)11481白莊鄉(xiāng)16801清水鄉(xiāng)7488孟達鄉(xiāng)2274街子鄉(xiāng)15694查汗都斯鄉(xiāng)11381文都藏族鄉(xiāng)7960尕楞藏族鄉(xiāng)5082崗察藏族鄉(xiāng)1644 2001年底,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轄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4個民族鄉(xiāng),1個居委會、154個村(牧)委會。 積石鎮(zhèn) 駐上草灘壩,轄1個居委會(城關)、17村(牧)委會(東街、西街、上草灘壩、下草灘壩、瓦匠莊、托壩、線尕拉、沙壩塘、西溝、石頭坡、丁匠、大別列、尕別列、乙麻目、新建、河北、加入)。 白莊鄉(xiāng) 駐白莊集,轄27村(牧)委會(塘洛尕、上白莊、下白莊、白莊、上張尕、下張尕、立莊、上拉邊、下拉邊、扎木、昌克、團結、山根、乙日亥、朱格、米牙亥、條井、上科哇、下科哇、蘇乎沙、麻日、牙日、格達、來塘、吾科、江布日、強寧)。 查汗都斯鄉(xiāng) 駐下莊,轄17村(牧)委會(阿河灘、牙藏、哈大亥、蘇志、乙麻亥、新村、下莊、中莊、大莊、新建、團結、古什群、贊上莊、贊中莊、贊下莊、繁殖場、白莊村)。 街子鄉(xiāng) 駐三蘭巴海,轄19村(牧)委會(三蘭巴海、托隆都、團結、三立房、洋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馬家、孟達山、波拉海、果河哈拉、果什灘、波立吉、古吉來、塘坊、蘇哇什、吾土貝那亥、牙門曲乎)。 清水鄉(xiāng) 駐石巷,轄12村(牧)委會(下灘、阿什匠、阿麻叉、乙麻亥、上莊、下莊、紅莊、大寺古、瓦匠莊、唐賽、石巷、田蓋孟達鄉(xiāng) 駐孟達大莊,轄5村(牧)委會(大莊、專塘、木廠、塔沙坡、索同)。 道幃藏族鄉(xiāng) 駐下古雷,轄27村(牧)委會(張沙、起臺堡、夕沖、賀隆堡塘、賀莊、寧巴、古雷、多哇、多什則、俄加、立倫、旦麻、克麻、加倉、牙木、吾曼、鐵尕楞、吾曼道、王家、比隆、拉木龍哇、循哇、木洪、賀隆堡、拉科、德曼、三木倉)。 尕楞藏族鄉(xiāng) 駐牙尕,轄11村(牧)委會(牙尕、麻尕、相沙、洛哇、哇龍、比塘、建設堂、曲卜藏、仁務、宗占、秀日)。 文都藏族鄉(xiāng) 駐拉雄,轄16村(牧)委會(拉雄、毛玉、河哇、王倉麻、抽子、拉代、旦麻、相玉、白草毛、拉龍哇、公麻、江加、牙訓、日茫、哇庫、修藏)。 崗察藏族鄉(xiāng) 駐尕楞口,轄3村(牧)委會(崗察、蘇化、卡索)。 2005年,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轄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4個民族鄉(xiāng):積石鎮(zhèn)、道幃藏族鄉(xiāng)、白莊鄉(xiāng)、清水鄉(xiāng)、孟達鄉(xiāng)、街子鄉(xiāng)、查汗都斯鄉(xiāng)、文都藏族鄉(xiāng)、尕楞藏族鄉(xiāng)、崗察藏族鄉(xiāng)。 2006年8月,撤銷孟達鄉(xiāng),并入清水鄉(xiāng)。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積石鎮(zhèn)】 縣府駐地。位于黃河北岸,縣境北部,小積石山下。人口2.4萬,以撒拉族為主,占42.4%,回族占30%,還有漢族、藏族等?偯娣e128平方千米。轄東街、西街、上草灘壩、下草灘壩、瓦匠莊、托壩、線尕拉、沙壩塘、西溝、石頭坡、丁匠、大別列、尕別列、乙麻目、新建、河北、加入17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積石鎮(zhèn),1949年設循化市,1953年改為城關鎮(zhèn),1956年改稱積石鎮(zhèn),1958年并入黃河公社,1961年分設城鎮(zhèn)公社,1984年復改積石鎮(zhèn)。 【尕楞藏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25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9%。面積226平方千米。轄牙尕、麻尕、洛哇、相沙、比唐、哇龍、建設堂、曲卜藏、秀日、仁務、宗占11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第一區(qū)邊都鄉(xiāng)轄地,1950年設尕楞鄉(xiāng),隸屬第三區(qū),1953年屬文都藏族自治區(qū),1957年為縣直轄鄉(xiāng),1958年與蘇志鄉(xiāng)合并成立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尕楞公社,1984年改設尕楞藏族鄉(xiāng)。 【街子鄉(xiāng)】 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6千米。人口1.5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7%。面積62.1平方千米。