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寨圪塔鄉(xiāng) | 隸屬:浮山縣 |
區(qū)劃代碼:141027206 | 代碼前6位:141027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晉L |
長途區(qū)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轄區(qū)面積:約22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5800人 |
人口密度:26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寨圪塔 | |
下轄地區(qū):10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張村村 | ~201 | 村莊 | 因村中張姓居多,故名張村。1949年10月屬浮山縣三區(qū)管轄;1958年9月為張村管理區(qū);1962年成立張村大隊;1984年7月撤銷張村大隊,設(shè)立張村村…[詳細] |
譚村村 | ~202 | 村莊 | 因該村譚姓先居于此,故名譚村。1949年10月屬浮山縣三區(qū)管轄;1958年9月為譚村管理區(qū);1962年成立譚村大隊;1984年7月撤銷譚村大隊,設(shè)立譚…[詳細] |
土嶺村 | ~203 | 村莊 | 土嶺為南土嶺和北土嶺的總稱。1949年10月屬浮山縣三區(qū)管轄;1958年9月為土嶺管理區(qū);1962年成立土嶺大隊;1984年7月撤銷土嶺大隊,設(shè)立土嶺…[詳細] |
榆社村 | ~204 | 村莊 | 根據(jù)古時村中原有一棵榆樹而得名。1949年10月屬浮山縣三區(qū)管轄;1958年9月為榆社管理區(qū);1962年成立榆社大隊;1984年7月撤銷榆社大隊,設(shè)立…[詳細] |
范村村 | ~205 | 村莊 | 該村范姓先人居于此,故名范村。1949年10月屬浮山縣三區(qū)管轄;1958年9月為范村管理區(qū);1962年成立范村大隊;1984年7月撤銷范村大隊,設(shè)立范…[詳細] |
寨圪塔村 | ~207 | 村莊 | 寨圪瘩村處小山丘上,三面臨河,形成天然營寨,故名寨圪瘩![詳細] |
院頭村 | ~209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院頭原為垣頭,因其地處山垣的頭部而得名![詳細] |
西里村 | ~212 | 村莊 | 因該村地處寨圪塔的西面。1949年10月屬浮山縣三區(qū)管轄;1958年9月為西里管理區(qū);1962年成立西里大隊。1984年7月撤銷西里大隊,設(shè)立西里村民…[詳細] |
山交村 | ~213 | 村莊 | 該村因位于三山相交、兩水相匯之處而得名。…[詳細] |
川口村 | ~215 | 村莊 | 因位于河灣、河槽,地勢平坦開闊,故名川口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寨圪塔村而得名。該村落位于山地,像城寨規(guī)模,故得名寨圪塔鄉(xiāng)。
基本介紹:
浮山縣寨圪塔鄉(xiāng)位于縣城東部山區(qū),系太岳山余脈,東距沁水縣域40公里,全鄉(xiāng)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20公里,面積220.2平方公里,約占全縣的1/4,東南鄰沁水縣,北靠安澤縣,全鄉(xiāng)山巒連綿,溝壑縱橫,西高東低,紅凹山海拔1511米,是全縣海拔最高點,山交河源出四十嶺,貫穿全鄉(xiāng),是全縣最大的河流,也是唯一沒有受到工業(yè)污染的河流,山交河向東流入沁河。
-
氣候及資源
寨圪塔鄉(xiāng)平均海拔1200—1300米,年平均氣溫20.3℃,降水量630mm,無霜期110—130天,冬季較寒冷,夏季涼爽,是休閑避暑的好地方,境內(nèi)森林覆蓋率達66%,2005年獲山西省環(huán)境優(yōu)美鄉(xiāng)鎮(zhèn)榮譽稱號,野生植物資源豐富,開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屬浮山縣二區(qū);1956年8月設(shè)西坪鄉(xiāng);1958年9月成立西坪人民公社;1961年5月將西坪人民公社改名為寨圪瘩公社;1984年7月,撤銷寨圪塔人民公社,設(shè)立寨圪塔鄉(xiāng),名稱沿用至今。
區(qū)劃: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寨圪塔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