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觀十三年(639)置播州,屬江南道。 今地在播州所轄帶水縣境內(nèi)。 北宋大觀二年(1108)建播州與遵義軍,今地屬播州。 宣和三年(1121)廢播州,置播州城,隸南平軍;六年(1124),改播州城為播川縣。 南宋嘉熙三年(1239),設(shè)播州安撫司,屬夔州路。 元至元十八年(1281),播州安撫司升為播州宣慰司,今地為治所。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置遵義縣,為遵義府、縣治所駐地。 民國時期,遵義縣先后隸黔中道、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1月,析遵義縣城區(qū)設(shè)遵義市,為遵義地區(qū)行政公署駐地。 1997年8月,撤遵義地區(qū)改設(shè)地級遵義市,原縣級遵義市改設(shè)紅花崗區(qū),屬遵義市。 以紅軍長征期間在紅花岡上取得遵義大捷而命名。 2003年12月,將上海路、洗馬路、北京路3街道,董公寺、高橋2鎮(zhèn)和長征鎮(zhèn)坪豐社區(qū)、坪豐村劃入?yún)R川區(qū)。 2016年3月,將遵義縣的新舟、蝦子、三渡、永樂、喇叭5鎮(zhèn)和匯川區(qū)的北京路街道劃入。 |
匯川區(qū)成立前,所轄地域分屬于遵義縣(現(xiàn)播州區(qū))和紅花崗區(qū)。 2003年12月,析紅花崗區(qū)上海路、洗馬路、北京路3街道和高橋鎮(zhèn)、董公寺鎮(zhèn)與長征鎮(zhèn)坪豐居、坪豐村,以及遵義縣高坪鎮(zhèn)、泗渡鎮(zhèn)、板橋鎮(zhèn)、團澤鎮(zhèn)成立匯川區(qū),并于2004年6月16日正式掛牌。 因境內(nèi)匯川壩而得名。 2016年3月,遵義縣松林、山盆、毛石、沙灣、芝麻5鎮(zhèn)劃入。 |
春秋戰(zhàn)國時屬鄨國地。 秦置鄨縣,屬巴郡。 漢先后屬犍為郡、牂牁郡。 隋屬牂州。 唐貞觀九年(635)置恭水縣,為郎州治。 十三年更郎州為播州乃為治所。 十四年更名羅蒙縣。 十六年改為遵義縣,取于《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唐代以后,期間多有置廢分合。 元、明先后屬播州安撫司、播州宣慰司。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播州改土歸流,復(fù)置遵義縣,屬遵義府,府、縣同廓。 1913年廢府存縣,屬黔中道。 1949年將遵義縣城區(qū)及近郊析置遵義市,屬遵義專區(qū)。 1951年市、縣合并。 1952年市、縣分開。 1958年撤縣并入遵義市。 1961年8月,恢復(fù)遵義縣建置。 1970年屬遵義專區(qū)。 1997年,將遵義縣新蒲、深溪、金鼎3鎮(zhèn)劃入紅花崗區(qū),屬遵義市。 2003年12月,將高坪、團澤、泗渡、板橋4鎮(zhèn)劃入遵義市匯川區(qū)。 2016年3月,撤銷遵義縣,設(shè)立播州區(qū),區(qū)人民政府駐南白鎮(zhèn)。 以沿用近千年的播州命名。 將原遵義縣的山盆、芝麻、沙灣、毛石、松林5鎮(zhèn)劃入?yún)R川區(qū),新舟、蝦子、三渡、永樂、喇叭5鎮(zhèn)劃入紅花崗區(qū)。 2016年6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 同年撤銷南白鎮(zhèn)、龍坑鎮(zhèn),設(shè)立南白、播南、影山湖、桂花橋、龍坑5街道,區(qū)政府駐地變更為南白街道。 |
唐貞觀十六年(642)置夜郎縣(今夜郎壩),為珍州治。 十七年(643)于南境置榮懿縣,為溱州治(元田壩)。 于今縣東部置播川縣,西北置麗皋縣,并屬珍州。 天寶初改珍州為夜郎郡。 乾元初復(fù)名珍州。 元和二年(807)廢珍州夜郎郡,夜郎、麗皋2縣隸溱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復(fù)置珍州,夜郎、麗皋2縣入隸。 宣和三年(1121)州縣俱廢。 六年(1124)置播川縣,屬南平軍。 寶佑六年(1258)以原播川縣地置鼎山縣。 元至元十六年(1279)復(fù)名播川縣。 明洪武六年(1373)析置播川、桐梓、松坎3驛。 萬歷二十九年(1601)于桐梓驛(今新站附近)置桐梓縣,尋遷播川驛(今縣城),屬四川遵義軍民府。 清雍正五年(1727)隨遵義府改隸貴州省。 1913年隸黔中道。 1920年直屬于省。 1935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曾兩度駐桐梓。 1949年屬遵義專區(qū)。 197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屬遵義市。 2015年,縣政府駐地婁山關(guān)鎮(zhèn)撤銷,設(shè)置婁山關(guān)街道、海校街道,政府駐地變更為海校街道。 |
隋大業(yè)七年(611)置綏陽縣,因綏陽山得名,屬明陽郡,治所在今鳳岡縣境內(nèi)。 唐先后置夷州、朗州、播州,其治所皆今縣境內(nèi)。 宋咸淳末縣廢。 元屬播州宣慰司。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播州改土歸流,復(fù)置綏陽縣,屬四川遵義軍民府。 清雍正五年(1727)隨遵義府由四川改隸貴州。 1913年屬黔中道。 1918年廢道,直隸貴州省。 1935年,隸貴州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遵義專區(qū)。 197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屬遵義市。 |
