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视频在线网址,亚洲av世界男人的色的天堂,黄色免费看网站,国产拔擦拔擦8xcom高清在线,黄色片子网站,国产美女一级特黄网站大全,新一级毛片国语版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臺州市旅游

臺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臨海古城墻(江南長城)
  臺州府城墻平面呈方形,城墻周長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墻長2370米,現存高度一般為7米,下寬9米,上寬4米。保存有四座城門、甕城及八座馬面。城墻內芯為宋代原構,按城磚規(guī)格可明確區(qū)分宋代以后的歷代加修層面。由于城區(qū)地面不斷淤積,宋代城墻已有2.5米沉于地表以下。東墻1615米于1956年被拆除。北墻長2300米,系20世紀90年代在原墻基上重修。因靈江經城外西南兩面東流入海,而海潮汛位亦達城西6公里,故在城墻修筑中極其注重防洪措施。如城門在大木門外側設有防洪閘槽;城墻馬面的迎水面做成圓弧形或斜形,以減少江水沖阻力;西南城墻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筑護城,以增強防洪能力。城墻夯土做法亦極為講究。臺州府城墻,南瀕靈江,東臨東湖,東南依著巾子山,西北枕著龍顧山,城垣龍蟠虎踞,以雄跨一方。原城有城門……[詳細]
天臺國清寺
  國清寺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城關鎮(zhèn)北4公里處,是我國創(chuàng)立的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發(fā)源地,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臺寺,后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國清寺曾毀于武宗滅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復,名列“五山十剎”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詔重建,至清末、民國時期又有增建。寺院占地2公頃余,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筑,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國清寺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筑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還有放生池、鐘鼓樓、聚賢堂、方丈樓、三圣殿、妙法堂(上為藏經樓)伽藍殿、羅漢堂、文物室等,大雄寶殿正中設明代銅鑄釋迦牟尼坐像。像背壁后,有以觀音像為中心的慈航……[詳細]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為紀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島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的525位烈士而建。。陵園主要建筑有牌樓、墓道、戰(zhàn)斗紀念塔、紀念亭、石碑、烈士墓、烈士橋、烈士塑像、紀念館、陳列館等。被國家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陵園1986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臺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授予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國家旅游局列為紅色旅游基地。2005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列為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為紀念解放一江山島戰(zhàn)斗和英勇犧牲的454名革命烈士,1956年3月4日,浙江省人民委員會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陸?章摵献鲬(zhàn)解放一江山島而犧牲的烈士,在海門修建了烈士陵……[詳細]
