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塘鎮(zhèn)境內(nèi)有最高峰海拔803米的雪山嶂,山峰中有廟字1座,廟內(nèi)有“神行太!薄白婊沾蟮邸钡鹊袼鼙4嫱旰,有300多年歷史,系縣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粵贛兩三縣群眾觀光勝地。雪山嶂上有紫微大帝廟,建于清嘉慶年間,占地97平方米,坐北向南,土木磚瓦結(jié)構(gòu),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院前豎一木質(zhì)牌坊,與兩邊分別立于嘉慶六年、九年的石……[詳細(xì)] |
八斗種遺址,位于繡緞鎮(zhèn)尚嶺村八斗種山坡,屬戰(zhàn)國時期遺址,1986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
天保第,位于繡緞鎮(zhèn)金溪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906年),是落居該地曾氏郁文公所建,2010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
繡緞文筆塔,位于繡緞鎮(zhèn)尚嶺村塔嶺山山頂,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1985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
茶活炮樓,位于上坪鎮(zhèn)茶活村鐘氏祖屋側(cè),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炮樓由石灰、石塊、石磚砌成,占地63平方米,高13.6米,共四層。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廣東省國民黨軍陳濟棠部隊1個團和龍川縣、興寧縣、五華縣、平遠(yuǎn)縣、尋烏縣、定南縣、和平縣的軍警武裝共5000余人,圍攻上坪茶活蘇區(qū),區(qū)委……[詳細(xì)] |
下新橋,位于上坪新橋新高嶺。清咸豐年間修建,橋長62.5米,寬3.8米。設(shè)兩拱,拱寬11米,中間有一鵝胸式橋墩;橋面分兩段,用石滲灰漿砌成,橋面用鵝卵石鋪平,古時為江西與龍川客商必經(jīng)之路。橋邊原有一茶亭,今茶亭部分損壞,大橋保存完好,列為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
江廣亭,位于上坪鎮(zhèn)金龍村與江西定南縣鎮(zhèn)田村交界處。建于明代,占地50平方米,磚石結(jié)構(gòu)。1983年重修。江廣亭建在江西省和廣東龍川上坪交界處,列入龍川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
青龍湖,即華南第二大人工湖楓樹壩水庫,處龍川縣中部偏北,因其地處龍穴山山脈的龍頭位置,水域形態(tài)似“龍”,湖水青綠,故得名“青龍湖”。楓樹壩水庫流域地跨江西廣東兩省交界之南,西接江西安遠(yuǎn)河,東連江西尋溪;集水面積5150平方千米,占東江流域面積的15%,庫容量為19.5億立方米,其中,有一大半的水源自江西。青龍湖具有優(yōu)美……[詳細(xì)] |
五合徑,位于龍川縣赤光瀝口至楓樹壩水庫邊,為原五合至赤光的一條重要通道。此徑筑于明末清初,路面全用石塊砌成,長約6千米,路面時寬時窄,時坦時陡,平均寬度約為1.2米,最陡段有60多級臺階。楓樹壩水庫建成后,五合被水淹沒,五合徑有1千米也被水淹沒,其余路段仍然完好,古道韻味仍存![詳細(xì)] |
筆架山,位于龍川縣四都新四牙沙嶂,此山成五指形,遠(yuǎn)看像筆架,故曰筆架山?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共游擊隊曾在此地開展游擊戰(zhàn),與國民黨軍隊和地方武裝進行了頑強的斗爭。新中國成立后,該山村成為革命老蘇區(qū)![詳細(xì)] |
