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巴蜀之后兩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秦在巴蜀同時實行分封制與郡縣制。
此后即以郫邑作為蜀郡的屬縣,稱郫縣,此為郫縣建置之始。
秦漢時期,郫縣轄地約涉及今郫縣、溫江、彭縣、灌縣等數(shù)縣之地。
三國蜀漢時,郫、綿、江源三縣各分出部分地區(qū)置都安縣,即今灌縣前身。
屬汶山郡。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郫縣南境、江源東境置溫江縣。
北周天和三年(568),廢都安并入郫縣。
后周時劃沱江北郫縣地為新置九隴縣的一部分。
隋開皇三年(583)撤溫江縣復(fù)并入郫縣。
隋仁壽元年(601),又廢汶山縣入郫縣。
隋仁壽三年(603)再分置萬春縣。
大業(yè)二年(606)再并入郫縣。
唐武德元年(618),于灌口鎮(zhèn)置盤龍縣,后改稱導(dǎo)江縣和灌縣。
唐武德三年(620)又置萬春縣,后復(fù)稱溫江縣。
明洪武十年(1377)并入灌縣,十三年(1380)復(fù)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并入郫縣,雍正七年(1729)復(fù)置。
民國時期,縣域基本無變動。
1950年后屬溫江專區(qū),1968年屬溫江地區(qū),1983年改屬成都市。
2016年,撤銷郫縣,設(shè)立成都市郫都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