轄三蘭巴海、托隆都、團結、三立房、羊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馬家、孟達山、波拉海、果哈拉、果什灘、波立吉、古及來、塘坊、蘇哇什、吾土貝那亥、牙木曲乎19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第一區(qū)轄地,1950年設街子鄉(xiāng),1958年與文都鄉(xiāng)合并成立永豐公社,1966年改為街子公社,1984年復設街子鄉(xiāng)。 【查汗都斯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部,黃河南岸,距縣府駐地26千米。人口1.2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7.5%。面積69.3平方千米。轄阿河灘、牙藏、哈大亥、蘇只、新村、下莊、中莊、大莊、新建、團結、古什群、贊上莊、贊中莊、贊下莊、繁殖場、乙麻亥16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為蘇志鄉(xiāng)轄地,1950年從蘇志鄉(xiāng)分設為和平鄉(xiāng),1956年并入蘇志鄉(xiāng),1958年又并入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查汗大寺公社,1984年改設查汗都斯鄉(xiāng)。 【文都藏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15千米。人口0.8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4%。面積218平方千米。轄拉兄、毛玉、河哇、王倉麻、抽子、拉代、旦麻、相玉、白草毛、拉龍哇、公麻、江加、牙訓、日芒、哇庫、修藏16個村委會。解放前為邊都鄉(xiāng)轄地,1950年設文都鄉(xiāng),1958年與街子鄉(xiāng)合并成立永豐公社,1961年分設文都公社,1984年改設文都藏族自治鄉(xiāng)。 【清水鄉(xiāng)】 因清水河流經(jīng)境內(nèi)而得名。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5千米。人口0.8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1%。面積159平方千米。轄下灘、阿什匠、阿麻叉、乙麻亥、上莊、下莊、紅莊、大寺古、瓦匠莊、唐賽、石巷、田蓋12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為新芳鄉(xiāng)轄地,1951年設清水鄉(xiāng),1958年與白莊、科哇、道幃等鄉(xiāng)合并為東風公社,1961年分設清水公社,1984年復設清水鄉(xiāng)。 【崗察藏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9%。面積402.5平方千米。轄崗察、卡索、蘇化3個牧委會。解放前稱崗察百戶部落,1949年建政時隸屬第三區(qū),1950年改設特別行政區(qū),1953年建崗察鄉(xiāng),1959年與縣牧場合并成立崗察公社,1984年改設崗察藏族鄉(xiāng)。 【孟達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北部,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0.3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9.5%。面積118平方千米。轄漢平。大莊、索同、木廠、塔沙坡、專堂5個村委會。解放前屬第一區(qū)轄地,1951年設孟達鄉(xiāng),1958年與他鄉(xiāng)合并成立東風公社,1961年分設孟達公社,1966年并入清水公社,1984年復設孟達鄉(xiāng)。 【道幃藏族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南部,東部和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1.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1.4%。面積562.9平方千米。轄古雷、張沙、起臺堡、夕沖、賀隆堡塘、賀莊、寧巴、多哇、多什則、俄加、立倫、旦麻、克麻、加倉、牙木、吾曼、鐵尕楞、吾曼道、王家、比隆、拉木龍哇、循哇、木洪、賀隆堡、拉科、德曼、三木倉27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第二區(qū)轄地,1950年設道幃鄉(xiāng),1953年成立道幃藏族自治區(qū)(鄉(xiāng)級),1958年并入東風公社,1961年分設道幃公社,1984年改設道幃藏族鄉(xiāng)。 【白莊鄉(xiāng)】 位于縣境東部,東接甘肅省,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1.8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1%。面積154.3平方千米。轄白莊、上白莊、下白莊、塘樂尕、上張尕、下張尕、立莊、上拉邊、下拉邊、扎木、昌克、團結、山根、乙日亥、朱格、米牙亥、條井、上科哇、下科哇、蘇乎沙、麻日、牙日、格達、來塘、吾科、江布日、強寧27個村委會。解放前為崖曼鄉(xiāng)轄地,1950年設白莊鄉(xiāng),1956年將崖曼、勝利、人民等鄉(xiāng)并入白莊鄉(xiāng),1958年與清水、道幃等鄉(xiāng)合并成立東風公社,1961年分設白莊公社,1984年復設白莊鄉(xiāng)。 