金龜山,位于龍川縣四都鎮(zhèn)南端的東江河畔,距龍川縣城7千米,相傳龍川首任縣令趙佗曾登臨金龜山觀光,并在0-上揮毫寫上“金龜回江”四個大字。后人在金龜山上栽植各種樹木,并在0-上的趙佗揮毫處建起神壇小廟。自古至今為當(dāng)?shù)匕傩蘸瓦^往客人納涼觀景的旅游避暑之地![詳細(xì)] |
南客寮,位于龍川紫市七目嶂峰腰的海拔1000米左右之處,清咸豐年間,五華縣大田村張氏家族遷徒至此,以藍(lán)靛立家?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南客寮村有20多戶人家,共100多人口,其中黨員有11人,參加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的有30多人。因而,國民黨當(dāng)局曾先后多次派兵圍剿。曾任東江特委書記的梁威林,在1991年1月為南客寮題字“抗日……[詳細(xì)] |
七目嶂,亦名七峰山,是廣東省屬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龍川縣南端的紫市鎮(zhèn)境內(nèi),屬東源、五華、龍川三縣共有,可見周圍龍川、五華、紫金、東源、連平、和平、博羅七縣部分地區(qū),故稱七目嶂。七目嶂主峰海拔1318米,比羅浮山(1296米)高22米,是粵東地區(qū)最高峰。山中植物科屬繁多,素有“物種寶庫,綠色明珠”之稱。七目嶂總面積58.5平……[詳細(xì)] |
孫中山入粵先祖的一世祖屋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為孫中山入粵始祖孫友松于明朝自閩遷粵后定址于永安縣(今紫金縣)所建,孫氏入粵先祖友松嫡傳至孫中山為孫氏的十八代。由于孫中山入粵先祖的祖屋年久失修,2013年7月,紫金縣政府斥資300多萬元,對孫中山入粵先祖的一世祖屋進行重修,歷時一年多時間的修繕完成。孫中山入粵先祖一世祖屋內(nèi)……[詳細(xì)] |
鳳振黃公祠,位于紫金縣好義鎮(zhèn)小古村。榮封第建于清代,1985年、2004年重修。坐北向南。三間二進,前面門樓,兩頭橫屋,余坪前面半月形池塘?偯骈29.5米,總進深22.5米,建筑占地面積663.75平方米。山墻擱檁式磚瓦結(jié)構(gòu)。排瓦平脊,懸山頂.灰瓦,磚墻,石基腳。外墻批蕩石灰。門樓面闊三間。前廊置封檐板,浮雕彩繪花鳥……[詳細(xì)] |
文筆塔,位于紫金縣瓦溪鎮(zhèn)上瀨,離瓦溪墟鎮(zhèn)8公里,是河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筆塔始建于明崇禎九年(1636年),清同治元年(1862年)、2004年重修。坐西向東,六角三層樓閣式磚塔。高10.5米,每邊長2.2米,建筑占地面積19.2平方米,塔內(nèi)設(shè)木樓梯、木棚,攢頭頂,灰瓦,磚墻,石基腳,外墻面批蕩石灰,每層用青磚砌二……[詳細(xì)] |
飛云磜景區(qū)位于上義鎮(zhèn)捲蓬村,景區(qū)內(nèi)有飛云磜瀑布,林木茂密,有原始次生林670多公頃,捲蓬村還有300多年歷史的曾氏九廳十八井大型客家住宅人文景觀;適宜建設(shè)休閑生態(tài)景區(qū)![詳細(xì)] |
越王井位于位于佗城鎮(zhèn)中山街光孝寺內(nèi),是秦縣令趙佗故居的汲井。后趙佗為南越王,故曰“越王井”,又曰“萬壽宮井”。隨著歷代王朝的興廢,飽經(jīng)滄桑2000余載。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重修,邑賢昌明作有井記,勒之于石。爾后,歷代作過多次修葺,并有井記。井為磚石結(jié)構(gòu),深40米。井口開有一直徑0.6米的圓形口,井口高出地面0.7……[詳細(xì)] |
文閣塔位于東源縣黃村鎮(zhèn)下七村水口藍(lán)溪河邊。走進村口,遠(yuǎn)遠(yuǎn)可看到,此塔屬“風(fēng)水塔”?h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閣塔始建于同治四年(1865),塔八角五層,用石灰、沙、石混合砌墻,塔高約二十二米。塔身每層高度是自下而上遞減,面廓逐層收斂,塔身略成拋物線形,塔身除每層伸出三層線磚、二層牙磚外,均為石灰批蕩,正門高二點二米,門上有一……[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