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扎科鎮(zhèn) | 隸屬:德格縣 |
區(qū)劃代碼:513330110 | 代碼前6位:513330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qū)號:0836 | 郵政編碼:627250 |
轄區(qū)面積:約42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4000人 |
人口密度: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3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曲公村 | ~207 | 村莊 | 藏語,意為“水溝梁上”,故名。原名曲公一大隊,1984年更名為曲公村,沿用至今![詳細] |
窩壩村 | ~208 | 村莊 | 因窩壩人家命名。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扎多村 | ~209 | 村莊 | 藏語,意為“神山下邊”,故名。原名扎多二大隊,1984年更名為扎多村,沿用至今。…[詳細] |
多達村 | ~210 | 村莊 | 藏語,意為“到達于此”,故名。1984年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同鳩村 | ~21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藏語,意為“壩子下面”,故名。原名同鳩隊,1984年更名為同鳩村,沿用至今![詳細] |
月拉村 | ~212 | 村莊 | 藏語,意為“左手邊”,故名。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瓦通村 | ~213 | 村莊 | 藏語,意為“狐貍形壩”,故名。原名瓦通四大隊,1984年更名為瓦通村,沿用至今![詳細] |
呷依村 | ~214 | 村莊 | 因呷依人家命名。分二村,上呷依、下呷依;1984年得名呷依村,沿用至今![詳細] |
雄拖村 | ~215 | 村莊 | 藏語,意為“地廣,分散”,故名。1984年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上卡村 | ~216 | 村莊 | 藏語,意為“橋頭”,故名。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地龍村 | ~217 | 村莊 | 地龍村:共75戶,319人,轄1個村民小組,距離鄉(xiāng)政府15.5公里![詳細] |
村科村 | ~218 | 村莊 | 因村柯人家命名。原名村柯六大隊,1984年更名為村科村,沿用至今。…[詳細] |
芒科村 | ~219 | 村莊 | 芒科家族是最早在此地生活的家族,后此地便以該家族的名字來命名![詳細] |
地名由來:
藏語,意為雅礱江中段。
基本介紹:
德格縣轄鄉(xiāng)。民國末年置扎科鄉(xiāng),1957年更名中扎科鄉(xiāng),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71公里。面積421.4平方公里,人口0.4萬。轄同鳩、曲公、扎多、瓦通、熊托、村柯6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青稞、小麥、豆類。境內(nèi)生龍寺古色古香,以雕梁畫棟的精湛工藝著稱。
歷史沿革:
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guān)于同意甘孜藏族自治州調(diào)整雅江縣等12個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的批復(fù)(川府民政〔2020〕9號):撤銷中扎科鄉(xiāng),設(shè)立中扎科鎮(zhèn),以原中扎科鄉(xiāng)所屬行政區(qū)域為中扎科鎮(zhèn)的行政區(qū)域,中扎科鎮(zhèn)人民政府駐同鳩村3組1號。
區(qū)劃: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中扎科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