循化旅游 ◆旅游簡介 循化縣是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點和全國旅游4A景區(qū)。這里氣候宜人,環(huán)境優(yōu)美,是青海春天來得最早的地方。黃河上游流動的風情畫廊:滔滔黃河邊,巍巍積石山,小鎮(zhèn)積石街,樹木成行,花香飄溢。孟達天池、駱駝泉、文都大寺三大景區(qū)入圍“青海十大景觀”。撒拉族駱駝泉的美麗傳說、全省第二大清真寺。民族特色濃郁、環(huán)境幽靜的“撒拉人家”一戶挨著一戶,品種豐富的撒拉族套餐,熱情好客的主人,讓客人留連忘返。撒拉族刺繡是撒拉族女子心靈手巧的“-”,用五彩線穿引出的一片片綠葉、一朵朵嬌艷欲滴的芍藥花、牡丹花,成了循化縣旅游紀念品。 ◇自然景觀::國家級孟達自然保護區(qū)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西雙版納”,區(qū)內(nèi)珍禽異獸、奇花異草約500余種,是一個鮮活的動植物寶庫。有崢嶸相間的丹霞地貌、雄奇壯麗“天下黃河循化美”的積石峽、公伯峽,有渾然天成的雙駝峰,有飛流直下的安崗瀑布、婀娜多姿的彩虹瀑布,有宛如仙境的烏山池、聲名遠揚的清水灣及被賦予美麗傳說的孟達天池,還有撒拉族東遷遺跡駱駝泉以及大禹導河的遺跡。 ◇人文景觀: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寺,撒拉族先民攜帶至此的珍貴手抄本《古蘭經(jīng)》以及撒拉族先民“尕勒莽、阿合莽”陵墓。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已故十世班禪大師故居,紀念塔和文都大寺,有安多天然佛塔及著名藏傳佛教大師、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喜饒嘉措的故居、紀念館等。 ◆交通住宿
◇地理位置:循化縣城距西寧省會163公里,東臨甘肅省臨夏市112公里,有循同、臨平公路縱貫全境。上有黃河李家峽、公伯峽水電站,下有劉家峽及即將上馬的積石峽水電站,中有3一5座中型梯級水力發(fā)電站可供開發(fā)建設。 ◇賓館住宿:循化賓館為三星級接待中心;建貿(mào)大廈、積石賓館、秀水賓館、交通賓館、天池賓館已確定為二星級賓館,循化縣游客接待中心是全縣唯一的綜合-務機構。 ◆旅游線路推薦 ◇循化一日游 主題:孟達天池生態(tài)專線游 線路:清水灣——大禹神犬——雙駝峰——狐跳峽——孟達清真大寺——撒拉族古老民居—籬笆樓——孟達自然保護區(qū)——孟達天池。 ◇循化二日游 主題:宗教文化與孟達生態(tài)綜合游 線路: D1在撒拉人家用午餐(觀看撒拉族民居,體驗撒拉族的民俗),餐后觀文都大寺——十世班禪故居——撒拉族的發(fā)祥地—駱駝泉——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大寺,在田園風情園品嘗撒拉族的特色餐飲(烤全羊),欣賞撒拉族歌舞及篝火晚會。宿:撒拉人家。 D2早餐后,縣城——清水灣——雙駝峰——野狐跳——獅王峰——西山臥虎石——華山松谷——三級彩虹瀑布——高原明珠--孟達天池,青林“森林浴”——竹子坪——進入池腦溝觀賞連理枝(又名夫妻樹)——樹王——懸崖蛟龍,返回縣城。 ◇循化三日游 線路A:孟達天池森林探險游 D1接團,縣城——清水灣——雙駝峰——野狐跳——以繪畫和雕刻著稱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孟達大莊清真寺——獅王峰——西山臥虎石——三級彩虹瀑布——神仙洞——將軍松——盤石樹——孟達天池,在天池白云山莊用午餐,下午自由活動,采摘野生的木耳、厥菜等,觀賞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自然風景,宿白云山莊。 D26:00用早餐,餐后經(jīng)青桿林——萬畝杜鵑林——登黑塔山體會孔子登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進行一系列的森林探險活動。宿:白云山莊 D3早起聽鳥叫或峰火亭觀日出,早餐后,竹子坪——藥水泉瀑布——進入池腦溝觀賞連理枝(又名夫妻樹)——樹王——懸崖蛟龍,天池用午餐,返回縣城。 線路B:循化風情游 D1上午前往撒拉族的發(fā)祥地——駱駝泉/街子清真大寺/尕勒莽、阿合莽先賢墓冢/前往撒拉人家,觀看撒拉族民居,體驗撒拉族的民俗,品嘗撒拉族的特色餐飲(烤全羊),欣賞撒拉族歌舞及篝火晚會。宿:撒拉人家或星級賓館 D2早餐后,縣城——清水灣——雙駝峰——野狐跳——以繪畫和雕刻著稱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孟達大莊清真寺——獅王峰——西山臥虎石——三級彩虹瀑布——神仙洞——將軍松——盤石樹——孟達天池,在天池白云山莊用午餐,下午自由活動,采摘野生的木耳、厥菜等,觀賞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自然風景,晚餐。宿:白云山莊 D3早起聽鳥叫或峰火亭觀日出,早餐后進入青林“森林浴”——竹子坪——藥水泉瀑布——進入池腦溝觀賞連理枝(又名夫妻樹)——樹王——懸崖蛟龍,返回縣城。 當?shù)芈糜瓮对V電話:0972-8815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