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 西漢時復置夷陵縣,屬南郡。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改夷陵為西陵,是歷史上宜昌第一次使用“西陵”二字作為地方治所專名。 唐時改夷陵郡為峽州。 元時為峽州路。 明洪武九年(1376),改為夷陵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為東湖縣,屬宜昌府管轄。 民國時期改為宜昌縣,屬湖北省荊南道及專員公署管轄。 宜昌解放后,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城區(qū)成立了第一、二、三區(qū)政府。 |
伍家崗區(qū)系1億年前地殼運動隆起的陸地,約在7千萬年前形成。 夏商時期,伍家崗區(qū)一帶為古荊州地,西周時為楚國地,秦時屬南郡,西漢時為夷陵縣屬地。 東漢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魏在今伍家崗區(qū)臨江坪一帶設置臨江郡。 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臨江郡改稱宜都郡。 東吳黃武元年,即公元222年改稱西陵郡。 自晉太康年間,即公元280年至289年,復改稱夷陵縣地后,伍家崗區(qū)一直是古夷陵,今宜昌的一方土地。 清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伍家崗區(qū)一帶所在的彝陵州改為宜昌府。 1852年以后,川鹽運銷鄂境,今伍家崗區(qū)大公橋、萬壽橋一帶沿江設立碼頭和堆貨場。 公元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簽訂,宜昌辟為通商口岸后,今伍家崗區(qū)的大公橋一帶成為街市區(qū),勝利一路、萬壽橋一帶成為商貿市場和宜昌主要的水陸交通門戶。 1912年,伍家崗區(qū)一帶為縣城郊區(qū),境內寶塔河,沈家店,臨江坪等地為鎮(zhèn)。 1949年7月,今大公橋到萬壽橋一帶劃為宜昌市域,屬宜昌市第一區(qū)(信義鎮(zhèn)),其余地區(qū)屬宜昌縣第八區(qū)。 伍家崗區(qū)前身為宜昌市城區(qū)和陸續(xù)由宜昌縣劃入的市郊區(qū)一部分組成。 1950年,撤銷市轄區(qū)建制,廢除保甲制。 1951年,今楊岔路一帶劃入宜昌市域。 1952年,漢宜村由宜昌縣劃入宜昌市;1956年3月,宜昌縣白洋鄉(xiāng)聯合社,今寶塔河一帶劃入宜昌市;1958年10月,宜昌縣伍家鄉(xiāng)的共前等三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白洋鄉(xiāng)的火光等五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劃入宜昌市。 1961年,除保留伍家鄉(xiāng)的共前、共勤、林特場、洋壩蔬菜科研所、水產大隊,白洋鄉(xiāng)的火光等村外,轄區(qū)1958年由宜昌縣劃入的其他社隊退歸宜昌縣管轄。 1970年宜昌縣伍家公社、花艷公社的3個大隊等劃入宜昌市。 1971年宜昌縣花艷公社、白洋公社的6個大隊劃入宜昌。 1974年,成立宜昌市伍家崗街道辦事處。 1975年,伍家、白洋、花艷公社合并組建成新的伍家人民公社。 至此,原宜昌縣的伍家及花艷、白洋公社一帶分別劃入宜昌市郊。 1980年,成立宜昌市萬壽橋街道辦事處。 1984年,土門鄉(xiāng)靈寶大隊的8個生產隊和土門鄉(xiāng)車站大隊的4個生產隊,天臺鄉(xiāng)鐘家畈大隊的第八生產隊劃入宜昌市郊區(qū)。 1984年3月,撤銷郊區(qū)各人民公社,改伍家人民公社為伍家鄉(xiāng)。 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fā)出國函[1986]第188號文件,批準成立了宜昌市伍家崗區(qū)。 屬宜昌市至今。 |
東漢建安十九年(214),西蜀大將關羽曾在江南城墻嶺操練兵丁。 清乾隆十一年(1746),宜昌總鎮(zhèn)陳綸在城墻嶺立“漢壽亭候點兵處”石碑,以作紀念。 此后歷代在點軍設置官衙治所,宜昌縣府也曾兩度南遷至此。 自東晉以來,點軍先后屬夷陵(峽州)、宜昌、東湖等州縣所轄,曾兩次作為治址。 宋朝初年,點軍境地為夷陵七鄉(xiāng)之一。 清代,宜昌縣安完糧簿改編為5鄉(xiāng)38鋪(《宜昌縣志》1993版),轄內屬地分屬崇禮、德治等鄉(xiāng)。 1916年,宜昌縣行政體制由鄉(xiāng)鋪改為區(qū)團,下設保甲牌(此體制延續(xù)至1949年)。 1935年4月,宜昌縣設4區(qū)6鎮(zhèn)28鄉(xiāng),點軍境地大部屬第一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點軍區(qū)域屬轄多次變更。 解放初期,點軍大部分區(qū)域屬宜昌第九區(qū)管轄。 1950年8月,卷橋河安安廟組建為安龍鄉(xiāng)。 1958年8月,全國實行人民公社體制,市郊在江南點軍、艾家、安龍三個鄉(xiāng)的基礎上組建點軍人民公社。 1975年,十里紅人民公社與點軍區(qū)人民公社合并,組建點軍大公社。 1984年,全國取消人民公社體制,實行鄉(xiāng)鎮(zhèn)體制。 點軍區(qū)人民公社改名點軍鄉(xiāng)。 1986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宜昌市設立點軍區(qū)。 名稱沿用至今。 |