唐武德二年(619)置洋川縣,屬義州。 貞觀十六年(642)置樂源縣,兼置珍州。 元和二年(807)廢珍州。 宋乾德三年(965)復(fù)置珍州。 四年改名高州。 開寶元年(968)改名西高州。 大觀二年(1108)復(fù)名珍州,治樂源縣。 咸淳末州、縣俱廢,改隸播州。 元初置珍州思寧等處長官司,隸播州宣撫司,至正二十五年(1365)為避明玉珍諱,改為真州思寧長官司。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真州長官司,屬播州宣慰司。 萬歷二十九年(1601)改置真安州,治舊城(今道真縣境),屬四川遵義軍民府。 四十八年徙治毋斂壩(今新州)。 南明永歷四年(1650)徙治古鳳山麓(即今縣城)。 清雍正二年(1724)為避胤禛諱更名正安州。 雍正五年(1727)隨府改隸貴州。 1913年廢州,改置正安縣,隸黔中道。 1935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析東北部地置道真縣。 1949年屬遵義專區(qū)。 1958年道真縣并入,1961年析出復(fù)置。 197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屬遵義市。 |
道真地域秦屬巴郡(治今重慶巴南區(qū))。 漢屬涪陵縣(治今重慶彭水)。 隋屬牂柯郡。 唐宋為珍州轄境。 元屬珍州思寧等處長官司。 明屬真安州。 清屬正安州。 1913年屬正安縣。 1941年析正安縣東北部置縣,以漢代名儒尹珍之字“道真”命名,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遵義專區(qū)。 1958年并入正安縣。 1961年復(fù)置。 1986年改置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屬遵義市。 |
隋開皇十九年(599)置務(wù)川縣,因川為名。 隸庸州(治今重慶黔江東),轄有今部分縣境。 隋大業(yè)二年(606)隸巴東郡(治今重慶奉節(jié))。 縣治在今黃都鎮(zhèn)境。 隋大業(yè)七年(611)置高富縣,隸明陽郡。 唐武德二年(619)置盈隆縣,隸黔州。 唐武德四年(621)設(shè)務(wù)川郡,領(lǐng)務(wù)川、涪川、扶陽3縣,旋即改郡名為務(wù)州。 貞觀四年(630)改為思州。 宋政和八年(1118)移思州及務(wù)川縣治于今縣城,州、縣治所同城。 宣和中廢思州,降務(wù)川縣為城。 宋紹興元年(1131)復(fù)置務(wù)川縣。 元至元十八年(1281)因“婺星飛流化石”降務(wù)川城北,更縣名為“婺川”,隸思州安撫司。 明洪武五年(1372)隸鎮(zhèn)遠州。 明洪武十七年(1384)隸思州宣慰司。 明永樂十二年(1414)隸思南府。 1913年屬黔東道。 1935年屬貴州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后坪縣西部劃入婺川縣。 195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59年國務(wù)院批復(fù)更縣名為“務(wù)川縣”。 1986年,國務(wù)院批復(fù)成立務(wù)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1997年屬遵義市。 |
今縣域隋屬明陽郡(治今貴州德江縣)。 唐先后屬義州、夷州、智州、思州。 宋屬思州安夷縣。 元初置大保龍泉長官司(治今址)。 明洪武七年(1374)置龍泉坪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 永樂十二年(1414)劃入石阡府。 萬歷二十九年(1601),廢龍泉長官司置龍泉縣。 1913年更名鳳泉縣,因龍泉出鳳凰山下而名,屬黔東道。 1930年更名鳳岡縣,因城東鳳凰山而得名。 1935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37劃入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2月隸屬遵義專區(qū)。 1958年12月,撤銷鳳岡縣建置并入湄潭縣。 1961年8月,恢復(fù)鳳岡縣。 197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屬遵義市。 |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播州改土歸流,置湄潭縣,屬平越軍民府。 置縣治于苦竹壩。 因南有湄江與湄水河顛倒流合,匯入彎環(huán)如眉之深潭,故名湄潭。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平越軍民府裁去軍民二字稱平越府。 清嘉慶三年(1798)改置平越直隸州。 清同治元年至七年(1862-1868),湄潭暫隸遵義府。 1913年隸屬黔中道。 1920年廢道后直屬于省。 1935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次年改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遵義專區(qū)。 1958年,湄潭、鳳岡、余慶三縣合并為湄潭縣。 1961年湄、鳳、余三縣分置,仍隸屬遵義專區(qū)。 197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7屬遵義市。 |
