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武鄉(xiāng) | 隸屬:瑪沁縣 |
區(qū)劃代碼:632621200 | 代碼前6位:632621 |
行政區(qū)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qū)號:0976 | 郵政編碼:815000 |
轄區(qū)面積:約18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3204人 |
人口密度:約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日進(jìn)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日進(jìn)”系藏語譯音,傳說一個神仙到過該地,因此當(dāng)?shù)啬撩癜阉Q為神山,而得名日吉力�!叭铡币鉃樯�,“進(jìn)”意為山高坡陡�!�[詳細(xì)] |
江前村 | ~201 | 村莊 | “江前”系藏語譯音,因此地是野馬常出沒的地方,而得名�!敖啊币鉃橐榜R多�!�[詳細(xì)] |
哈龍村 | ~202 | 村莊 | “哈龍”系藏語譯音,因在此村的一條溝,溝口有一塊很大的石頭,當(dāng)?shù)厝罕娨源嗣麨楣�,而得名�!肮垺币鉃闇峡谟袎K大石頭�!�[詳細(xì)] |
格多村 | ~203 | 村莊 | 系藏語譯音,經(jīng)實地調(diào)查及專家查證,該地名年代久遠(yuǎn),故地名來歷無從考證�!�[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大武,系藏語音譯,意思是“丟失駿馬的地方”。相傳很久以前,有三兄弟去打獵。老大不慎丟失了坐騎,叫老二去尋找。時值夕陽余暉迎面,老二誤將遠(yuǎn)處的野驢看作猛虎,慌忙返回駐地報警,老三急忙攜弓帶箭前去打虎”,不料在慌亂之際,將箭束佩戴在左側(cè)胯下。后來人們譏笑兄弟三人遇事魯莽,一錯再錯,故起諢名稱老大為大武”,老二為“翁布達(dá)”(將驢看成虎),老三為“洋玉(將箭束佩藏在左側(cè))。由此便形成了以后的“大武麥倉”翁布達(dá)”“洋玉”三個部落。
基本介紹:
大武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2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5%以上。面積1814平方千米。轄-、哈龍、日近3個牧委會。1957年設(shè)大武區(qū),1958年設(shè)前進(jìn)公社,后更名為大武公社,1962年改設(shè)大武鄉(xiāng),1969年恢復(fù)大武公社,1984年改設(shè)大武鄉(xiāng)。
歷史沿革:
1957年,設(shè)大武區(qū)。
1958年,設(shè)前進(jìn)公社后更名為大武公社。
1962年,改設(shè)大武鄉(xiāng)。
1969年,恢復(fù)大武公社。
1984年,改設(shè)大武鄉(xiāng)。
2003年,歸大武鄉(xiāng)管轄。
區(qū)劃: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大武鄉(xiāng)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