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向北大約不到兩公里的韶北村落里,有一幢灰磚青瓦的建筑掩映在民居里,格外莊嚴肅穆,門匾上寫著“李氏宗祠”四個字。這里是一座祠堂,也曾經有多年是當?shù)氐男W,但她的意義遠遠不止這些……1925年,毛主席曾攜夫人楊開慧在這里創(chuàng)辦農民夜校,傳播革命火種,夫人楊開慧曾親自授課,韶山李氏宗祠從此與紅色革命神圣“結緣”。(1945年,中共湖南省工委書記周里同志與夫人也曾在宗祠小學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黨的活動。)最近主席家鄉(xiāng)韶山實施毛澤東求索之路項目,對整個宗祠進行了修復,雖然舊貌換新顏,但不變的是后人對革命先烈們的深深緬懷。院子里,毛主席和夫人楊開慧當年親手植下的桂花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郁……[詳細] |
江西會館位于雨湖區(qū)十總正街。原名許旌陽祠,又名萬壽宮。始建年代不詳。清順治十二年(1655)由江西眾商捐資重修于現(xiàn)址(一說建于順治七年,即1650年),祀許遜。實為旅潭江西客商會館。后因年久失修,逐漸圮毀,僅余門樓、夕照亭等遺跡。門樓居平政路258號(湘潭市第十六中學校區(qū)后門),高 12米,寬5米。四柱五樓牌坊式,花崗巖和漢白玉結構。中門左右置抱鼓石,兩端立石獅。頂檐下豎額泥塑行楷“江西會館”四字,五龍盤邊。四周飾蟠龍、鳳凰、異獸、人物、傳統(tǒng)花紋等浮雕、鏤雕,脊角鴟吻高聳,形象生動,工藝精美。兩端磚墻頂部還保留了數(shù)幅堆塑圖案。夕照亭為原會館后花園之水閣涼亭,今地處雨湖公園中湖南側周家山。198……[詳細] |
滴水洞一號樓 時間為1962年。位于湖南省韶山市西北角。此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部分黨和國家領導人曾下榻并從事工作的紀念建筑。 滴水洞一號樓總建筑面積1804.74平方米,為磚木混合結構,1960年動工,1962年建成,是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一號樓內設主房、副房、多用會議室、娛樂室,配有廚房、餐廳,外層有雙回廊。為安全起見,1970年又擴建了防震室、防空洞。1966年6月17日下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張耀嗣,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王延春等陪同下,來到滴水洞下榻一號樓,在此工作休息12天,26日在會議室接見中共湖南省委、湘潭地委、湘潭縣委、韶山管理局、韶山公社的主要負責……[詳細] |
湘鄉(xiāng)市城東隅夏梓橋街后,有一幢古老祠堂,濱臨漣水,“褚公祠”3個遒勁大字,橫榜正門上。這是湘鄉(xiāng)人民為紀念唐代忠臣、大書法家褚遂良修建的。唐永徽六年(公元654年),高宗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極力反對,高宗震怒,將褚貶為潭州都督。褚巡視潭州各縣時,不時到湘鄉(xiāng)城東感應寺與方丈和尚私敘興唐大業(yè)。寺左有清池,褚公常臨池賦詩,洗筆于池。明末清初,當?shù)厝嗣窬囱鲴宜炝嫉臅ê蜑槿,便在池旁建褚公祠。祠前楹?lián)云:“洗墨有清池,碎金留逸少真?zhèn),如見群鴻戲海;疾風知勁草,還笏報交皇顧命,休云飛鳥依人!蹦纤谓B興二年(公元1229年),縣丞邵自信曾浚治洗筆池,書橫榜曰“唐都督褚公筆池”,為湘鄉(xiāng)舊八景之一,名“筆沼春……[詳細] |
云門寺位于湘鄉(xiāng)市望春門53號,始建于宋皇祐二年(1050年),原名“石碑寺,后因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有高僧慈惠從浙紹云門山來,卓錫于此,天現(xiàn)祥云,邑侯秦豫奏于上,以其祥瑞,更名云門寺。云門寺占地約10畝,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寶殿和觀音閣。其中觀音閣最為壯觀。殿閣進深35.4米,通面寬17.5米,高約15米。古寺居城市中心,歷千余年風霜雪雨,刀兵火劫,依然得以保全,在全國實屬罕見。現(xiàn)殿內供奉有全國第二大之木雕泥塑千手千眼觀音像。佛像身高12米,全身貼滿黃金,直立于蓮花寶座上,面頰豐滿,雙目微俯,形態(tài)端莊慈祥。佛頂有寶冠24面,各面塑有-;上身千手,每手掌心內各有秀目一只。云門寺……[詳細] |