臨海龍興寺
  龍興寺,為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區(qū)的靈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墻內,歷為臺州之首寺。自唐以來,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場所。天寶時,寺僧思托,六隨鑒真東渡-,講說天臺宗義,弘傳天臺章疏,親制鑒真干漆夾寧坐象,被日人奉為國寶,開日本雕塑藝術之先河。貞元間,日僧最澄入唐求學,駐錫龍興149天,研習天臺教觀,抄錄-,并授菩薩戒,回國后創(chuàng)立日本天臺宗教派。后代歷朝,有日僧圓珍、榮西、成尋、周然等先后來求學。寺始建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中興,后為龍興。歷代屢更其名,曾曰開元,景德,崇寧,廣孝等。及元以后,均稱天寧。悠悠古寺,歷歷千年,名僧輩出,昭著史志,突出者,元有一山,名垂東瀛。近代來,中日學者,苦苦探源,終得確證。重修之龍興寺,為仿唐建筑,典雅古樸,莊肅大方,獨具風格。龍興寺曾是日本佛教天……[詳細]
翠屏山、靈巖、朱巖摩崖石刻
  翠屏山、靈巖、朱巖摩崖石刻,位于黃巖區(qū)北城街道新宅村翠屏山、靈巖、朱巖山上,共有 9 處;究逃诖淦辽綎|南部石壁與靈巖洞壁上,宋代學者葉適在《黃巖浮橋記》中寫道:“縣直北上,爽氣浮動,花柳之麗,雪月之勝,無不在江北……”,其文指的就是翠屏山一帶山巒。南宋時朱熹在翠屏山靈巖洞口上方鐫刻“寒竹松風”四字,字尚依稀可辨。靈巖洞坐北朝南,傳邑人宋右丞相杜范曾在此讀書!扒鷱健倍帜ρ略陟`巖洞西,字徑 0.4 米,明代禮部尚書黃綰題于山。摩崖勒詩,現存《小有吟》70 字,此詩摩崖長 1.5 米,寬 0.8 米,在靈巖洞西側 3 米,全詩內容:“寧江之南陰壑古,寧江之北石壁削。兩有空明皆洞天,江北之壁可高閣。閣下飛流松嶺云,縹渺變化橫壁落。便覺意與神靈會,那知不接蓬萊外。吾今老此欲何為,阛阓春秋異風靄……[詳細]
溫嶺古井
  中山村鳶泉位于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zhèn)中山村澄海西路23號門前。建于民國二十五年六月(1936)。井身圓形,塊石砌筑,白石六角形井圈,用六塊開出榫頭的大石板扦合而成,每邊長65厘米,厚14厘米,高60厘米。西面井圈外側上寫有“鳶泉”二字,其相鄰井圈上刻有“民國二十五年六月立”。水井規(guī)矩厚重,泉水清澈甘甜,是居民生活水源。望雨泉位于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zhèn)勝海村小門頭路57號西面。井身圓形,塊石砌筑,白石六角形井圈,用六塊開出榫頭的大石板插合而成。每邊長55厘米,高72厘米,面積為0.8平方米。其中一塊井圈內側橫刻“望雨泉”,左右豎刻落款,右款刻“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左款部分模糊,刻“□□公建”。該水質尚好,仍在使用。大黃坭村甘泉井位于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zhèn)大黃坭村218號附近。井圈為不規(guī)則八角形,……[詳細]
新橋愛吾廬
  新橋愛吾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平面呈長方形,總占地面積4736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現存建筑多系清乾隆年間修建,沿中軸線依次列5幢主要建筑,兩側輔以廊廡廂房,建筑四周砌筑塊石圍墻(局部塌圮)。中軸線建筑明間構架和廂房明間構架均為抬梁式結構;柱、梁用材考究,牛腿、闌額、雀替等木構件雕刻精細,天井、階沿及檐廊地面用石板和條石鋪墁,青石柱礎琢飾龍、鳳、獅、象和魚、蝦、蟹等頗具地域特色的圖案。格扇窗多用蝙蝠圖案。建筑屋面施小青瓦,不用勾頭滴水,比較適合當地多臺風的特定環(huán)境。屋脊飾有鳳頭,平面俯視呈五鳳朝陽狀。愛吾廬是臺州地區(qū)五鳳樓(當地人又稱“米船樓”)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目前五鳳樓建筑中保留下來的規(guī)模較大、布局合理、工藝精湛、歷史原貌……[詳細]
新河閘橋群
