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東屯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由山西平陽遷居至此,原名“火燒屯”,因歷史上村莊多次失火得名。因為火燒屯在橫水鎮(zhèn)的東部,西邊有張家屯、劉家屯等村,村民們避兇求吉,便把火燒屯改名為“東屯”,沿用至今。 |
據(jù)北齊時,高歡建都鄴城,其娘娘生皮膚病,隨被貶,流落此地,娘娘常永流經(jīng)此地的洹河水清洗患處,日久恢復,高呼得知后,命人來接,娘娘誤認為來害,投河自盡,兵丁感到后,脫甲下河打撈,后把娘娘葬于此地,后此地建村,取名“卸甲平”村,沿用至今。 |
具體建村時間失考。因村北有條河流名為“翟陽河”,因發(fā)源于城西桃園的翟陽山得名。民間也稱“桃園河”。這條河屬于洹河水系的一條季節(jié)性河流。平時干涸沒水,一到雨季便泛濫成災(zāi)。每逢山洪暴發(fā),洪水像脫韁野馬橫沖直闖,肆無忌憚,將沿岸土地沖得七零八落。翟曲村地處翟陽河下游,河道彎曲現(xiàn)象最為嚴重。因彎彎曲曲的河床,全是翟陽河沖刷成的,人們便稱其村叫“翟曲村”。 |
據(jù)趙氏祖碑文記載,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趙氏墳碑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趙姓弟兄3人遷此定居。村名原叫“南神頭”。到了清嘉靖年間,因地處鐵爐村南,村名改稱“趙家南屯”,后簡寫為“南屯”,沿用至今。 |
《重修林縣志》記載,此地原名“小翠垴”。清乾隆年間趙氏從安陽縣馬家鄉(xiāng)趙家河村遷此,買下丁家溝荒地墾荒定居。因“翠”與“崔”諧音,后更名為“小崔垴”,沿用至今。 |
據(jù)碑文記載,此村原名“郭家莊”,明三年(1370),劉思敬于山西壺關(guān)縣哭頭村遷此建村,因村東坡上有白色玉石,猶如墻壁,故將“郭家莊”改為“白壁村”。后因村莊逐漸擴大,按地理方位分成“前白壁、后白壁”,此村居后,故名“后白壁”,簡稱“后白”,沿用至今。 |
據(jù)原名“蘇家莊”,此村蘇員外鑄有一口寶劍,名傳四方,官吏聞之,索劍未果,誣告蘇員外密謀造反,隨蘇員外將寶劍投入村西池內(nèi),將村名改為“劍西村”,因“劍”與“澗”諧音,后改為“澗西村”,沿用至今。 |
唐朝時期,有人在此建造鑄造廠,后逐漸成村,故取名“鐵爐”村,沿用至今。 |
明洪武年間(1368)建村,因林州到安陽有一條公路橫穿,車來車往,車馬投宿住店,后逐漸成村,取名“馬店村”,沿用至今。 |
明永樂四年(1405),吳氏先人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后,新打活水井一眼,取名“吳家井”,后逐漸成村,以井命做村名,取名“吳家井村”,沿用至今。 |
據(jù)楊氏家譜載,明洪武三年(1370)楊氏祖先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以姓氏取名為楊家莊至今。 |
建村時間失考。因四周低凹不平,中間自然形成高臺,后建村于高臺之上,故名。 |
據(jù)老人說,明洪武年間(1368),從山西洪洞搬遷至此居住,原在河順鎮(zhèn)西里村,后又搬遷至此。原名“下臺”,東與安陽縣管家莊接壤,西南與上臺村毗鄰,因地勢較低得名。2005年8月23日,經(jīng)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更名為“北臺”村。 |
據(jù)楊氏家譜記載,原名“焦家莊”,明洪武三年(1370),山西省壺關(guān)縣關(guān)北村楊伯山遷此取名為“楊伯山屯”,后因村莊座落于“焦家莊”南部溝內(nèi),取名“楊家西溝”,后簡寫成“西溝”,沿用至今。 |
據(jù)東漢年間,韓氏在此建村,聚落逐漸擴大,取名“韓鎮(zhèn)”,由于自然地形變化,此地受氣候影像,異常寒冷,且“韓”與“寒”諧音,后改為“寒鎮(zhèn)”,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