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灣村概況 常灣村位于迎仙鎮(zhèn)東南部,距鎮(zhèn)政府4公里。轄5個自然村,1020戶,人口4672人,耕地4470畝。鄉(xiāng)道韋艾路、迎長路縱橫交錯,穿越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近幾年來,該村黨總支、村委會注重勞務輸出和規(guī)模種植、養(yǎng)殖的引導和培育工作。以常貫友為帶動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建立了塑料加工廠,同時,引導地方規(guī)模種養(yǎng)大戶發(fā)展地方經濟,大大推動了地域經濟的發(fā)展�!�。 |
因以常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灣,故名。1949年屬洛門區(qū)區(qū)署郭槐鄉(xiāng)。1953年屬第二區(qū)郭槐鄉(xiāng),1955年11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屬郭槐鄉(xiāng),1956年6月,撤銷全部區(qū)級建置,屬郭槐鄉(xiāng),1958年12月屬紅星公社郭槐鄉(xiāng)。1962年1月屬洛門區(qū)郭槐公社。1965年8月撤區(qū)并社,屬郭槐公社。1983年12月改為常灣村,屬郭槐鄉(xiāng)。2001年撤鄉(xiāng)改鎮(zhèn),屬四門鎮(zhèn)。2005年3月謝溝村并入常灣村,并后名的村名為常灣村。常……。 |
元代,常姓由常老莊析出建村,位于河灣處,故名。1928年屬新蔡縣韓集區(qū)。1941年屬李橋鎮(zhèn)。1948年屬新蔡縣二區(qū)(李橋)。1958年屬李橋中心鄉(xiāng)。1958年8月成立常灣生產大隊,屬紅光人民公社。1960年屬李橋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常灣村民委員會,屬李橋鄉(xiāng)。1985年屬李橋回族鄉(xiāng)。1987年12月屬李橋回族鎮(zhèn)。常灣村……。 |
因洪河故道圍繞兩面,其常姓人氏在此建村,故名。原屬郾城縣東南區(qū)。1945年6月屬西(平)、郾(城)、上(蔡)抗日人民政府。1949年屬郾城縣四區(qū)。1951年屬郾城縣九區(qū)。1954年屬西平縣老王坡區(qū)。1956年屬五溝營中心鄉(xiāng)。1958年設立常灣生產大隊,屬躍進人民公社。1959年屬老王坡人民公社。1962年屬五溝營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常灣村民委員會,屬五溝營鄉(xiāng)。1995年屬五溝營鎮(zhèn)。常灣村……。 |
清初,申姓始居,以地處清水河灣道處,得村名申灣。因后無申姓后人,常姓遷入,改稱常灣。清屬唐縣長秋保(今長秋村)。1914年屬沘源縣。1923年屬唐河縣城關區(qū)。1931年屬上屯區(qū)。1941年屬城關區(qū)上屯聯(lián)保。1945年撤區(qū)屬上屯鄉(xiāng)。1948年屬唐南縣第七區(qū)(駐上屯)。1949年屬唐河縣第七區(qū)(駐昝崗)。1953年屬上屯區(qū)馬營鄉(xiāng)。1956年撤區(qū),屬上屯中心鄉(xiāng)。1958年建馬營大隊,屬上屯人民公社。19……。 |
常灣村是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陶灣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10324106202。 |
常氏聚居形成的村落且瀕臨沱河拐彎處,取名常灣。1956年屬常灣高級社。1959年成立常灣大隊,屬酂陽公社。1975年劃入蔣口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更名為常灣村民委員會,屬蔣口鎮(zhèn),至今。常灣村:位于蔣口鎮(zhèn)西北5公里處�!�。 |
常灣村位于龍城鎮(zhèn)西南部,距鎮(zhèn)政府1.5公里,緊臨郾襄路,交通十分便利。行政村下轄郭灣、常灣、馮灣三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倯魯�(shù)800余戶。人口3030人。耕地面積2750畝,只有黨員82名。村干部6名,其中支部委員5名,村委委員1名支部委員、村委委員交叉2名。經濟主要依靠種植、養(yǎng)殖和勞務輸出,基礎產業(yè)是種植小麥、玉米和食用菌種植。養(yǎng)殖以養(yǎng)殖雞、養(yǎng)豬為主。全村95%以上村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yī)療。……。 |
1961年為鳳鎮(zhèn)區(qū)黃金公社的常家灣大隊;文化大革命時常家灣大隊更名為谷豐大隊,1981年谷豐大隊改名為常灣大隊;1984年為黃金鄉(xiāng)常灣村;1997年屬小嶺鎮(zhèn)常灣村;2015年設立常灣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常灣村……。 |
因常姓居多又住在河流灣道處而得名常灣村。1958年得名常灣大隊,2014年撤銷先進村,合并為常灣村,命名為常灣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地常灣村,沿用至今。常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