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0年,壤塘稱牦牛徼外,漢武帝統(tǒng)一西南少數(shù)民族之前少被人所知。
隋末,為西山微外之地。
唐蕃時期,屬劍南西山。
全縣由三大區(qū)域組成:一是上寨片區(qū)。
原屬綽斯甲嘉絨藏區(qū),夏商周時代的綽斯甲,屬華夏外的方國部落,稱東女國所在地。
秦漢時期,即為羌人生息之地,為中央王朝徼外之地。
唐代屬吐蕃地,后為蜀郡之西域,屬安多三十六詩部落之一。
元代,沿其舊制推行土官制。
明代以來綽斯甲為嘉絨藏區(qū)十八土司之一,歷經(jīng)41代土司。
第33代土司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赴京,歸順清王朝。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受封安撫司。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授宣撫司,隸阜和協(xié)。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改隸懋功協(xié)。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趙爾豐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擬設(shè)縣,未果。
民國24年(1935年),紅四方面軍第二次駐留金川時于1935年10月在綏靖屯(今金川縣)建立大金省委,成立格勒得沙中央政府,下轄綽斯甲等地,置綽斯甲縣。
翌年7月,紅軍北上離綽,廢縣。
民國28年,南京中央政府批準,劃綽斯甲歸西康省,建“周來縣”未果,原屬甘孜州色達縣,系阿西部落領(lǐng)地。
二是杜柯片區(qū)。
明末清初,阿西骨系阿西普巴加脫離阿西部落聯(lián)盟,由青海省果洛草原到達杜曲下游的多朵生更重一帶的杜柯地區(qū),居住約百年。
清雍正年間(1724~1735年)又遷至上有“竹日”、中有“色塘”、下有“額拉”的地方,推舉瓦修、夏甲它為瓦修督系第一代頭人。
數(shù)代之后演變?yōu)槿蟛柯,至第六代瓦修頭人拉則四朗多吉時,游牧在翁柯、泥柯、杜柯等地的70多個部落先后歸順阿西部落,形成以阿西為核心的部落聯(lián)盟。
該區(qū)域素有阿西部落管轄6大農(nóng)區(qū)部落、4大牧區(qū)部落之說,部落關(guān)系迭跡難考。
三是南木達片區(qū)。
1378年,嘉絨撲龍人宗然拉西日-在中壤塘始建錯爾基寺。
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錯爾基寺-晉謁皇帝,歸順明朝,詔封錯爾基壽良足嘉尚為“弘教禪師”。
明正德四年(1509年),詔封錯爾基寺若爾堅于為國師。
明嘉慶二十九年(1550年),錯爾基寺二世-杰瓦僧格進京朝貢,晉謁嘉慶帝,受封為“大善法王”,降旨委其領(lǐng)轄八大坪、五大山。
“化外之域”的南木地區(qū),均在37座寺院的“以教代政”勢力的統(tǒng)轄之下,由各不相屬的大小部落分割占據(jù)。
1958年10月20日,經(jīng)國務(wù)院第八十一次會議通過,將色爾壩、上寨、杜柯、南木達合并設(shè)置壤塘縣,轄1鎮(zhèn)、11鄉(xiāng)。
2020年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和村級建制調(diào)整改革后,壤塘縣轄3個鎮(zhèn)、8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