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符冊村 | 隸屬:南唐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141022201206 | 代碼前6位:141022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L |
長途區(qū)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翼城是唐堯大地,堯十五歲時,改封在唐,他所封的唐,就是翼城。堯在翼城留下了不少遺跡和傳說。他曾在丹子山以北的朱村生下了丹朱,在翼城的堯都村制作陶器,16歲即位后到了襄汾縣的陶寺,又把翼城的元寶村設為行官,名曰“堯都”。到了平陽后又把唐地翼城封給了他的兒子丹朱。堯作為五帝之一,華夏文明始祖,后世子孫,倍為推崇。孔子曾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司馬遷贊嘆:“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驕,貴而不舒”。他的主要功績就是設官觀測天象,掌握了農時節(jié)令,制訂了歷法,使人們知道了春耕、夏鋤、秋收、冬藏的準確時間,并德化民眾,教民稼穡,還咨詢四岳,選舜做了繼承人。但是,在遠古傳說時期,人類還沒有文字,也不一定會有虎符、兵符。據文物工作者近年在襄汾陶寺的發(fā)掘考證,有的只是極少量雛形化的文字符號。那么,符冊人之所以會在村里建一座“堯王符閣”,它就說明,堯王曾在這里留下了什么記事的符號,或許是后人在這里發(fā)掘出了古堯時記事符號的實物究竟是個什么符號,這實在是一個令后人難猜難解的玄秘。堯王符閣深不可測,臥龍崗廟則實實在在。臥龍崗廟建于符冊村的東隅,崇祀的是龍王、后土、水火諸神:此廟始建于隋代仁壽年間,元泰定四年、清康熙五十二年、乾隆六十年、道光三年都有重修。符冊村之所以要建臥龍崗廟,這是因為南唐垣歷來被稱為“飛云嶺”,一有云便被風刮走,很少下雨,似乎龍王不愿在此停留。所以土人便以“臥龍”祀之,祈盼南唐垣上從此能留住龍王,生風播雨,造福鄉(xiāng)民。此廟占地面積浩大,氣勢恢宏,廟前有泰山廟,進入正門后建有堯王符閣,閣樓后有碩大的舞樓戲臺,兩旁有廊房,后有龍王正殿和娘娘、火神、土地、關帝等偏殿。臥龍崗廟由附近十村共建,故又名“十舍廟”,按照捐資多少排次為:一符冊、二北史、三樊店、四南唐、五下坪、六原村、七曉史、八秦崗、九范牛、十云唐。大廟每年分別于農歷三月十二和六月十八兩次逢會,屆時各村都有拿手節(jié)目參與鬧紅火,有鑼鼓、花鼓、獅子、老虎、火杈,高蹺等,各村按次敬香,供獻諸神,然后聯合迎神。最為引人的是每會必斗牛,參加斗牛的多為本村豪門財主,俗稱四大家、八小家。四大家之牛可以進入山門,轉舞樓,謂之“牛拉鼓車賽跑山門”,八小家則只能從街心牌樓開始,駕著鼓車奔跑至山門為止。無論大家小家,均以牛之力大,捷足先登者為勝,名日“斗牛會”。今人馮有慶有“斗牛會”詩,就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盛大賽況:“廟會一盛事,斗牛比高低。誰家牛最壯,鼓車賽一回。車上一大鼓,方園一米七。鼓手擂鼓響,鑼鳴震天地。牛驚似山虎,尾巴翹天起。趕車人跨轅,離地空中飛……”與此同時,外村則參與賽馬。逢會前三后四,共為七日,其間鑼鼓喧嗔,笙管樂奏,牛馬奔馳,雜耍齊集,農用物資環(huán)廟陳列,各地商賈擺攤設點,四方男女爭來趕會,實為平川地區(qū)一大盛會。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符冊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wèi)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符冊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wèi)生村。
基本介紹:
符冊村是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南唐鄉(xiāng)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141022201206,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141022。郵政編碼為041000,長途電話區(qū)號為0357 ,車牌號碼為晉L。符冊村與樊店村、北史村、范牛村、北唐村、下陽村、東唐村、河沄村、西下坪村、云唐村、東下坪村、南唐村、曉史村、原村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翼川鄉(xiāng);公元1917年,為四區(qū)符冊編村;公元1939年,屬四區(qū),稱符冊行政村;1953年5月,屬符冊鄉(xiāng);1956年3月,屬原村鄉(xiāng);1958年8月,屬先鋒人民公社,稱符冊管理區(qū),后稱符冊生產大隊;1961年5月,屬南唐人民公社;1984年12月,屬南唐鄉(xiāng),稱符冊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符冊村附近有佛爺山景區(qū)、翼城古城景區(qū)、翼城綿山景區(qū)、歷山景區(qū)、石四牌坊和木四牌坊、翼城大河口遺址等旅游景點,有翼城蘋果、翼城翅果、隆化小米、翅果油樹、銀耳湯、翼城十大碗等特產,有翼城花鼓、翼城老虎上山、翼城西閆民歌、翼城渾身板、翼城孝義旱船、翼城堡子河蚌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