漢為且蘭縣(治今貴州黃平縣)地。 西晉置萬壽縣(治今貴州甕安縣)。 隋為牂柯縣地。 唐置建安縣,屬牂州唐乾符三年(876),在今余慶地域分設(shè)白泥、余慶校尉。 元初置余慶、白泥2長官司,屬播州宣撫司。 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余慶、白泥長官司為州。 明洪武十七年(1384)廢州復(fù)置余慶、白泥2長官司。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以2長官司合置余慶縣,因余慶長官司命名,屬平越軍民府。 1914年隸黔中道。 1935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37年隸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鎮(zhèn)遠專區(qū)。 1956年改隸遵義專區(qū)。 1958年并入湄潭縣。 1961年復(fù)置。 197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隸遵義市。 |
夏商春秋時為鳛國地。 戰(zhàn)國后期屬巴郡符縣。 秦隸巴郡、蜀郡。 西漢屬犍為郡符縣(治今四川合江縣)。 東漢為鳛部地。 魏晉屬江陽郡符縣。 隋屬瀘川郡合江縣。 唐貞觀十六年(642)中東部屬溱州,儀鳳二年(677)分屬淅州(治今四川淅川縣)、藺州(治今四川古藺縣)。 北宋大觀三年(1109)屬滋州。 南宋宣和三年(1121)廢州,改為武都城。 元屬古滋長官司。 明洪武四年(1371)屬永寧長官司。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屬仁懷縣。 清道光二十年(1840)遵義府經(jīng)移駐溫水,稱溫水府經(jīng)。 1914年設(shè)溫水分縣,屬赤水縣兼管。 1915年設(shè)鳛水縣,縣衙駐溫水,隸黔中道。 因轄境有鳛水河,故以此為縣名。 翌年(1916)縣衙遷駐官渡(今赤水市官渡鎮(zhèn))。 1935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遵義專區(qū)。 1950年縣人民政府遷溫水,1951年4月遷東皇。 1959年改鳛水縣為習水縣。 1964年簡化為習水縣。 1965年12月析長沙、官渡2區(qū)歸赤水縣,劃赤水縣土城、醒民、隆興3區(qū)及仁懷縣永安、桑木、回龍3區(qū)入轄。 199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屬遵義市。 2015年,全縣由23個鄉(xiāng)(鎮(zhèn))設(shè)為4個街道20鎮(zhèn)2鄉(xiāng),政府駐地變更至杉王街道。 |
漢為犍為郡符縣地。 西晉永嘉五年(311)析符縣置安樂縣。 南朝梁廢安樂縣為安樂戍。 北周屬合江縣。 宋大觀二年(1108)置安溪縣,隸純州,三年置仁懷縣,隸滋州。 宣和三年(1121)降仁懷縣為堡。 元為播州軍民安撫司仁懷、古磁等處。 明初為播州仁懷里。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建仁懷縣,治所留元壩(今赤水市),隸屬四川遵義軍民府。 清雍正五年(1727)隨遵義府改隸貴州,八年(1730)仁懷縣城遷生界(今仁懷市),遵義府糧捕通判駐舊城(今市區(qū))。 乾隆三年(1738),劃仁懷縣的仁懷里、河西里、土城里在仁懷舊城(今市區(qū))設(shè)遵義分府。 十三年(1748),改遵義分府為遵義廳,亦稱仁懷廳。 四十一年(1776)改設(shè)仁懷直隸廳,隸貴州糧儲道。 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隸遵義府,因仁懷廳、縣同名,以赤水河改稱赤水廳。 1914年廢廳設(shè)赤水縣,屬黔西道。 1935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遵義專區(qū)。 1965年劃土城、隆興、醒民3區(qū)歸習水縣,以習水縣官渡、長沙2區(qū)入轄。 1970年屬遵義地區(qū)。 1990年撤縣建赤水市,隸屬遵義地區(qū)。 1997年,隸屬省管,由遵義市代管。 |
北宋大觀三年(1109),置仁懷縣,屬滋州(治今貴州習水縣土城鎮(zhèn)),治所在復(fù)興場。 以布施仁愛之心,懷柔邊遠之民之意命名。 別名符陽。 宣和三年(1121)改縣為堡,屬瀘州郡。 元設(shè)懷陽縣,置仁懷、古滋長官司,均屬播州安撫司。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復(fù)建仁懷縣,隸四川遵義軍民府。 清雍正五年(1727)隨遵義府改屬貴州。 清乾隆三年(1738)析置赤水縣(今市)。 1913年屬黔中道。 1915年析置鳛水縣(今習水縣)。 1920年直隸貴州省。 1935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隸屬遵義專區(qū)。 1995年撤銷仁懷縣,設(shè)立縣級仁懷市,隸屬遵義地區(qū)代管。 1997年隸屬遵義市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