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雷赤鎮(zhèn) | 隸屬:延長縣 |
區(qū)劃代碼:610621106 | 代碼前6位:610621 |
行政區(qū)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陜J |
長途區(qū)號:0911 | 郵政編碼:716000 |
轄區(qū)面積:約153.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7000人 |
人口密度:4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6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尚羅村 | ~200 | 村莊 | 尚羅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1)。因此村居住著尚姓人和羅姓人,得名“尚羅”;另講,因塬面開闊平坦,雨水基本集聚不流稱“水落”,后演變?yōu)椤吧辛_”![詳細] |
太留村 | ~201 | 村莊 | 太留村建于清光緒二年(1876)。相傳古時由于天災(zāi),村內(nèi)尚留一老太婆,故名“太留”![詳細] |
趙家莊村 | ~202 | 村莊 | 趙家莊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4)。因趙姓人氏最早居住在此,得名“趙家莊”![詳細] |
花吧咀村 | ~204 | 村莊 | 花吧咀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1),因此村以前常有老鷹(當?shù)胤Q花鴇)出沒,得名“花鴇嘴”,后演變?yōu)椤盎ò删住。?a href=/shanxi/yanchangxian_leichixiang_huabaju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門山村 | ~205 | 村莊 | 門山村建于北周建德六年(577)前,傳說此地原有一石門,得名“門山”![詳細] |
縣西村 | ~208 | 村莊 | 縣西村建于清同治七年(1869)。因位于原門山縣城西,得名“縣西”![詳細] |
廟梁村 | ~209 | 村莊 | 廟梁村1958年因大隊駐地下德夫,得名德夫大隊;1985年改稱德夫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德夫村 | ~210 | 村莊 | 德夫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因村里人希望家家戶戶都富裕安康,故名“得!保笱葑?yōu)椤暗路颉!?a href=/shanxi/yanchangxian_leichixiang_defu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雷多村 | ~213 | 鎮(zhèn)中心區(qū) | 雷多村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3),因村民多為雷姓人氏,得名“雷多村”。…[詳細] |
嶺石山村 | ~216 | 村莊 | 嶺石山村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4)。因村莊座落在石頭較多的嶺上,故名“嶺石山”![詳細] |
可豐村 | ~217 | 村莊 | 可豐村建于清同治六年(1868),因村民渴望豐收,故名“渴豐”,后演變?yōu)椤翱韶S”。…[詳細] |
大雅村 | ~218 | 村莊 | 大雅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赤江村 | ~219 | 村莊 | 赤江村建于清光緒二年(1876),因當?shù)卦幸患t色灰鼠(當?shù)胤Q赤圪獵)得名“赤獵”。后因書寫不便,更名“赤江”![詳細] |
葛家洼村 | ~222 | 村莊 | 葛家洼村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葛姓人氏居住在低洼地處,得名“葛家洼”![詳細] |
曲木村 | ~223 | 村莊 | 曲木村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因該村椿樹(當?shù)赝琳Z稱曲樹)多,得名“曲木”。…[詳細] |
魚見村 | ~224 | 村莊 | 魚見村建于明崇禎八年(1635)。因魚姓人氏最早居住于此,得名“魚見”![詳細] |
呼家村 | ~225 | 村莊 | 呼家村建于清嘉慶十七年(1812),因呼姓人氏居住于此,得名“呼家”![詳細] |
張陽村 | ~226 | 村莊 | 張陽村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村內(nèi)最早居住人為張姓,得名“張陽”![詳細] |
下驛村 | ~230 | 村莊 | 下驛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多村 | ~233 | 村莊 | 張多村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因村內(nèi)居住張姓人氏較多,得名“張多”![詳細] |
涼水岸村 | ~234 | 村莊 | 涼水岸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石岸下有一股清涼的泉水,得名“涼水岸”![詳細] |
肖吉村 | ~236 | 村莊 | 肖吉村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因最早肖姓人氏居住于村子,得名“肖吉”![詳細] |
白家村 | ~238 | 村莊 | 白家村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因白姓人氏居住于此,得名“白家”![詳細] |
郭家村 | ~240 | 村莊 | 郭家村建于清嘉慶十七年(1812),因郭姓人氏居住于此,得名“郭家”![詳細] |
可也村 | ~242 | 村莊 | 可也村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因人民的生活可以,得名可以,后演變?yōu)榭梢!?a href=/shanxi/yanchangxian_leichixiang_keye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溝頭山村 | ~246 | 村莊 | 溝頭山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光緒二年(1876年),以地處雷多河村與北赤村之間得名雷赤村,鎮(zhèn)以村名。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陜西省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雷赤鎮(zhèn)為2019年度陜西省省級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
基本介紹:
雷赤鎮(zhèn)地處延長縣的東南部,鄉(xiāng)政府駐地距縣城63公里,東鄰南河溝,北靠趙家河和張家灘,西與延安市和宜川縣接壤。全鄉(xiāng)轄21個行政村、57個自然村,1551戶、6489口人?偼恋孛娣e153.44平方公里,耕地2.11萬畝,其中平地1.3萬畝,人均2.02畝。地勢西高東低,屬典型的殘塬丘陵區(qū)地形地貌。近年來,在“煙果富民、草畜奠基”的工作思路指導(dǎo)下,全鄉(xiāng)基本形成以“糧、煙、果、牧”為主的經(jīng)濟發(fā)展格局,為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加速脫貧致富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主要經(jīng)濟作物有:煙葉、蘋果、棉花、花生等。
2000年全鄉(xiāng)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760萬元,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865元,糧食總產(chǎn)1816噸,農(nóng)村人均產(chǎn)糧280
文化旅游:
涼水岸河防戰(zhàn)斗遺址時代:1938—1942年地址:延長縣雷赤鎮(zhèn)涼水岸村保護范圍:東至黃河二級臺地崖畔,南至河防工事南側(cè),西至半山腰,北至遺址本體外擴50米。2018年,涼水岸河防戰(zhàn)斗遺址被陜
歷史沿革:
歷屬宜川、汾川、門山等縣。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屬紅宜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屬固臨縣赤峰區(qū)和慶元區(q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屬臨鎮(zhèn)縣。
1949年2月,屬延長縣七區(qū)。
1950年4月,屬六區(qū)。
1956年4月,屬趙家河區(qū)。
1958年9月,成立雷赤公社。
1984年,改設(shè)雷赤鄉(xiāng)。
2011年,南河溝鄉(xiāng)并入,設(shè)立雷赤鎮(zhèn)。
區(qū)劃: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雷赤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