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為戎狄所居。
春秋、戰(zhàn)國為樓煩族人游牧地,戰(zhàn)國末期,趙國置雁門郡,治善無(今右衛(wèi)鎮(zhèn))。
秦置善無縣,屬雁門郡。
西漢添置中陵縣,王莽新朝雁門改為填狄,善無改為陰館,中陵改為遮害。
東漢初恢復(fù)原郡縣名稱,建武二十七年(51)雁門郡治南遷,屬定襄郡,治善無。
三國、西晉、十六國時期,多為鮮卑族人游牧地。
北朝北魏為畿內(nèi)地,置善無郡善無縣(郡縣同治),初屬司州,后屬恒州。
北朝東魏為柔然族(蠕蠕)游牧地。
北朝北齊、北周屬朔州廣安郡。
隋朝屬馬邑郡善陽縣(治所在今朔城)。
唐屬云州云中縣(治所在今大同市),天寶年間置靜邊軍。
五代后唐屬云州,后晉割讓給契丹(后稱遼)。
遼、金屬大同府云中縣。
元代屬大同路大同縣(治大同市)。
明設(shè)右衛(wèi)、玉林衛(wèi)和威遠(yuǎn)衛(wèi),為軍民共轄的實土衛(wèi)所,屬大同行都司(治大同市)。
清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撤銷右衛(wèi)、玉林衛(wèi)、威遠(yuǎn)衛(wèi)置右玉縣,府、縣同治右玉城。
民國廢府留縣,初屬雁門道,后直屬山西省。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侵占了縣城及交通要道沿線,山區(qū)由抗日民主政府管轄。
和右清縣抗日民主政府轄東北部山區(qū),后合并為右玉縣抗日民主政府,右南縣抗日民主政府、右山懷中心縣抗日民主政府轄東南部山區(qū),右平縣抗日民主政府轄西南部山區(qū)。
這些縣級政府初屬晉綏邊區(qū)十一專署,后改為五專署,1945年8月,人民民主政府遷入右玉城,轄全境。
1949年9月屬察哈爾省雁北專區(qū)。
1953年9月,東南部48個自然村劃歸山陰縣,轄城關(guān)1鎮(zhèn),47個鄉(xiāng)。
1958年11月,并入左云縣。
1961年4月,恢復(fù)縣制。
1972年11月,縣城由右玉城遷到梁家油坊。
1993年劃歸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