  新河閘橋群位于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zhèn)。新河閘橋初建于宋代,后歷代都有修建。新河閘橋群由中閘、糍閘、北閘、下盧閘等四座閘橋組成。其它如中閘、北閘、下盧閘等,均為兩孔閘梁橋,建筑年代略晚,細部做法也較粗放。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麻糍閘位于新河鎮(zhèn)原高橋鄉(xiāng)駐地東約500米的河上,傳為朱文公建。傳說橋石將斷,仙人以麻糍粘之,故名。閘計兩孔,東西走向長11.1米,寬3.7米,兩孔跨度均為4.75米,閘正中開兩閘槽。兩孔梁式閘橋,制度精良,橋墩中間兩側做出兩道豎向閘槽,以安放木閘板;與此對應,橋面中心不施梁板,留出空隙開啟閘門,其做法古拙。橋墩兩端均做出分水尖,其上部做成類似普柏枋的線腳,之上的橋墩部位隱出柱礎、立柱及重栱結構,其栱瓣、栱眼、齊心斗等做法具有宋元建筑的風格特征。墩下部做成分水尖,分水尖上疊砌……[詳細]
9、梁妃塔
梁妃塔
  梁妃塔聳立于赤城山頂,四面七級,似一柄利劍直刺蒼穹,昂然與云霞相吞吐,蔚為壯觀。站在梁妃塔下極目四顧,方圓幾十里風光盡收眼底,東面國清寺近在咫尺,隋塔聳云;南望天臺城就在腳下,古城新城,滔滔始豐;西望桐柏仙山若隱若現;北望天臺山莽莽蒼蒼,層巒疊翠,氣勢巍峨。介紹梁妃塔位于赤城山,始建于梁大同四年(538),系南朝梁岳陽王蕭察為王妃所建,比國清寺隋塔要早半個多世紀。蕭察是我國最早詩文總匯《昭明文選》主編蕭統(tǒng)(昭明太子)的第三子,“好學善屬文,尤長佛義!贝笸ㄖ蟹庠狸柾,為東揚州(轄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刺史。唐會昌五年(845),唐武宗下詔滅佛,拆毀天下寺院4.6萬余所,史稱“會昌法難”。梁妃塔、國清寺均未能幸免而遭敕廢。唐咸通六年(865),僧宗立勸募修復,三塔僅留其一。五代周顯……[詳細]
松巖山摩崖石刻
  松巖山摩崖石刻位于黃巖區(qū)澄江街道大巍頭村、岙里村及石柜岙村的松巖山上,共有七處。其一在松巖山天梯頭,為元代石刻造像。石刻由佛龕、石像及兩側聯對構成。佛龕長1.3米,寬1.3米,內鑿石雕座像一尊。石雕造像臉部神態(tài)安詳,雙目微開微合,體態(tài)均衡,身著半袖衣襟。左右兩側分別刻有“外觀塵境不生謂明心,內藏真體無形謂見性”聯對,聯高120厘米,寬26厘米,每字約13厘米。其二在松巖山天梯上路側巖壁,石刻高58厘米,寬33厘米,題64字“觀音五指化五尖行者記面打叟巨感□固來提間怡空印何如來片大推安穩(wěn)四秀尖忍□非□□三千夅代妖□何日□求化度到西天者石……(落款)丹崖委羽□□此處”,文下飾菩提葉,寬33厘米,高13厘米。其三在松巖山天梯上路側西巖壁,高53厘米,寬45厘米,題56字“清靜無為--□□□不但□然……[詳細]
椒江戚繼光祠
  戚繼光紀念館位于椒江城區(qū)東山西南麓。占地面積2010平方米,陳列面積640平方米,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出身將門,自幼讀書練武,十七歲襲職為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曾專任山東海上防御倭寇之職,后調任浙江臺(州)金(華)嚴(州)參將等職。屯駐海門衛(wèi)。在臺州四年,轉戰(zhàn)臺州各地,歷經桃渚、海門、新河、太平等戰(zhàn),取得了九戰(zhàn)九捷的勝利,大創(chuàng)倭寇。又四年,在討平福建、廣東的倭寇后,取得了抗倭戰(zhàn)爭的勝利,掃清了持續(xù)二百多年的倭患。海門人民為紀念戚繼光的抗倭功績,明代即于城隍廟戚家軍駐兵處建立戚公祠,奉以香火。解放以后,黨和人民政府重視保護文物古跡,多次撥?罹S修,于1987年1月戚繼光紀念館正式開館。紀念館坐北朝南,前為照……[詳細]
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江廈潮汐電站位于樂清灣內,這里海潮漲落的落差大,平均潮差5.08米,最大潮差超過8米,適宜開發(fā)潮汐能。為了給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潮汐能探路,1970年國家水利電力部決定在樂清灣選址建設潮汐電站。電站不大,由大壩、發(fā)電渠道、廠房、泄水閘、開關站組成。這是第一座由我國自行研制的潮汐能國家級試驗基地,屬于單庫雙向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副站長王浩平介紹,30多年來,電站機組各項科學試驗課題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86年電站被國家科委等有關部門授于國家“六五”科技攻關先進單位。