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涪陽鎮(zhèn) | 隸屬:通江縣 |
區(qū)劃代碼:511921112 | 代碼前6位:511921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川Y |
長途區(qū)號:0827 | 郵政編碼:636700 |
轄區(qū)面積:約65.3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2萬人 |
人口密度:18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10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涪陽壩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古名符陽,以位于河畔、夕陽映水,故名。自2007年1月成立以來,沿用至今![詳細] |
紅江村 | ~200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該村位于一處老地名洪江,洪同紅,故名。紅江村1950年為涪陽鄉(xiāng)紅江大隊,1958為涪陽人民公社紅江大隊,1964年為涪陽公社紅江大隊,1984年為涪陽…[詳細] |
金家坪村 | ~202 | 村莊 | 該村此坪姓金的人家居多,故名。1950年為涪陽鄉(xiāng)金家坪大隊,1958為涪陽人民公社金家坪大隊,1964年為涪陽公社金家坪大隊,1984年至今為涪陽鎮(zhèn)金…[詳細] |
下江口村 | ~203 | 村莊 | 據(jù)說公元755年,張五郎安史之亂平定后,唐朝李亨繼位后,開始了宦官專權的先河,宮廷權利之爭越來越嚴重,朝廷衰落,張五郎受到了排擠,回到了家鄉(xiāng),家鄉(xiāng)早已…[詳細] |
石龍寺村 | ~204 | 村莊 | 該村山梁形狀似龍,早年建有一廟宇,故名![詳細] |
斜灘河村 | ~206 | 村莊 | 該村境內有條河,一眼看上去左右高度不一,故名![詳細] |
中碼頭村 | ~207 | 村莊 | 該村位于草池到涪陽之間的中心渡船碼頭,故名![詳細] |
活水溝村 | ~208 | 村莊 | 轄區(qū)內在清康熙年間發(fā)生干旱,突然村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股清水從地下蜂蛹而出,從而解決了群眾生活生產用水,緩解了當時旱情,后來村民為感激天然水源,故而在此建立…[詳細] |
嘉禾寨村 | ~209 | 村莊 | 該村境內早年筑有一寨,故名。1950年為草池鄉(xiāng)中碼頭大隊,1958為草池人民公社嘉禾寨大隊,1964年為草池公社嘉禾寨大隊,1984年為草池鄉(xiāng)嘉禾寨村…[詳細] |
城子坪村 | ~210 | 村莊 | 此處地形平坦,古時此地是個城池,故名。1950年為草池鄉(xiāng)城子坪大隊,1958為草池人民公社城子坪大隊,1964年為草池公社城子坪大隊,1984年為草池…[詳細] |
武學堂村 | ~211 | 村莊 | 該村清朝同治年間,辦過一所習武的學堂,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地處涪水之陽得名。
基本介紹:
通江縣轄鎮(zhèn)。國家小城鎮(zhèn)建設試點鎮(zhèn)。民國時期置涪陽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xiāng),1989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28公里。面積65.3平方公里,人口1.2萬。通(江)漢(中)、通(江)南(江)公路過境。轄龍頭、火石嶺、金家坪、下江口、石龍寺、蓮花洞、斜灘河、中碼頭8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農業(yè)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特產銀耳。
歷史沿革:
北魏正始中(公元504—公元508)始建符陽縣并置奇章郡。
隋開皇五年(公元583)奇章郡廢,符陽縣屬集州。
集州廢,屬巴州。
天寶元年(公元742)符陽縣隸屬符陽郡。
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省符陽縣入通江縣。
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設里甲,符陽屬通江縣新昌里二甲。
民國元年(公元1912)屬新場鄉(xiāng)轄。
1933年川陜省蘇維埃在涪陽設紅江縣,亦設蘇維埃。
民國二十五年設涪陽聯(lián)保。
民國二十九年廢聯(lián)保改涪陽為
區(qū)劃: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涪陽鎮(zhèn) |