猇亭得名于東漢,吳蜀夷陵(猇亭)之戰(zhàn)。 猇亭初屬蜀,后歸吳。 南朝陳時,屬后梁江北夷道。 南朝天嘉元年(560),屬宜都郡。 隋、唐、宋、元時,先后屬夷道縣、夷陵郡、宜都縣、峽州路所轄。 明弘治九年(1496),改稱興善里,屬荊州府夷陵州宜都縣。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改稱興善鋪,臨江有虎腦背市,仍屬湖廣荊州府夷陵州宜都縣。 清同治三年,屬宜昌府夷陵州宜都縣。 時轄東西廣七里,南北長十六里。 民國十九年(1930),宜都縣設第三區(qū),下設古老背鎮(zhèn)、云池等鄉(xiāng)鎮(zhèn)。 民國二十九年(1940),日寇入侵宜昌,江北古老背、白洋區(qū)淪陷。 民國三十五年(1946),宜都縣將古老背鎮(zhèn)更名猇亭鎮(zhèn)。 1950年3月,撤鄉(xiāng)保甲,設古老背區(qū)。 1953年,古老背區(qū)下轄團結、云池、善溪窯、善溪沖、新順、藍家、福善、新農、龍王湖、三合垸鄉(xiāng)和古老背鎮(zhèn)。 1954年,宜昌縣將土門區(qū)所轄雞子山鄉(xiāng),劃屬宜都縣古老背區(qū)。 1955年7月,宜都、枝江兩縣合并,宜都縣設13區(qū),古老背區(qū)轄團結、云池、福善、善溪窯、新田畈、沙灣鄉(xiāng)與古老背鎮(zhèn)。 1957年,宜都縣撤古老背區(qū),云池鄉(xiāng)部分劃屬白洋區(qū)善溪窯鄉(xiāng)管轄,余下部分和團結鄉(xiāng)、古老背鎮(zhèn)屬紅花套區(qū)。 1958年,全縣實行“人民公社化”,古老背鎮(zhèn)及團結鄉(xiāng)劃屬紅花套人民公社,團結鄉(xiāng)稱團結管理區(qū)。 1961年4月,宜都縣恢復區(qū)制,迎憲(云池)、星光(方家崗)、長春(下馬槽)、新建(桃子沖)4村由善溪窯管理區(qū)劃入團結管理區(qū),設團結人民公社及古老背鎮(zhèn),仍屬紅花區(qū)所轄。 1962年10月,“枝宜”分縣,成立云池人民公社,猇亭設有云池、團結人民公社與古老背鎮(zhèn),屬宜都縣紅花區(qū)。 1975年,撤區(qū)并社,古老背鎮(zhèn)與云池、團結公社合并為古老背鎮(zhèn)人民公社,直屬宜都縣轄治。 1982年12月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將宜都縣古老背鎮(zhèn)人民公社及所轄17個大隊及宜昌縣土門人民公社虎牙管理區(qū)所轄7個大隊劃歸枝江縣管轄。 將古老背鎮(zhèn)人民公社更名為猇亭鎮(zhèn)人民公社。 1984年,全國農村人民公社體制撤銷,猇亭鎮(zhèn)人民公社更名為枝江縣猇亭鎮(zhèn)。 1992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qū)猇亭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同年4月,宜昌地、市合并,更名為宜昌市猇亭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1993年9月,宜昌市人民政府決定將猇亭開發(fā)區(qū)所轄黃龍寺、長壽山兩村劃屬宜昌市成立三峽航空小區(qū)。 1994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文(鄂政函〔1994〕45號),將枝江縣猇亭鎮(zhèn)劃歸宜昌市管轄。 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湖北省宜昌市設立猇亭區(qū)的批復》國函〔1995〕21號,設立宜昌市猇亭區(qū)。 下設古老背、云池、虎牙三個街道。 2000年9月,宜昌市人民政府發(fā)文〔2000〕168號,將三峽航空小區(qū)所轄黃龍寺小區(qū)(含長壽山)剝離三峽機場,劃屬猇亭區(qū)云池街道。 2015年,猇亭區(qū)轄古老背、云池、虎牙3個街道。 2020年12月,猇亭區(qū)屬宜昌市管轄至今。 |
