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地昔為荒野、農田、塋地,屬武清縣轄。
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
乾隆年間其地東北部金鐘河沿岸漸成村落,時稱“王串子”的南方人來此落戶,建打谷場,俗稱“王串子場”,后逐漸演為“王串場”這一地名。
清咸豐九年(1859),天津加強防務,環(huán)城建壕墻修營門,習稱“墻子”,成為天津外城垣。
時壕墻“東營門”沿王串場西線將該域劃至城外,此間其壕墻東營門一帶漸成村落,后形成墻子行政區(qū)劃。
民國時期該域為天津市四區(qū),屬第三十保和第三十二保。
新中國建立后“以保建街”改為第三十及第三十二人民街公所,1949年下半年“警政合一”街公所撤銷,各自歸屬王串場與墻子派出所管轄。
1951年市統(tǒng)一規(guī)劃,在此興建大片平房職工宿舍,形成王串場工人新村,以主地名加序數命名,并建立工人新村臨時管委會。
1953年“民主建政”,恢復街公所建制。
1954年分別改稱“王串場”和“墻子”街道辦事處。
1956年四區(qū)改為河東區(qū),1958年兩街區(qū)域劃入河北區(qū)。
1960年城市公社化,“王串場”、“墻子”以及金鐘河北岸的“何興莊”三個街道辦事處合并成立王串場人民公社。
1962年“政社分開”,三街道辦事處恢復原建制。
1963年王串場街道辦事處南部地區(qū)劃出,另設立五號路街道辦事處。
文革期間,街道辦事處曾改稱“街道革命委員會”。
1978年恢復原稱謂。
1990年王串場與五號路兩街道辦事處合并,同時將原屬王串場街道辦事處管轄的紅星路以東,北塘排污河以西,金鐘河大街以南,增產道以北地域劃歸江都路街道辦事處管轄,五號路街道辦事處撤銷。
2000年街劃調整,墻子街道辦事處并入,始成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