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四年(1371),劉氏一族為逃難,故遷此建村定居,因村七里外,有口枯井,故稱村名為七里井。1949年屬商丘縣。1951年稱七里井行政村,劃屬谷熟縣馬牧區(qū)。1954年谷熟縣撤銷并入虞城縣屬大侯區(qū)。1955年稱七里井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屬小侯區(qū)。1958年稱七里井生產(chǎn)大隊,屬小侯區(qū)。1961年屬城關(guān)區(qū)。1965屬屬大侯人民公社。1977年屬小侯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為七里井村民委員會,屬小侯鄉(xiāng)……。 |
明代中期,劉姓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建村。因村距縣城3.5千米,村西大路旁有一口水井,故名七里井。清代屬扶溝縣北馬地方。民國年間屬扶溝縣中區(qū)(城關(guān))。1949年屬扶溝縣一區(qū)(城關(guān))。1958年設(shè)七里井大隊,屬城關(guān)公社。1983年改為七里井村民委員會,屬城郊鄉(xiāng)。2011年屬桐丘街道。七里井村……。 |
明代,張姓始住建村,以村西原有水井距縣城7華里得名。清屬唐河保。1931年屬城關(guān)區(qū)侯莊保。1950年屬城郊區(qū)七里井鄉(xiāng)。1956年屬大張莊中心鄉(xiāng)。1957年屬新華高級社。1958年建谷莊大隊,屬畢店人民公社。1968年屬城郊區(qū)大張莊人民公社。1979年從谷莊大隊析出,設(shè)立七里井大隊。1984年改為七里井村民委員會,屬城郊鄉(xiāng)。2021年屬濱河街道至今。七里井村……。 |
傳七里井原村址在現(xiàn)村東的半里處高崗上。歷史上,從內(nèi)黃縣城到楚旺的一條官道由此通過,人們便在路東打一水井,供行人牲畜飲用,逐漸在路旁開起客店,自東南向西北形成一條斜街。人們從東崗遷此居住,因水井距內(nèi)黃縣城七里,而取村名為七里井,沿用至今。1950年設(shè)村。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轉(zhuǎn)高級社。1958年成立七里井大隊,隸屬馬上公社。1984年成立七里井村民委員會,隸屬馬上鄉(xiāng)至今。七里井村……。 |
七里井村:位于王七廟村西側(cè)�!�。 |
清光緒33年(1907)曹城彭四興建村,因村內(nèi)有一口古井,且距吳城7華里,故稱七里井。1921年屬第二區(qū)。1941年屬固縣鎮(zhèn)第四保。1947年屬吳城區(qū)。1956年屬吳城中心鄉(xiāng)。1958年稱七里井大隊,屬吳城公社。1983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更名七里井村委會,屬吳城鄉(xiāng)。1994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吳城鎮(zhèn)至今。七里井村隸屬于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吳城鎮(zhèn),轄19個村民小組,耕地3215畝,559戶,2236人,其中外出務工……。 |
很早以前,大道旁有一眼水井,來往行人常在此歇息,因距縣城七里,故名。1948年11月,歸城關(guān)區(qū)(第一區(qū))。1950年,歸吳陳區(qū)(第二區(qū))。1955年12月,歸核桃園中心鄉(xiāng)。1958年8月,歸梨園公社吳莊大隊。1959年4月,歸城關(guān)公社。1973年,改歸新村公社。1974年,從吳莊大隊分出組建七里井大隊。1983年,撤銷七里井大隊,選舉產(chǎn)生七里井村民委員會,歸新村鄉(xiāng)。1996年3月,歸新村鎮(zhèn),沿用至……。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