窯灣位于湘潭市河西老城區(qū)西端,湘江從它身邊流過。潭寶(窯灣)汽車站始建于1925年,由當時的民國政府公路局以“賑濟款”建造,1927年建成。當時總征地9.91畝,收購湘江西岸窯灣原湘潭二十九號(現(xiàn)湘潭市湘江西路134號)河街鋪屋面積2860平方米,建平屋頂、磚木結構的圓形臺階式建筑,1927年竣工投入使用。該建筑物設有站房、車房、轉車坪、停車坪,以及汽油室、碼頭護墻等,共費銀6萬余元,時稱潭寶汽車站,該站成為中國第一個磚和鋼筋砼結構的汽車站。1913年至1921年間,湖南省督軍、湘軍總司令譚延闿(后為省長)為便于調遣軍隊,耗資90萬銀元,歷時9年修建了潭寶公路,即長(沙)(湘)潭軍路(現(xiàn)在的3……[詳細] |
湘潭關圣寺 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平政路,關圣殿石構件的雕刻技巧具有很高的造詣。 寺坐西朝東,由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等五省商民集資籌建,為一商民會館。據(jù)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春秋閣碑記》載:“創(chuàng)自國初,越年以來,略加修葺。乾隆三十九年(1774)修大殿。重建舞樓,以及韋陀堂、墻垣、禪房,皆渙然壯觀!爆F(xiàn)存建筑有大殿、春秋閣、鐘鼓樓等。 大殿為宮殿式建筑,磚木結構,面闊5間,重檐歇山頂,蓋黃琉璃瓦,雙龍正脊鴟吻,翼角高翹,建筑在花崗石臺基上,高16米,長44米,寬14米,氣勢雄偉,結構嚴謹。殿前有透雕蟠龍獅座石柱4根,高4.8米,其最大直徑0.8米。石欄板上雕有各種形態(tài)的……[詳細] |
湘潭縣響塘鄉(xiāng)石靈橋始建于清中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湘潭市保存最為完好的五孔古橋,此橋全長約80米,寬約10米,高15米,全橋皆以花崗石砌塊筑成。石靈橋氣勢雄偉,有橋洞五個,橋墩四個,每個孔眼底層縱向巨石為36塊,橫向為8塊,共288塊。石靈橋身原為4層石頭砌成拱形,越往外層石頭越多,以此推之,整座橋身用巨石應在3000塊以上。石縫之間勾心斗角搭配牢固。石靈橋裝飾美觀,橋身的望柱飾有南瓜造型的石刻,象征著農家的五谷豐登。石靈橋歷史上為湘潭與寧鄉(xiāng)、望城等處交通要道,現(xiàn)仍為湘潭與寧鄉(xiāng)、長沙等縣市南谷方向的重點交通要道。數(shù)百年來,一直受到重點保護,當?shù)匕傩辗浅U鋹鄞藰,他們一直不讓載重車輛通……[詳細] |
彭德懷墓,位于湖南省湘潭市西南40公里的彭德懷故里烏石鎮(zhèn),是彭德懷紀念館的一部分,當?shù)匕傩辗Q為“虎口”之地;墓坐落于臥虎山,坐北朝南,背依巍巍烏石峰,南眺十里山川。彭德懷墓占地約1000平方米,墓體高約5米,寬7.4米,呈菱形,墓體與墓基成76度的夾角(彭德懷于1974年11月29含冤去世,享年76歲);墓體與墓基相交底邊長1.898米(彭德懷生于1898年10月24日);墓碑棱角分明;彭德懷墓的墓碑為黑色花崗巖菱形造型,墓墻為巨型花崗石砌成,墓呈菱形豎立,紅色花崗石貼面,正面菱形正中上 書-“彭德懷之墓”和“1898—1974”楷體字樣。1999年12月28日,經中組部批準,彭德懷骨灰從北京……[詳細] |
陳鵬年(1663~1723),湖南湘潭人。歷官浙江西安知縣、江南山陽知縣、江寧知府、蘇州知府、河道總督、卒于任享年60歲。陳鵬年死后,清廷下詔厚葬。其墓氣勢肅穆,規(guī)模宏大,東西長50米,南北寬15米,自東向西,成對排列著石獅、石虎、石馬、石牛、石羊、石翁仲等。立有花崗石牌樓、華表,下有御碑一座,為禮部侍郎方苞所書。還有墓廬兩棟。墓上主碑書“陳恪勤公之墓”。誥命一品夫人石氏附墓右。據(jù)傳,東霧山西麓所建東岑禪院及山頂?shù)氖,都是陳鵬年少時讀書的地方。墓之東西有石龍山、彭何觀等景觀。石龍山系宋末文人李半村隱居之地。過去有石龍寺,后改名慈航庵。西有洞口水庫等景觀。南有青翠峰、白沙井、石禾場諸景。清……[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