周初,為夔國地。 楚成王三十八年(前634),楚滅夔,歸于楚并。 《史記》載,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于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改夷陵置巫縣,屬南郡,郡治江陵。 西漢復置夷陵縣,屬南郡,郡治江陵。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夷陵縣屬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所立之臨江郡;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屬蜀由臨江郡所改之宜都郡。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改夷陵縣為西陵縣;晉太康元年(280),復改西陵縣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置宜昌縣,宜昌縣名始見于史,隋廢。 夷陵、宜昌屬宜都郡,郡治在夷陵縣。 南北朝時,宋、齊均名夷陵縣,屬宜都郡,郡治夷陵。 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后周改陜(xia)州。 隋大業(yè)三年(607)復夷陵縣,屬由陜州所改之夷陵郡,郡治在夷陵縣。 唐武德二年(619)夷陵縣屬由夷陵郡所改之陜州;天寶初年,屬由陜州所改之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屬由夷陵郡所改之陜州,州、郡治均在夷陵縣。 五代時,夷陵縣屬陜州,隨陜州一度歸于南平國。 宋元豐年間(1078~1085),夷陵縣屬由陜州所改之峽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屬由峽州所升之峽州路,州、路治均在夷陵;二十四年(1364)撤銷夷陵縣,并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旋降峽州府為峽州,直隸湖廣行省。 明洪武九年(1376),改峽州為夷陵州。 清順治五年(1648),改夷陵為彝陵。 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為宜昌府,并以原夷陵縣境立東湖縣,府治在東湖縣,縣城因此以“宜昌”稱行于天下。 民國元年(1912),廢宜昌府,改東湖縣為宜昌縣,先后隸屬于荊宜道、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3月,宜昌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當陽專署,5月,隸屬湖北省宜昌專署。 同年7月,縣城解放,縣城及近郊劃出設宜昌市,縣直機關仍設宜昌市內。 1970年7月,因興建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縣直機關從市內北遷小溪塔。 1975年,宜昌專區(qū)改稱宜昌地區(qū),隸屬關系不變。 1992年3月,宜昌縣隸屬宜昌地、市合并后的宜昌市。 2001年3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宜昌縣,設立宜昌市夷陵區(qū),原宜昌縣的土城鄉(xiāng)、橋邊鎮(zhèn)、艾家鎮(zhèn)劃歸宜昌市點軍區(qū)管轄。 同年7月28日,宜昌市夷陵區(qū)正式成立。 2018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復,將宜昌市西陵區(qū)南津關村、前坪村、龍泉山村、南津關社區(qū)等“三村一社區(qū)”劃轉夷陵區(qū)小溪塔街道辦事處管轄。 |
春秋戰(zhàn)國屬楚國封地。 西漢建元元年(140)置縣,“以其臨沮水”得名臨沮縣。 治所在今洋坪鎮(zhèn)雙路村,屬南郡,直至東漢。 三國時屬荊州府新城郡。 東晉隆安末年(401),遷治今舊縣鎮(zhèn)亭子山,改臨沮為高安,仍隸襄陽郡。 南朝宋初為汶陽郡治,齊梁因之。 北周武成元年(559),改高安為遠安,隸屬峽州。 隋代大業(yè)三年(607)隸荊州夷陵郡。 唐初(758)復夷陵為峽州,屬山南東道,遠安仍隸屬峽州。 后唐初年,遠安曾并入南平國(即荊南)。 宋代仍屬峽州夷陵郡,隸荊湖北路。 元升峽州為路,仍領遠安。 明洪武九年(1376)改峽州為夷陵州,領遠安。 成化四年(1468)移治今縣城。 清初因之。 雍正十三年(1735)屬荊州府。 乾隆五十六年(1791)遠安屬荊門直隸州。 民國時期遠安始屬襄陽道,繼屬荊宜道。 民國21年(1932)屬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24年(1935)改屬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39年1月,縣治所先后經向家畈、兩河口、鹿苑寺、舊縣、張家臺、黃家壩,輾轉遷至洋坪鎮(zhèn)蘆溪寺,抗戰(zhàn)勝利后遷回縣城文廟。 1948年8月6日遠安解放,在南漳金襄坪成立愛國民主南遠縣政府,隸屬江漢軍區(qū)當陽專署。 1949年5月下旬,遠安、南漳分治,遠安改屬宜昌行政公署,縣委、縣政府機關及所屬單位駐洋坪鎮(zhèn)譚家坪,6月底遷至縣城。 1959年隸屬宜都工業(yè)區(qū)。 1961年隸屬宜昌專區(qū)。 1970年隸屬宜昌行政公署。 1992年隸屬宜昌市至今。 |
