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坪坦鄉(xiāng) | 隸屬:通道縣 |
區(qū)劃代碼:431230216 | 代碼前6位:431230 |
行政區(qū)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湘N |
長途區(qū)號:0745 | 郵政編碼:418000 |
轄區(qū)面積:約1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7000人 |
人口密度:約3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6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坪坦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坪坦村位于湖南省通道縣城南部,是百里侗鄉(xiāng)文化長廊的中心地帶。坪坦村四周青山環(huán)抱,一條美麗的小河從村邊流過,田壩里一片綠色,路邊有多種野花競相開放,環(huán)境…[詳細] |
橫嶺村 | ~201 | 村莊 | 著名的坪坦風雨橋在坪坦鄉(xiāng)橫嶺村,通道縣百里侗文化長廊,坪坦河上,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省西南端,與貴州、廣西接壤。
9橋均始建于清代,均…[詳細] |
平日村 | ~202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民國時期屬三江縣平江區(qū)(后改林溪)橫嶺鄉(xiāng)。1954年劃歸通道后改設(shè)431230216,屬坪坦鄉(xiāng)平日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雙八社并入,稱平日大隊,…[詳細] |
高本村 | ~208 | 村莊 | 地名源于侗語:Gaosbaengx。Gaos:上面,baengx:艾蒿。此地山上盛產(chǎn)艾蒿,故名![詳細] |
雙層村 | ~211 | 村莊 | 雙層為雙拔與三層的簡稱,故名。民國時期屬三江縣平江區(qū)橫嶺鄉(xiāng)。1954年劃入通道后并入坪坦鄉(xiāng),解放初設(shè)雙拔高級社、三層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雙拔高…[詳細] |
下盤村 | ~213 | 村莊 | 解放初劃入半坡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分建下盤大隊,屬坪坦公社。1961年劃歸黃土公社。1984年社改鄉(xiāng),改稱下盤村,2016年黃土鄉(xiāng)并入4312…[詳細] |
半坡村 | ~214 | 村莊 | 解放初期成立高級社時,與弄盤合為半坡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弄盤隊劃出,改建半坡大隊,屬坪坦公社。1961年劃歸黃土公社。1984年社改鄉(xiāng),稱半坡…[詳細] |
皇都村 | ~215 | 村莊 | 皇都侗文化村為國家4A等級旅游景區(qū),以盤寨村、尾寨村、頭寨村、新寨村組成,后四村合并,故名![詳細] |
都天村 | ~216 | 村莊 | 都天為上都天與下都天的簡稱,故名。原是都天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分建上都天大隊、下都天大隊,屬坪坦公社。1961年劃歸黃土公社。1984年為上都…[詳細] |
中步村 | ~217 | 村莊 | 民國時期屬綏寧縣半里鄉(xiāng)。1951年劃歸通道后改設(shè)步坪鄉(xiāng),后改中步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吉大、坪寨并入成立中步大隊,1961年分建,1981年改稱…[詳細] |
坪寨村 | ~218 | 村莊 | 民國時期屬綏寧縣半里鄉(xiāng)。1951年劃歸通道后改設(shè)步坪鄉(xiāng),后改坪寨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并入中步大隊,1961年分建坪寨大隊,1981年改稱坪寨大…[詳細] |
大坪村 | ~219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坪穩(wěn)、下宅、牙大三村合并成大坪大隊的簡稱,故名![詳細] |
雙吉村 | ~220 | 村莊 | 雙吉為雙斗與吉大的合稱,故名。民國時期雙斗、吉大屬綏寧縣半里鄉(xiāng)。1951年劃歸通道后改牙上高級社、吉大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并入中步大隊。196…[詳細] |
嶺南村 | ~221 | 村莊 | 嶺南為陽爛村與高團村民國時期屬三江縣平江區(qū)(后改林溪)嶺南鄉(xiāng)的名稱,故名。…[詳細] |
高步村 | ~222 | 村莊 | 高步為1958年公社化時,高升、高上、克中三村合并成高步大隊的簡稱,故名![詳細] |
聯(lián)坪村 | ~223 | 村莊 | 聯(lián)坪為弄盤村劃入坪坦鄉(xiāng),更名聯(lián)坪,意為聯(lián)結(jié)坪坦,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坪坦鄉(xiāng)境內(nèi)之坪,原為侗族古時一支“坦”系部落所居,故稱“坪坦”。
基本介紹:
坪坦鄉(xiāng)通道侗族自治縣轄鄉(xiāng)。1951年由綏寧縣八區(qū)半里鄉(xiāng)劃入通道縣,屬四區(qū)都壘鄉(xiāng),1953年改隴城區(qū),1955年改都壘鄉(xiāng),1958年與隴城鄉(xiāng)合并建立隴城公社,1961年析設(shè)都壘公社,1962年更名坪陽公社,1984年改坪陽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4公里。南與廣西龍勝各族人民自治縣瓢里鎮(zhèn)、樂江鄉(xiāng)接壤,面積19.9平方公里,人口0.7萬。鄉(xiāng)政府駐坪陽。有公路通209國道至縣城。轄坪陽、新寨、馬安、馬田、桐木、橫溪、東江、城旋、孟龍、老寨、新江、三盤12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建筑工程隊和錳礦。境內(nèi)始建于1665年的馬田鼓樓為重點保護文物。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水稻。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坪坦鄉(xiāng)入選第一批湖南省鄉(xiāng)村旅游重點鎮(zhèn)(鄉(xiāng))名單。
2021年10月,坪坦鄉(xiāng)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侗族蘆笙)。
2013年12月,第五批湖南省省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名單公布,坪坦鄉(xiāng)上榜。
文化旅游:
坪坦村古建筑群位于通道縣坪坦鄉(xiāng)坪坦村,由坪坦鼓樓、孔廟、飛山廟、高坪鼓樓及坪坦鼓樓的附屬文物南岳宮、戲臺等4處共6棟建筑物構(gòu)成。2010年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坪坦鼓樓始
陽爛鼓樓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xiāng)陽爛村,此為省內(nèi)少有的門厥式鼓樓建筑。鼓樓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道光及光緒年間以及20世紀80年代曾進行維修。鼓樓坐北朝南,占地2
介 紹 又稱風雨橋、花橋。位于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xiāng)坪日村小溪河上。始建于清代,曾兩度被水沖毀。此橋為1931年重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橋身是石墩木梁,長62.4米,橋面寬3.75米,
坪坦村位于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xiāng),是通道縣百里侗文化長廊的腹心地帶。丘陵山地地貌,坪坦河由南而北穿寨而過。擁有侗家吊腳樓236棟,風雨橋(普濟橋,第六批國保)1座,古水井4處,鼓樓3座,寨
普修橋坐落于湖南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治西南10公里的黃土鄉(xiāng)坪坦河上。橋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后毀于洪水,清嘉慶八年(1813)重修,1984年復修。橋全長57.7米,寬4.2米,等分成21廊間。
歷史沿革:
宋朝時,屬廣西南路桂洲。
元朝時,屬廣西融洲懷遠縣。
明朝時,屬廣西三江縣平江區(qū)。
1950年,屬廣西三江縣林溪區(qū)。
1954年6月,劃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屬第七區(qū)。
1956年,設(shè)坪坦鄉(xiāng)。
1958年,改為坪坦鄉(xiāng)公社。
1984年,由坪坦公社改為坪坦鄉(xiāng)。
區(qū)劃: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坪坦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