2005年,龍源電力集團公司承擔國家“863”新型潮汐項目的研制工作。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在潮汐發(fā)電的同時,庫區(qū)農、漁業(yè)經濟綜合開發(fā)逐步發(fā)展,所圍海涂5600畝及水庫水面均由當地鄉(xiāng)鎮(zhèn)分給農民發(fā)展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社會效益十分顯著。江廈潮……[詳細]
13、黃巖孔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巖孔廟
  黃巖孔廟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位于臺州市黃巖區(qū)城關鎮(zhèn)。舊名文廟。始建于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建,乾隆道光、同治重修。存大成殿、東西廡、戟門、衣亭、奎星閣等建筑37間。大成殿五間。殿南有東西廡各九間。戟門五間,東西有更衣與神祠各三間。以及泮池、泮橋等。大成殿系孔廟主體建筑。面寬五間,通面寬21.4米,通進深25.6米。重檐歇山頂,黃色琉璃瓦屋面,正脊砌有“天井文運”四個大字,東西側堆塑龍形正吻。梁架系抬梁式結構,殿內置金柱18根,檐柱12根,柱礎高為0.50米,雕刻盤龍、纏枝牡丹花、連珠紋圖案。磉盤呈淺盆狀,由如意狀云肩和幾何形勾連回紋相組合。東西廂廡各9間,面寬27米,進深4.8米。均為單層小青瓦屋面,滾瓦花脊。內……[詳細]
路北靈山遺址
  靈山遺址位于臺州市路橋區(qū)路北街道,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橋靈山遺址為省級文保單位,位于路橋城區(qū)西部靈山東麓。2010年3月,靈山腳下在施工過程中,一位考古愛好者發(fā)現該遺址。此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路橋區(qū)博物館人員開展考古勘探、試掘工作。靈山遺址地表海拔在3至5米,文化堆積覆蓋在厚薄不一的雜亂沙土層下,順地形呈坡相分布。根據地層深度和出土遺物,主要可分為上(晚段)、下(早段)兩個形成階段,分別形成于商周時期和河姆渡文化晚期,是一處史前和商周時期的村落型遺址。發(fā)掘范圍內的文化層總厚度大部分為50至100厘米。出土遺物主要有:比較碎小的夾砂紅褐陶、泥質灰陶、印紋硬陶,絕大部分難辨整體器形;少量的斧、錛、鏃、礪石、刀等石器;極少量的木器以及鹿角、酸棗、炭化米粒等動植物遺存。其中尤為珍貴的是出土了獨……[詳細]
桃渚古城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臨海市東南41公里東海之濱的桃渚鎮(zhèn)城里村。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桃渚千戶所,筑土城,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后內遷至中舊城;1442年再次內遷;1443年新建桃渚所城,保存至今;1559年抗倭后增建東西敵臺兩座;1564年修桃渚城。桃渚城平面基本呈方形,城池前有護城河,西南兩面為一片曠野。根據《臺州府志》和《臨?h志》的記載,“城高二丈一尺,周圍二里七十步”。城的平均高度一般在4.6米左右,平均寬度5米左右,城基寬10米。城上原建有敵臺十四個,敵臺的城墻外壁均做成“馬面”,F尚存十二個,東面城墻三個、南面城墻二個、西面城墻二個、北面城墻一個,以及四角各一個。桃渚城有城門三道,東、南、西各一。東城門偏南而設;南城門偏東而設;西城門與東城門相似,亦偏南而設,城門……[詳細]
多寶講寺
  多寶講寺多寶講寺位于高枧村巖峰豎尖山麓,舊名龍翔院,為東晉高僧曇猷法師所建,距今有1600年的歷史,清同治七年重建。為江南最大的一個藏傳密宗禪林,寺中供奉著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及其上首弟子克主杰和賈曹杰。其中,清定大師轉贈的高約3米、高4.5噸的緬甸玉為鎮(zhèn)寺之寶。文革期間又遭到嚴重破壞,殿宇被改為高枧中學校舍。1985年,成都昭覺寺方丈清定法師出資修繕了多寶講寺大師殿。清定法師佛學造詣高深,為全國十大上師之一。原籍三門高枧,俗名鄭全山,1903年出生,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一期步兵科。從一名下級軍官一直擢升為重慶大本營中央訓練團少將處長?箲(zhàn)期間,因不滿-的消極抵抗政策,在重慶獅子山慈云寺出家,后又轉到成都昭覺寺,為密宗13代祖師能海法師的得意弟子。1992年,清定法師捐資30萬元,新建……[詳細]