興山縣,后漢三國時吳景帝(孫休)永安三年(260),析秭歸縣游家河以北置興山縣,屬建平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興山仍屬建平郡。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置長寧縣,興山并入長寧,屬秭歸郡。 隋朝,開皇元年(581)改長寧為秭歸,興山復入秭歸,屬巴東郡。 唐朝,武德三年(620),復設興山縣,隸屬歸州。 天寶初年,屬巴東郡。 乾元初年復屬歸州,隸屬山南東道。 五代十國,屬歸州。 宋朝,熙寧五年(1072)改興山縣為興山鎮(zhèn),并入歸州。 元佑初年復置興山縣,隸屬荊湖北路。 建炎中(1128)屬夔州路。 元朝,至元十六年(1222)屬歸州,隸屬湖廣行中書省。 明朝,洪武九年(1376)興山屬夷陵州。 正統九年(1444)三月興山并入歸州。 弘治三年(1490)再設興山縣隸屬歸州。 清朝,興山隸屬歸州,雍正十三年(1735),歸州改屬宜昌府,興山縣隸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至十三年(1912-1924年)興山隸屬荊南道后改荊宜道。 民國二十一至二十四年(1932-1935)屬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五至三十八年(1936-1949)屬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其間1930至1932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巴(東)興(山)(秭)歸蘇維埃政權,屬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之一。 1949年8月6日興山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山縣隸屬湖北省宜昌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隸屬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qū)專員公署,1955年隸屬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隸屬宜都工業(yè)區(qū)行政公署。 1961年5月撤宜都工業(yè)區(qū)行政公署設宜昌地區(qū)專署,興山屬之。 1968年1月隸屬宜昌地區(qū)革命委員會。 1978年8月隸屬宜昌地區(qū)行政公署。 1992年7月6日,撤銷宜昌地區(qū),興山縣隸屬宜昌市人民政府至今。 1992年12月12日,《關于湖北省興山縣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復》民行批〔1992〕161號,將興山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高陽鎮(zhèn)遷至古夫鎮(zhèn)。 |
殷商時代為歸國所在地。 西周前期為楚子熊繹之始國。 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為夔子國。 春秋中期屬楚。 戰(zhàn)國后期稱歸鄉(xiāng)。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設郡縣,歸鄉(xiāng)為南郡所轄。 西漢元始二年置秭歸縣。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置秭歸郡,避郡縣同名而改秭歸為長寧縣。 隋開皇三年(583)罷天下諸郡,改長寧為秭歸。 唐武德二年(619)置歸州。 天寶元年(742)改置巴東郡,治秭歸。 乾元元年(758)復置歸州。 宋時仍名歸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為歸州路,十六年(1279)降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廢歸州置秭歸縣,隸夷陵州。 十年(1377)再改秭歸為長寧縣。 十三年(1380)裁長寧縣復置歸州。 清雍正七年(1729)置歸州為直隸州,隸屬湖北省。 雍正十三年(1735)升夷陵州為宜昌府,歸州直隸州降為縣級州,屬宜昌府,不再轄縣。 民國元年(1912)改為秭歸縣,自此名稱沿用至今。 |
