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東村由規(guī)模調(diào)整前下巖頭、松元、蘇家、溪灘四個村合并而成。有6個自然村,方圓共349.9公頃,有15個村民小組,491戶,1603個人口。駐地松元。
下巖頭,西距街道辦事處所在地3公里,是浮石街道東頭最遠(yuǎn)的一個村。轄下巖頭1自然村,方圓92.2公頃,有4個村民小組,90戶,314人。有胡、張、朱、徐等諸姓。諸姓中以胡氏卜居歷史最久。據(jù)民國二十八年《孟巖胡氏宗譜》載:胡求(1338—1418),字德甫,號清洋,于明·洪武二年(1369)從金華湯溪縣清洋鄉(xiāng)遷入,迄今635年。
村民宅依巖石而筑;胡氏繁衍為2個村落,按衢江水流向,上游者稱上巖頭;居下洲稱下巖頭。村東與云溪鄉(xiāng)石下淤村接壤,南與松園村相鄰,西與蘇家村為鄰,北與云溪鄉(xiāng)梅塢村毗鄰。村道從西直通至高速公路東出口收費亭。
地屬丘陵。耕地233畝,林地120余畝,以柑橘為主,農(nóng)作輔以甜玉米、番薯、豆類、西瓜等;。
松園村西北距街道辦事處所在地3公里。轄松園、芋頭山2自然村,方圓132公頃,有6個村民小組,233戶,715人。有張、廖等諸姓,諸姓中以張氏卜居歷史最久。松園張氏,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龍游縣橫山鄉(xiāng)遷入,迄今450年,芋頭山比重氏系其分支。
古時,境內(nèi)松樹成片,故名松園。村東與云溪鄉(xiāng)石下淤泥村接壤,南與溪灘村為鄰和江對岸樟潭相望,西與蘇家、溪灘村接壤,北與下巖頭、溪灘村相鄰。村道西通往高速公路東出口,南通至溪灘村,東通向云溪鄉(xiāng)。
地屬丘陵。耕地606畝,林地290余畝,以柑橘為主,輔以油菜、豆類、西瓜、花生等。
1983年發(fā)掘西周墓一座,出土一批原始表瓷器開有尊簋、豆、碗、盆、罐等。
蘇家村,曾名里蘇家。村西距街道辦事處所在地2.5公里。轄蘇家1自然村,方圓57.7公頃,有2個村民小組,70戶,262人。蘇氏始居,F(xiàn)有徐、王、翁、萬等諸姓,諸姓中以徐氏卜居歷史最久。據(jù)《蘇村徐氏宗譜》載:徐春華(1547—1624),明·嘉靖四十年(1561)從二十六都牛崗(今上巖頭村北1公里,已圮)遷入,迄今16代,歷443年。其先唐時卜居衢城三衢孝義坊。
村以蘇氏始居,遂稱蘇家;蘇氏聚落擴大,按衢江渡口上岸為基線,又分里、外蘇家(屬溪灘村);位于蘇家之北。故名里蘇家。按蘇氏始居分析,建村歷史500年以上。村東東北面與下巖頭村相鄰,南與溪灘村接壤,西與上巖頭村毗鄰。村道東通溪灘村,西通至高速公路東出口
地屬半丘陵。耕地209畝,林地120余畝,以柑橘、水果為主,輔以油菜、豆類、西瓜、菜秧苗等。村有在外創(chuàng)業(yè)做家具、玻雕業(yè)主。
農(nóng)歷九月十四日過重陽,時設(shè)宴款待親朋好友。
溪灘村西北距街道辦事處駐地3.5公里。轄溪灘、外蘇家2自然村,方圓68公頃,有3個村民小組,98戶,312人。
原有蘇氏,今系許、徐、錢、詹、袁、鄭等諸姓。諸姓中以外蘇家徐氏卜居歷史最久(詳見“里蘇家釋文”)。鄭氏,始遷祖鄭正壽(1865—?),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從江西上饒八都螺絲塢入徐氏,先居十里埂,1949年初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土匪搶劫,再遷外蘇家,迄今145年。溪灘許氏。據(jù)民國十八年版《東安許氏宗譜》載:始遷祖許正達(1719—?),行仁六,約清·乾隆七年(1742)從新城上港遷入,迄今268年;溪灘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