仙巖洞摩崖石刻
  仙巖洞摩崖石刻位于三門縣浦壩港鎮(zhèn),年代為明至民國。仙巖洞摩崖石刻位于浦壩港鎮(zhèn)仙巖村以北石筍山的仙巖洞內。仙巖洞晉時稱“法云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額為“百花清洞”,據傳說此洞系仙人所鑿,故又稱“仙巖洞”,有“臺州海天勝境”之譽。洞口朝南,高25米,深50米,寬27米,四周綠樹翠竹遮天蔽日,依山有石階可達洞口平臺。平臺約200平方米,筑有石圍欄,圍欄望柱上雕有明清時期留下的獅子、白象、兔等各種瑞獸及仙桃等圖案,造型各異,栩栩如生。迎面是正門,額書“第一洞天”,兩側對聯為“忠祠崇福地正氣長存,丹室辟洞天仙蹤猶在”。洞壁留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文信國公大忠祠”時留下的“八仙”“三世尊”等石刻浮雕以及“仙境”“海天勝景”“海角仙涯”“衛(wèi)鄉(xiāng)保國”等摩崖石刻。這些浮雕及摩崖石刻形象逼……[詳細]
下湯遺址
  下湯遺址座落在仙居縣城西30公里處的鄭橋下湯村北端,北依八卦山,南臨永安溪的河谷平原的臺地上。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保存較完整的約1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豐厚,地層分明,文化層厚度2米以上。陶器種類有夾炭灰陶、夾砂紅陶、細泥質灰陶和黑陶等,胎質都較酥松。其中夾炭灰陶以稻谷殼、雜草為摻羼料,已炭化,胎心烏黑,器胎表里涂一層厚達0.2厘米似漆非漆的褚色染料,出土時非常鮮紅絕艷,為以往所罕見。器型種類有盛器(罐、瓶、壺等),炊器(釜、鬲、鼎),飲器(碗、盤、盆、杯),以及紡織工具的防輪和制陶工具的陶拍等。陶器上的裝飾有鏤孔、堆塑、麥穗紋、直條紋、印捺紋、繩紋、籃紋、斜條紋-紋等。器形以平底器為主,也有小量的凹底和圈底,石器制作小而粗獷,經打擊略粗磨,仍處在原始狀態(tài)。但也有一種器形細少的品種,……[詳細]
臨海五洞橋
  臨海五洞橋位于臨海市大洋街道,年代為清。五洞橋即新橋,在臨海大洋街道新橋頭村,位于新橋頭村與曹家、山下村之間。橋始建于明景泰間(1450~1456年),為一游方僧人籌資修造。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被大水所毀,翌年由里人章維新、張正禮等發(fā)起重建,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落成。同治四年(1865年)又曾重修。五洞橋為臨海僅存的五孔型石拱橋,長方形塊石砌置,拱券作分節(jié)并列結構。橋的跨度南四孔基本一致,而北一孔則相對較小。橋全長75米,寬4.1米,高4.8米。橋面隨拱券略呈波浪形,兩側設望柱與護欄,望柱共36對。每根柱頭雕刻猴或蓮花等,蓮花樣式繁復,有仰蓮、覆蓮,還有蓮蓬,含苞。雕刻手法既有圓雕、浮雕,又有深刻,淺刻。造型豐富優(yōu)美,工藝精湛細膩。護欄欄板大多尚存,以中間為界,北截多刻博古、……[詳細]
林應麒功德牌坊
  在仙居,有座牌坊在當地頗為有名——林應麒功德牌坊,是當朝為了表彰仙居斷橋人林應麒所建。2017年1月,這座牌坊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牌坊高10.5米,通面寬11.34米,進深2.7米,坐北朝南,用石料按四柱三間樓閣式歇山頂模式建造。由于牌坊所處地段五六百年來地勢在緩慢下沉,牌坊東側建筑裂縫逐漸加深,呈現倒塌危險。幾十年前已有過一次修復,現在我們正在對它進行第二次修復。透過鋼管搭起的腳手架仔細端詳,只見牌坊明間斗拱的兩面,均嵌有刻著“恩榮”二字的石匾,額枋中部兩面,各鐫“攀龍鱗”“附鳳翼”等正楷大字。據有關史料記載,林應麒,字必仁,號介山,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出生于仙居東鄉(xiāng)斷橋村。他從小天資聰穎,博覽群書,喜歡作詩,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進士。同年10月,他赴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