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頭遺址位于索河路街道辦事處(索河辦)槐樹洼行政村北頭村周圍,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面積21萬平方米。遺址為多級臺地,其中部、北部崖壁的文化層中暴露有紅陶片、石鏟等,少量陶片帶有彩繪。文化層距地表約1—3米。根據(jù)陶片特征,可辨認器型有陶罐、陶缽、陶甕等,初步判斷以仰韶文化遺存為主,兼有裴李崗文化晚期遺存。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谷山廟地震碑位于滎陽市賈峪鎮(zhèn)賈峪行政村西溝自然村谷山廟內(nèi),大殿為近代重建,坐北向南,地震碑鑲嵌于廟東墻壁上,時代為清嘉慶二十年(1815),碑高0.56米,寬0.6米,周邊刻有蔓草紋,正書,凡23行,前8行為正文,字較大,滿行14字。后3行記當時糧價,再后為捐資修廟人中及立碑年月。無撰書人名,亦無標題。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中共油坊地下聯(lián)絡(luò)站舊址位于滎陽市高村鄉(xiāng)油坊行政村西部,坐北向南,樓房三所,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式建筑,20世紀20年代為秦和尚所有,30年代賣于天主教會,期間曾辦過教會私塾學校,1944年秋至1945年春,中共在此建立地下聯(lián)絡(luò)站,以加強嵩山抗日軍分區(qū)與太行山革命根據(jù)地的聯(lián)系,80年代,重新恢復天主教會至今。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北周村造像碑位于滎陽市索河街道辦事處廣場南,造像碑圓首方座,通高2.31米(其中座高0.44米),寬0.94米,碑通體布滿淺浮雕人物、動物圖案,碑身正面主題圖案分為上下兩層,均在小龕內(nèi)刻高浮雕佛教人物,下層龕內(nèi)有火焰背光,而碑陰、碑兩側(cè)及碑座四面刻浮雕世俗物圖案,造像碑原在城關(guān)鄉(xiāng)北周村東的一座廟中。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臥龍臺寨位于滎陽市廟子鄉(xiāng)環(huán)翠峪行政村賢孝山頂,寨南北長750米,東西寬約250米,寨墻依山而建,用不規(guī)則的青石塊對錯壘砌,全長1695米,呈長方形,高7米、寬2米,有東、西、東南三個寨門,皆石拱券門洞,東門保存較好,西、東南門保存不太完整,門額上均有清代咸豐年間題額,石寨保存較好。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大骨頭峪遺址位于滎陽市高村鄉(xiāng),年代為商,類別為古遺址。2023年10月,大骨頭峪遺址被公布為第三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孤柏嘴河神廟位于滎陽市王村鎮(zhèn),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3年10月,孤柏嘴河神廟被公布為第三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滎陽縣衙位于滎陽市索河街道,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滎陽縣衙始建于北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遷滎陽縣治(今古滎鎮(zhèn))至大柵城(今滎陽老城)。1949年后,滎陽縣衙一直作為縣政府的辦公場所使用。后來,成為滎陽衛(wèi)校。滎陽縣衙大堂一期維修工程自2016年3月開始,已基本完成大堂主體、卷棚、月臺等建筑構(gòu)件的維修。2023年10月,滎陽縣衙被公布為第三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第二衛(wèi)生所舊址位于滎陽市環(huán)翠峪管委會,年代為1944—1945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3年10月,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第二衛(wèi)生所舊址被公布為第三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滎汜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位于滎陽市劉河鎮(zhèn),年代為1944—1945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3年10月,滎汜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被公布為第三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董天知將軍故居位于滎陽市城關(guān)鄉(xiāng)老城南街,年代為近代,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6月,董天知將軍故居被公布為第二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