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田壩鎮(zhèn) | 隸屬:甘洛縣 |
區(qū)劃代碼:513435101 | 代碼前6位:513435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川W |
長途區(qū)號:0834 | 郵政編碼:616850 |
轄區(qū)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2.22萬人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21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田壩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因昔時在干田壩里設市貿易,得名田壩。1956年成立了工商會,1978年成立田壩居委會。2020年將田壩居委會調整為田壩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詳細] |
新店村 | ~200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集市貿易快速發(fā)展,聚集很多新的商鋪店面,故名![詳細] |
羊新村 | ~203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原名羊毛街。因所居村民基本上每戶都買羊毛,紡織擦爾襪和氈桿,氈條出售。很多彝人把羊毛拿到這里販賣或換成品,形成獨有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故名![詳細] |
曙光村 | ~204 | 村莊 | 意為在此建有曙光農業(yè)社,為群眾新生活帶來希望曙光。…[詳細] |
麻窩村 | ~205 | 村莊 | 因為該地群眾房前屋后都種植大量的麻(韌皮纖維作物),故名![詳細] |
大田村 | ~208 | 村莊 | 此處為地勢平坦的濕地,且清朝乾隆年從岷山縣逃荒進山居住,為了生存開辟一大田,故名。…[詳細] |
新華村 | ~209 | 村莊 | 以原新華鄉(xiāng)政府駐地設村,故名。1958年隸屬于田壩公社,成立新華大隊。1963年歸村委會管理,成立新華村村民委員會,屬田壩鎮(zhèn)管理至今![詳細] |
挖夯村 | ~210 | 村莊 | 因位于田壩鎮(zhèn)駐地故而得名。解放前歸越西縣啟明鄉(xiāng)管理。1952年歸啟明鄉(xiāng)管轄。1958年隸屬啟明公社,成立挖夯大隊。1963年歸村委會管理,成立挖夯村村…[詳細] |
勒基村 | ~211 | 村莊 | 勒基,彝語“勒加”的諧音,意為丫口、溝口,因村子建于一個山溝的出口處,故名。…[詳細] |
蘭池村 | ~213 | 村莊 | 此地產有一種靚藍色染料礦石且建有染坊池,故名![詳細] |
石門村 | ~214 | 村莊 | 彝語,彝語意為歇腳之地,故名。解放前歸越西管理。1956年歸啟明鄉(xiāng)隸屬田壩區(qū)。1958年劃歸玉門公社。1974年劃歸啟明公社,成立石門大隊。1989年…[詳細] |
羅群村 | ~220 | 村莊 | 因此地過去只有羅家一族人居住,故名。1960年,羅群從啟明鄉(xiāng)分區(qū)成立了玉門公社,時名羅群大隊。1980年更名羅群村。2020年羅群村、殷家灣村合并為羅…[詳細] |
跑馬村 | ~224 | 村莊 | 解放前此地為煖帶土司的跑馬場,故名。1995年屬前進鄉(xiāng)管理,成立跑馬村。2020年將拖溝村和跑馬村合并為跑馬村。…[詳細] |
爾姑村 | ~226 | 村莊 | 彝語意為此地亂石較多的地方,音譯“爾姑”![詳細] |
自物村 | ~228 | 村莊 | 因村境內有一座山名叫“自物”,故名。1958年為瑪麻大隊。1992年劃歸田壩鎮(zhèn),同年改名為自物村。1995年屬前進鄉(xiāng)管理。2020年劃歸田壩鎮(zhèn)管轄![詳細] |
斯補勒拖村 | ~229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因此地原為斯普(彝族姓嶺氏)土司居住地,故名![詳細] |
高橋村 | ~231 | 村莊 | 高橋村,境內有一條河,其上架有一座很高的獨木橋,故名。…[詳細] |
雄普村 | ~232 | 村莊 | 雄普,彝族姓氏“斯補”的諧音,指斯補家族居住的地方,故名![詳細] |
友誼村 | ~236 | 村莊 | 希望同鄰里葵花村兩村關系友好,建立友好和睦關系,故名![詳細] |
埃波洛村 | ~239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彝語意為依水溝建立的村落,故名。1961年為埃青大隊。1984年改為埃青村村民委員會。2020年將埃青村、玉門口村、青林村合并為埃波洛村![詳細] |
煖帶密村 | ~240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煖帶密,彝語意為在河溝沖刷形成的土地、水田、壩子所建的村子。…[詳細] |
扎嘎達村 | ~241 | 村莊 | 彝語,意為種植燕麥的地方,故名。1971年為新光大隊二分隊。1980年二分隊改為麥地村。2020年麥地村、架達村1組、2組、3組合并為扎嘎達村。…[詳細] |
地名由來:
田壩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駐地位于田壩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田壩鎮(zhèn)人口數(shù)量為2.22萬人,位列甘洛縣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數(shù)量排行榜第3位。
2019年12月,田壩鎮(zhèn)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名單。
基本介紹:
田壩位于甘洛縣西北部,田壩河中游,距縣城13公里,境內最高海拔2702米,最低海拔1100米,是典型的山區(qū)地貌,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產玉米、小麥、水稻。
田壩鎮(zhèn)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鎮(zhèn),紡織傳統(tǒng)悠久。田壩原是彝族住地,彝名毛日阿嘎,意思是毛日姓的地方。清光緒時《越西廳志》中有“馬日杠”名。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漢族逐漸遷入,形成聚落、街市,民國時已成規(guī)模。1939年建西康省時田壩是西康省越西縣的啟明鄉(xiāng)。建省時省政府明文禁止種植鴉片煙,但不久后表面禁種卻暗中擴大種植,特別是尼日河東南的彝族聚居區(qū)種植鴉片更為泛濫。田壩因地理位置和社會關系成了甘洛地區(qū)的貨物與鴉片集散地,鴉
歷史沿革:
1950年3月,田壩得到解放。
1952年,建立田壩鄉(xiāng),屬越西縣第四區(qū)。
1956年,建甘洛縣時隸屬于甘洛縣。
1958年11月,歸并田壩公社(區(qū)級)。
1961年6月,恢復田壩鄉(xiāng)建制。
1968年5月,建立田壩鄉(xiāng)革委。
1981年1月,改為田壩公社。
1985年,撤銷公社復鄉(xiāng)。
1986年,建田壩鎮(zhèn)。
區(qū)劃: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田壩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