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時(shí),晉侯以陽地賜大夫處父為食邑,稱陽邑。
西漢至隋開皇十八年(298)稱陽邑縣,后屬太原郡。
清順治元年(1644)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屬仁義鄉(xiāng)石象里、杏林里、陽邑里,長樂鄉(xiāng)回馬里、四卦里、浮圖第一里、浮圖第二里,城坊正西第三坊。
民國初年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為三區(qū)。
1940年為六區(qū),1946年為六區(qū),稱辛村區(qū)。
1950年為四區(qū),稱里美莊鄉(xiāng)、杏林鄉(xiāng)。
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稱陽邑鄉(xiāng);2001年2月,陽邑鄉(xiāng)、窯子頭鄉(xiāng)又合并為新陽邑鄉(xiāng),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