西漢高帝時,始置佷山縣,以縣西清江岸邊六十千米處一山峰佷山命名。 置治同昌市(州衙坪),隸屬武陵郡。 東漢時,隸屬南郡,治置同昌市。 三國時,先隨魏屬荊州臨江郡,后為蜀、吳,屬荊州宜都郡。 晉至南北朝先屬晉朝佷山縣,置治州衙坪,隸屬荊州宜都郡。 南北朝時,先由南齊置佷山縣,又稱方山縣,置治兩河口,后由梁國置宜昌縣,置治州衙坪,再后由后周置鹽水縣,隸屬資田郡,置治資丘、鹽池河。 至隋,開皇八年(588)置長楊縣,以佷山旁長楊溪命名,置治龍舟坪,隸屬南郡。 其間“先后置清江縣、鹽水縣、巴山縣,并置有江州及荊州和清江郡。 唐朝,因唐忌隋姓,且龍舟坪后山有宜陽山,即改名長陽縣。 其間武德四年,以縣置睦州,并置巴山、鹽水二縣。 八年州廢省鹽水,以長陽、巴山隸屬東松州!遍_皇八年,省巴山入長陽。 至五代時,長陽隸屬荊南國江陵府,置治龍舟坪。 宋時,屬峽州,元屬峽州路,始設意利、市備(柿梖)土司。 明代屬荊州府武陵州,設施都、麻栗、玉江、長灘、靖安及容美等土司。 清代屬歸州宜昌府。 民國時期屬荊宜道及第九、七、六行政督察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屬宜昌地區(qū)行署。 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長陽縣,成立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屬宜昌地區(qū)行屬。 1992年,地市合并后,改屬宜昌市管轄至今。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秦屬黔中郡,西漢隸武陵郡,后漢隸南郡;三國先屬蜀,后屬吳,隸宜都郡;梁屬江州,西魏屬拓州,北周屬亭州,隸資田郡(今資丘);隋初屬睦州,后隸荊州南郡;唐初復睦州,后屬峽州郡;五代屬南平峽州;宋屬荊湖北路峽州;元屬荊湖北道峽州路,元末土司錯雜其間,長茅關(今采花鄉(xiāng)長茂司)之南,菩提隘(今長樂坪鎮(zhèn)荒口)之西,隸容美土司,歸四川管轄;明初歸湖廣管轄,明天啟七年(1627)之后,百年關(長樂坪鎮(zhèn))以西仍屬容美宣撫司。 清初隸夷陵州,后隸荊州府。 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將容美宣慰司所轄之五峰、水浕、石梁各司地,與從長陽、宜都、石門、松滋等縣劃出的部分地域合而設縣,欽定縣名“長樂”,隸屬由原夷陵州改設的宜昌府。 民國三年(1914),因與福建省、廣東省的長樂縣同名,以縣城西南五個山峰并立,且原系五峰長官司為由,更名為五峰縣。 1927年廢荊州道而直屬湖北省省政府。 1931年以后,屬宜昌行政專員公署管轄。 1949年11月全縣解放,成立五峰縣人民政府,并將原崇信鄉(xiāng)(今王畈鄉(xiāng))劃歸宜都縣。 縣政府機關初設漁洋關。 1950年春遷至老城五峰鎮(zhèn),屬宜昌行政公署管轄。 1957年和1958年,將長陽縣的紅漁坪鄉(xiāng)和星巖坪鄉(xiāng)相繼劃入五峰縣,1963年又將長陽縣的傅家堰區(qū)劃入五峰縣,1976年將牛莊公社的青樹坳、包二嶺兩個大隊劃歸長陽縣。 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關于湖北省設立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批復》國函〔1984〕字115號,撤銷五峰縣,設立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1984年12月12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正式成立。 1988年撤區(qū)并鄉(xiāng),設立5鎮(zhèn)11鄉(xiāng)(五峰鎮(zhèn)、長樂坪鎮(zhèn)、漁洋關鎮(zhèn)、仁和坪鎮(zhèn)、灣潭鎮(zhèn)、水浕司鄉(xiāng)、謝家坪鄉(xiāng)、后河鄉(xiāng)、白鹿莊鄉(xiāng)、蒿坪鄉(xiāng)、清水灣鄉(xiāng)、升子坪鄉(xiāng)、傅家堰鄉(xiāng)、采花鄉(xiāng)、牛莊鄉(xiāng))。 1992年7月6日,《國務院關于湖北省宜昌地市合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批復》國函〔1992〕78號,撤銷宜昌地區(qū),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劃歸宜昌市領導。 1996年對鄉(xiāng)鎮(zhèn)范圍做進一步調整,將11個鄉(xiāng)鎮(zhèn),合并為8個鄉(xiāng)鎮(zhèn)(五峰鎮(zhèn)、長樂坪鎮(zhèn)、漁洋關鎮(zhèn)、仁和坪鎮(zhèn)、灣潭鎮(zhèn)、傅家堰鄉(xiāng)、采花鄉(xiāng)、牛莊鄉(xiāng))。 |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境屬楚地,秦時屬南郡,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已置縣。 名夷道縣。 西漢末年更名為江南縣,不久復名夷道縣。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屬臨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 宜都之名始此。 南朝陳時,后梁與陳劃江為界,將縣域分為江北夷道,江南夷道二縣。 陳天嘉元年(560),江南夷道改為宜都縣,江北夷道仍名夷道。 隋開皇七年(587)廢宜都郡,宜都縣改為宜昌縣。 唐初縣域仍置宜昌,夷道二縣。 