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前衛(wèi)鎮(zhèn) | 隸屬:藍田縣 |
區(qū)劃代碼:610122103 | 代碼前6位:610122 |
行政區(qū)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qū)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qū)面積:約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3.9萬人 |
人口密度:78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2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前衛(wèi)村 | ~200 | 鎮(zhèn)中心區(qū) | 相傳明朝時:關帝廟大鐘上鑄有:明代萬歷年前衛(wèi)鎮(zhèn)字樣,屬古時軍制駐地而得名前衛(wèi)村,且村部駐于前衛(wèi)村,負責前衛(wèi)村日常村務工作,而故名。…[詳細] |
香村村 | ~201 | 村莊 | 香村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安岱村 | ~202 | 村莊 | 因安姓人早先在此建村,又因岱指此地有土包而取名安岱村![詳細] |
滕寨村 | ~203 | 村莊 | 因此地古時曾駐扎軍寨,后有滕姓在此居住,故名藤寨村![詳細] |
劉村村 | ~205 | 村莊 | 劉村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布村村 | ~206 | 村莊 | 布村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田灣村 | ~207 | 村莊 | 該村原名孫家寨,后因孫姓絕戶改名為尹家營。清代又有姓田人在此居住,而取名田灣村。…[詳細] |
王莊村 | ~208 | 村莊 | 因王姓居民早期居于此地,取名王莊村。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地王莊而命名王莊大隊;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名團結大隊;1975年恢復原名王莊大…[詳細] |
杜家溝村 | ~209 | 村莊 | 原名沐浴溝,后杜姓在此居住取名杜溝村,且村委會駐于杜溝村,負責杜溝村日常村務工作,而故名。…[詳細] |
大亮村 | ~210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原名大梁。同治年間“二華”回民暴動,火燒大梁村,一時大火照亮了整個天空,黑夜的就像白天一樣。從此把大梁村改成大亮村![詳細] |
西鞏村 | ~211 | 村莊 | 因鞏姓居住于大路之西而得名西鞏村。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地西鞏而命名西鞏大隊;1966年“文革”中改名新風大隊;1975年恢復原名西鞏大隊;19…[詳細] |
東鞏村 | ~212 | 村莊 | 因鞏姓居住大路之東而得名東鞏村。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東鞏而命名東鞏大隊;1966年“文革”中改名為東升大隊;1975年恢復原名東鞏大隊;198…[詳細] |
徐河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地徐河而命名徐河大隊;1966年“文革”中改名紅河大隊;1975年恢復原名徐河大隊;1984年設鄉(xiāng)建村命名為徐河村村民委員…[詳細] |
龍寨村 | ~215 | 村莊 | 因清初于該地插旗立寨且為龍姓在此居住故名龍旗寨村,后略為龍寨村![詳細] |
吳村廟村 | ~218 | 村莊 | 因該地古有一座東岳廟,廟旁沒有村落,故名無村廟。后轉音為吳村廟,建村后取廟名得名吳村廟村。村委會駐于吳村廟村,故名![詳細] |
謝灣村 | ~219 | 村莊 | 因謝姓居住此灣而得名謝家灣。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地謝家灣而命名謝家灣大隊;1966年“文革”中改名前鋒大隊;1976年恢復原名謝家灣大隊;19…[詳細] |
鹿走溝村 | ~220 | 村莊 | 因該溝早年有白鹿經過,故名鹿走溝村。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地鹿走溝而命名鹿走溝大隊;1966年“文革”中改名紅旗大隊;1975年恢復原名鹿走溝大…[詳細] |
將軍村 | ~222 | 村莊 | 因該地位于漢將帥堡遺址,俗稱將軍疙瘩,故名將軍疙瘩村,簡稱將軍村。村委會駐于將軍村,故名![詳細] |
楊穆寨村 | ~223 | 村莊 | 楊穆寨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康莊村 | ~225 | 村莊 | 因康姓人遷居位于此地,故名康莊村。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地康莊而命名康莊大隊;1984年6月設鄉(xiāng)建村命名為康莊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徐塬村 | ~226 | 村莊 | 因徐姓居住此塬而得名徐塬村。"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徐塬而命名徐塬大隊;1966年""文革""中改名紅星大隊;1975年恢復原名徐塬大隊;198…[詳細] |
友誼村 | ~227 | 村莊 | 友誼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屬古時軍制駐地,西漢時,武帝設“八!避,其中之一的“長水校尉”屯兵駐守在白鹿原東南的長梁,即“將帥堡”。漢末長水校尉鄧艾在此練兵,今名“將軍疙瘩”。時長水校尉在此設立前衛(wèi)哨所,因而得名前衛(wèi)。明代秦藩王朱樉在西安按京城制度設左中前后右五衛(wèi)軍事建制,前衛(wèi)即前衛(wèi)鎮(zhèn)。據(jù)前衛(wèi)村關帝廟大鐘鑄有明萬歷年前衛(wèi)鎮(zhèn)字樣。清嘉慶《藍田縣志》記為前衛(wèi)鎮(zhèn)和東西鞏村。
基本介紹:
藍田縣轄鎮(zhèn)。明清民國均為前衛(wèi)鎮(zhèn),建國初為前衛(wèi)、鞏村鄉(xiāng),1958年設鞏村公社,1966年為新風公社,1984年改鞏村鄉(xiāng),1996年設前衛(wèi)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白鹿原上,距西安市區(qū)40公里,距縣城16公里。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3.9萬。紡(織城)吳(村廟)公路橫貫鎮(zhèn)境。是縣西部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轄將軍圪塔、鳧峪、楊木寨、陳家莊、康家莊、吳村廟、鹿走溝、謝家灣、徐家塬、石槽、侯家灣、龍旗寨、前衛(wèi)、大亮、徐家河、王家河、東鞏、西鞏、香村、安岱坊、膝家寨、余坡、劉村、布村、田家灣、西王莊、杜家溝27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農械修造、皮革、紙箱、海綿、磚瓦、機械、印刷、絲網、針織、面粉等廠。商業(yè)分布在
歷史沿革:
清雍正年間已置鎮(zhèn)。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曾設鄉(xiāng)。
1949年后,前衛(wèi)鎮(zhèn)歸鹿走區(qū)管轄。
1956年4月,改為鹿原區(qū)。
1958年,改為紅旗公社二社,同年恢復鹿原公社。
1961年,改名鞏村公社。
1966年9月后,改名新風公社。
1984年6月,改名鞏村鄉(xiāng)。
1996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由鞏村遷至前衛(wèi)街,更名為前衛(wèi)鎮(zhèn)。
區(qū)劃: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前衛(wèi)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