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文廟 |
地名:白杜村 | 隸屬:桃溪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30723106999 | 代碼前6位:330723 |
行政區(qū)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G |
長途區(qū)號:0579 | 郵政編碼:321000 |
白杜村位于西塢街道東大門,地處鄞奉交界,原系白杜鄉(xiāng)所在地,東至寧波東錢湖,西接奉化市區(qū),南至莼湖街道,北至鄞州地界,交通便利。白杜行政村由六個自然村合并,總戶數1294戶,人口4982人,其中外來人口有1624人。
白杜村歷史悠久,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古鄞縣的縣治就在“白杜里”。奉化春秋時期屬越國地,到隋文帝開皇九年古鄞縣被廢的八百年間,白杜一直是古鄞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到隋朝并入句章縣,唐開元年間置奉化縣。在南岙林場古墓群共考古挖掘出107座古墓群,其中戰(zhàn)國墓15座,東漢墓52座,西漢墓10座,是奉化乃至寧波地區(qū)有史以來墓葬發(fā)現密度最大的地區(qū),發(fā)現的墓葬形制多樣,共出土器物500余件,主要有原始青瓷器、印紋硬陶器、釉陶器、越窯青瓷、銅鏡、鐵劍等大量遺物。在村內發(fā)現的大量古墓葬以及白杜城隍廟的存在都佐證了一個事實——寧波最早的中心是在白杜,這個浙東村莊早在秦漢時就已成為古鄞縣治,是大寧波(包括慈溪、余姚、舟山、鄞縣、奉化、寧海、象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白杜村創(chuàng)辦了幾家集體企業(yè),但由于各種因素陸續(xù)倒閉,集體經濟一度滑坡。村黨支部、村委發(fā)揚老一輩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及時調整思路,致力扭轉局面,積極引進外資,大力發(fā)展經濟。建立南岙工作園區(qū),園區(qū)內有工廠幾十家。園區(qū)的建立解決了村莊內大量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并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帶動了這個村莊的活力。
村黨支部、村委積極從事惠民工作,10多年來,村里對70周歲以上老人發(fā)放生活補貼費,老人每月30元,對特困老人還采取了額外的幫困措施。近年來,村里多次組織老黨員、老干部到溪口、杭州、瑤琳仙境等地參觀、旅游,開闊了視野。由村出錢積極參加合作醫(yī)療保險,使全村100%的村民參加合作醫(yī)療保險,保證全體村民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
白杜村與澤村村、上江村、泉豐村、西塘村、大路山村、項灣村、大河源村、東壟村、種子源村、錦源村、陶村村、錦坪村、章岸村、民豐村、錦后村相鄰。
白杜村附近有大紅巖風景名勝區(qū)、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武義古城、郭洞景區(qū)、臺山風景名勝區(qū)、石鵝湖風景區(qū)等旅游景點,有武義宣蓮、武義鐵皮石斛、桐琴蜜梨、浙玄參、金華湯包、武義竹筒飯等特產,有俞源村古建筑群營造技藝、浦江板凳龍、浦江書畫、迎大旗、浦江剪紙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桃溪鎮(zhèn)·白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