武德二年(619)改宜昌縣為宜都縣。 貞觀八年(634)夷道縣并入宜都縣。 宋朝時,屬荊湖北路峽州夷陵郡。 元代,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山南北道峽州路,隸屬河南行省。 明代,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夷陵州。 清順治四年(1647),隸屬于荊州府夷陵州,雍正十三年(1735)改屬荊州府。 民國初年屬湖北省荊南道。 民國十九年(1930)設4區(qū),有13個集鎮(zhèn)。 1955年,撤銷枝江縣,其轄區(qū)劃歸宜都縣管轄。 1962年恢復枝江縣制,江北歸劃枝江管轄,江南劃歸宜都管轄。 1982年所轄古老背鎮(zhèn)公社劃歸枝江縣管轄。 1987年撤銷宜都縣,改為枝城市。 1998年,枝城市更名為宜都市,屬湖北省宜昌市管轄至今。 |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白起伐楚,在郢都置南郡,始設當陽縣。 其境東臨漢水,西抵沮河,南至麥城,北達今荊門中部,置縣迄今已2200多年。 隋開皇七年(587),廢平州為玉州,九年,廢玉州及所領屬地,復置當陽縣。 隸屬幾經變易,縣城多次遷徙,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縣治在玉陽鎮(zhèn)穩(wěn)定沿襲下來。 清代縣制又經多次變易,乾隆五十六年(1791),升荊門州為荊門直隸州;當陽、遠安隨州屬湖北布政司。 中華民國元年(1912)屬襄陽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廢道存縣,屬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8年7月為荊當縣。 1949年5月荊當分治,當陽縣隸屬宜昌專屬。 1988年10月22日,《民政部關于同意湖北省設立當陽市給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批復》民批〔1988〕44號,撤銷當陽縣,設立當陽市(縣級),以原當陽縣的行政區(qū)域為當陽市的行政區(qū)域。 |
周稱丹陽,屬楚。 春秋前期乃楚都所在地。 秦時屬南郡。 漢代始設枝江縣,縣治沮中,為南郡18縣之一。 三國時,吳析枝江為旌陽、枝江兩縣,皆屬南郡。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旌陽縣并入枝江縣。 陳時撤枝江置羅郡,屬羅郡。 隋時復置枝江縣,屬南郡。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析江陵置長寧縣,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枝江并入長寧縣。 唐代宗大歷六年(771),撤銷長寧縣復置枝江縣,屬山南東道江陵府江陵郡。 五代十國時期,高季興父子踞江陵,稱南平國,枝江屬之。 宋朝,屬荊湖北路江陵府江陵郡。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枝江并入松滋縣。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復置枝江縣。 元朝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中興路。 明朝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枝江再次并入松滋縣。 明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枝江縣。 清朝屬湖北布政司荊州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屬湖北省。 民國三年(1913),屬荊南道。 民國十七年(1927)屬湖北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廢道存縣,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第四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7月17日枝江全縣解放,屬湖北省宜昌行政區(qū)專員公署。 1955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枝江并入宜都縣。 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17次會議決定恢復枝江縣,縣治馬家店鎮(zhèn),屬湖北省宜昌地區(qū)專員公署。 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準撤消枝江縣,設立枝江市(縣級),以原枝江縣的行政區(qū)域為枝江市的行政區(qū)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